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专题讲解(文言实词识记)
文言实词专题讲解(文言实词识记)⑤羡慕,欣赏。如: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④同情,怜惜。如: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①疼爱,爱护。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②喜欢,爱好。如: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③爱惜,珍惜。如: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120个实词巧记
文言文阅读是广大学生们最头疼的语文考试题目之一,尤其现在对于学生古文理解要求更高,考察更灵活,不论理解文章还是翻译句子,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至关重要,决定学生们在考试中是否能得分,很多实词我们在课内文章已学过,但不经常复习导致忘记,现在我们总结了高中文言文常见120个实词,带着大家复习巩固,今天是第一部分:
1.爱
(1)动词
①疼爱,爱护。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②喜欢,爱好。如: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③爱惜,珍惜。如: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④同情,怜惜。如: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⑤羡慕,欣赏。如: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
⑥爱戴。如: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李将军列传》
(2)形容词
①可爱。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
②吝啬,吝惜(此义项虽很少用,但是古今意思差别较大)。如: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推导助记】“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思,“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等义。【成语助记】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
2.安
(1)形容词
①安稳。如: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安逸。如: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论》
(2)动词
①抚慰,安抚。如: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并序》
②安适。如: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并序》
③养生,安身。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3)疑问代词
哪里。如:沛公安在?《鸿门宴》
(4)疑问副词
哪里,怎么。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推导助记】“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成语助记】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
3.被
读音一:bèi
(1)名词
被子。如: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杨修之死》
(2)动词
遭受,遇到,蒙受。如: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3)介词
表被动。如: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并序》
读音二:pī
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如: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推导助记】“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披”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成语助记】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
4.倍
(1)动词
①通“背”,背叛,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②增加。如:子为我召之,吾倍其室。《国语·楚语上》
(2)副词
越发、更加。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量词
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如: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过秦论》
【推导助记】“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成语助记】事半功倍
5.本
(1)名词
①草木的根或茎干。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②根本,基础,根源。如: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屈原列传》
③版本,稿本。如: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2)形容词
本来的,原来的。如: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3)动词
推究,推原。如: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
【推导助记】“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为“本来、原来”之义。
【成语助记】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
6.鄙
(1)名词
边邑。如:越国以鄙远。(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烛之武退秦师》
(2)形容词
①庸俗,浅陋。如: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
②轻贱。如: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孔雀东南飞并序》
【推导助记】“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成语助记】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
7.兵
①兵器。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②士兵,军队。如: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
③策略。如: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孙子兵法·谋攻篇》
④战争。如: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推导助记】“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成语助记】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8.病
(1)形容词
枯萎。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动词
①生病。如: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②担心,忧虑。如: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推导助记】“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成语助记】病入膏肓蚌病成珠贫病交攻无病呻吟同病相怜愁潘病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