你并不知道的生活小常识(生活小常识get起来)
你并不知道的生活小常识(生活小常识get起来)03、不锈钢作为容器好不好?答:好。根据美国露马林达大学塞倍德博士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大量吃核桃能减少体内引发心绞痛和脑硬化的有害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01、运动是否会使体内有害胆固醇减少?答:是的。罗兰、巴克利国立研究所对8000名男性志愿者进行的“全国跑步者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发现长跑的人体内有害胆固醇减少而良性胆固醇增加。使高血压的人中有一半人血压有所下降,与心脏病发生整体有关的危险也减少了3成。02、大量吃核桃好不好?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小问题,很让人困扰。今天,小编就是帮大家解难题来的,30个生活小常识送给你,好好学,很实用哟!
get起来,生活瞬间豁然开朗
加 油 吧
﹀
01、运动是否会使体内有害胆固醇减少?
答:是的。罗兰、巴克利国立研究所对8000名男性志愿者进行的“全国跑步者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发现长跑的人体内有害胆固醇减少而良性胆固醇增加。使高血压的人中有一半人血压有所下降,与心脏病发生整体有关的危险也减少了3成。
02、大量吃核桃好不好?
答:好。根据美国露马林达大学塞倍德博士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大量吃核桃能减少体内引发心绞痛和脑硬化的有害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
03、不锈钢作为容器好不好?
答:不锈钢容器不能长时间盛放盐、酱油、醋、菜汤等,因为这些食品中含有许多电解质,如果长时间盛放,不锈钢同样会像其他金属一样与这些电解质起电化学反应,使有毒金属元素被溶解出来。
04、刚死的蟹、甲鱼、鳝鱼还能吃吗?
答:不能,蟹、甲鱼、鳝鱼死后体内的组氧酸会分解产生组胺。组胺为一种有毒的物质,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蟹体积累的组胺越来越多,毒气越来越大,即使蟹煮熟了,这种毒素也不易被破坏。而过高的氨氮必须从肾脏排出,所以吃死的大闸蟹对肾脏是非常不利的。吃死蟹者可能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05、 喝醉酒的人能喝牛奶吗?
答:可以。喝醉酒的人喝点牛奶,可保护胃黏膜,缓解对酒精的吸收。
06、 炒菜能加牛奶吗?
答:可以。如果炒菜时酱油加多了,加点牛奶可使味道变美。
07、 牛奶可以与糖一起加热吗?
答:不行。在80-100°C的高温,牛奶中赖氨酸和糖生成果糖基赖氨酸,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尤其对儿童的危害更大,所以,牛奶煮开凉温后,再放糖。
08、 早餐牛奶加鸡蛋是最佳组合吗?
答:不是。牛奶和鸡蛋的营养价值虽然很高,但铁却很难吸收,还需其他食品来补铁,最好有动物的肝、血、肉类、鱼类、蔬菜搭配着吃。
09、 牛奶可以与药同服吗?
答:不行。牛奶虽说是补充营养的好食品,但有很多的药物会使牛奶产生不良物质,反而会影响健康。可在服药前先喝点牛奶,可以保护胃黏膜。
10、 微波炉加热食品用哪种容器?
答:微波炉加热食品时一定要选用微波炉适用的餐具盛放食品。在我国国家标准GB/T 16288-2008《塑料制品的标志》中,代号为5(聚丙烯)的塑料制品餐具耐热性较好,可以在微波炉中高温加热。
11、 豆浆和鸡蛋一起吃好不好?
答:不好。鸡蛋中的粘液性蛋白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结合会失去营养价值
12、 西红柿与黄瓜一起吃好不好?
答:不好。西红柿中的主要物质是维生素C,黄瓜中却含有一种破坏维生素的酶。
13、 豆腐与葱一起吃好不好?
答:不好。豆腐中的钙,很容易与葱中的草酸结合成草酸钙,草酸钙极不易被人体吸收,会破坏豆腐中的营养。
14、 浓茶能解酒吗?
答:不能。因为酒精本来对心脏的刺激很大,浓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所以非但不能解酒,还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15、 牛奶煮熟后营养会损失吗?
答:会。随着温度的升高,牛奶中所含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都会发生化学变化。目前市场上卖的奶都经过消毒,可直接饮用。
16、 多吃甜食会加重近视吗?
答:会。甜食吃多了,会使眼睛内的房水渗透压升高,导致暂时性近视。长期摄入糖分过多,会导致维生素B缺乏,影响眼球壁的营养代谢。
17、 大家都知道高血压对人体不好,那么低血压是否对人体有危害?
答:有危害。在老年人中,中风约有五分之二,心肌梗塞约有四分之一是由低血压引起的。
18、 科学家研究表明,心跳速度与寿命有关,那么是心跳速度快的长寿还是心跳速度慢的长寿?
答:心跳速度慢的长寿。通过锻炼可使心跳速度慢,比如,每天用一小时左右步行4公里,可使迷走神经得到刺激,这种神经可减慢心跳速度。
19、 贪睡好不好?
答:不好。缺觉对身体不好,但贪睡也不好,有可能是动脉硬化的征兆。
20、 吃香焦能使人心情变好吗?
答:能。香蕉含有一种能帮助大脑产生血清素的物质,这种物质能使人的心情变得快活和安宁,甚至减轻疼痛。
21、 降低体温可以使人长寿吗?
答:可以。生活在寒带的人平均寿命比生活在热带的人长寿10至30岁,当体温降至30摄氏度时,人的代谢率可降低一半,机体的氧消耗量仅为正常的百分之五十。
22、 摄入维生素越多越好吗?
答:不是。有些维生素摄入多了还会中毒。
23、 饭后可以马上吃水果吗?
答:不是。饭后马上吃水果会影响消化功能。由于食物进入人们的胃以后,必须经过一到二小时的消化过程,才能缓慢排出。如果人们在饭后立即吃进水果,就会被先期到达的食物阻滞在胃内,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在胃内消化,在胃内时间过长,从而引起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24、 每口饭在嘴里嚼的时间越长越好吗?
答:是的。因为口腔唾液是人体第一道抗癌防线,具有很强的抗癌效果,只要唾液与食物接触30秒钟,就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专家建议,每口饭最好嚼30次。
25、 在绿色食品上有标A级AA级是什么意思?
答:A级是可允许使用部分农药,但不能超标;AA级是无农药,使用有机肥。
26、 灯具如何选购和使用可以节能环保?
选购节能灯具的建议:随着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的出炉,普通照明用白炽灯将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当然就是节能灯。根据相关测试结果,同样的照明度,节能灯比白炽灯省电约80%。 建议选购获得环境标志、节能产品认证的节能灯。
灯具使用节能的建议:
-
(1)要养成随手关灯的节电习惯,做到人走灯灭,避免“长明灯”。
-
(2)家中的吊灯、壁灯、长明灯等,如果不需要高亮度,可在电路中串入一个整流二极管(100瓦以下可选1安、400伏;100瓦、300瓦,选2安、400伏)。
27、 空调使用如何节能环保?
(1)注意调节室温。制冷时室温定高1℃,制热时室温定低2℃,均可省电,而人体几乎觉察不到温度的差别。
(2)每隔半个月左右清扫空调滤尘网。
(3)使用的窗帘布宜厚些;尽量少开门窗可以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利于省电。
(4)避免遮挡室外机出风口。
(5)选择适宜出风角度。制冷时,出风口向上;制热时,出风口向下。
(6)控制好开机和使用时的状态。设定开机时,设置高冷、高热,以最快达到控制目的;当温度适宜时,改中、低风,减少能耗,降低噪音。
(7)让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组与室内机组之间的连接管尽量短,以及室外机加盖遮阳罩,都利于节电。
(8)不能频繁启动压缩机,停机后必须隔两至三分钟才能开机,否则易引起压缩机因超载而烧毁,且费电。
28、 家用冰箱使用如何节能?
(1)避免冰箱空置。食物如果放的太满,会影响冰箱内的空气流通,导致食物容易变坏;但空置的冰箱比放满东西的冰箱需要耗费更多的电力来制冷。所以,当冰箱内东西过少时,可放入几瓶水。
(2)先冷却食物。没有冷却的食物直接放入冰箱,会导致冰箱耗用更多的电力来制冷。将热的食物自然冷却后再放入冰箱,可降低冰箱能耗。
(3)合适的冷藏区温度。2~5℃为比较适宜的冷藏区温度,每调低一度,便会多消耗5%的电 。
29、 装修污染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只要闻不到气味,就认为室内环境没有污染。 在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几大有害物质中,甲醛、氨等有强烈的刺鼻气味,人体容易感觉。而氡这种放射性物质,是无色无味的,人体不易感觉,存在于水泥、矿碴砖和装饰石材以及土壤中,但它会导致肺癌,是除吸烟外第二大致肺癌病因。
误区二:只要装修时使用的材料达标,室内就一定没有污染。 装修时采用达标的材料,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如果设计和工艺不科学,也同样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此外,木质家具和软体家具在制作过程中,会使用大量胶粘剂、填充物和油漆,不环保的胶粘剂、填充物和油漆大都含有甲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毒有害物质。应综合考虑各种建材产品和家具释放的污染物的“叠加效应”,一定的室内面积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误区三:只要室内保持通风,就能确保空气清洁。 专家指出,上午9时至下午4时是开窗通风的最好时机。这段时间由于气温相对较高,空气中的污染物易于散发,室外的空气相对清洁些。春秋季,需根据家庭成员身体特点,避免与过敏源过多接触。室外空气污染严重时(如出现灰霾天气),不适宜通风。
误区四:只要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和家具都环保,室内环境质量就能达标。 除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和家具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外,家用电器在使用中会散发臭氧,以及产生电磁辐射,会影响人体健康。此外,生物性霉菌等也是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误区五:只要使用净化器,室内空气就能得到净化。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空气净化器都能有效地净化空气,既使通过检验合格的产品,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清除不同的污染,应选择不同的产品,如果使用不当,还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在购买空气净化器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室内的污染源到底是什么,同时要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向有关专家请教。
误区六:只要是检测机构,就能进行室内环境检测。 进行室内环境检测的单位,必须经过审批,取得相应的检测资格;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取得检测资格证书。消费者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查验检测单位和检测人员的资格后,再决定是否委托其进行检测。
30、 如何选择放心的食品?
目前食品种类琳琅满目,食品安全问题又日益突出,如何选择放心的食品尤为重要。下面主要针对果蔬类、肉类及加工类食品等三种食品类型,从成分、时令、产地和所含添加剂等方面,介绍选择放心食品的方法。
果蔬类食品:
(1)认准产品标识。按照果蔬的栽培管理和质量认证方式,可以分为普通产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四类。有认证的产品,环境友好性和安全性一般会比没有认证的更好。
(2)优先选择本地产品。在同一种水果蔬菜当中,本地产品不需要长途运输,这些产品可以在达到最佳成熟度之后再采收,品质更优良。
(3)优先选择时令农产品。时令作物生长发育较快,农药使用量较少。
(4)通过看、闻等谨慎挑选果蔬。购买果蔬时,要仔细观察果蔬的颜色、形状,不买颜色、形状异常的。同时,可翻开蔬菜,嗅一嗅气味,因为短时间喷洒过农药就急于上市的蔬菜,农药气味浓。
肉类食品:
(1)选择有“QS”标志的产品,注意看产品的标志标注是否规范;
(2)尽量到信誉比较好的大商场、大超市购买,不要向流动摊贩、无证摊贩购买没有凭证的肉类食品;
(3)尽量选购知名品牌的产品,产品质量较有保障;
(4)尽量选购近期生产的产品,肉制品虽有一定的保质期,但产品会逐渐氧化,新生产的产品口味最好。
加工食品:
(1)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各类食品。正规厂家在使用添加剂的时候一般会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生产用量,相对比较安全。
(2)尽量选择食品添加剂项目少的食品。选购食品时,不能只图好看、鲜艳,要看食品配料表,尽量选择添加剂少的食品。
(3)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食品加工度越高,添加剂也就越多。
(4)通过看、闻、触等判别食品优劣。比如银耳本身没有味道,消费者购买时可以先取少许试尝,如果舌头有刺激的感觉,就说明该食品可能是用硫磺熏制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