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申请时不注意这一点怎么办(留美申请时不注意这一点)
留美申请时不注意这一点怎么办(留美申请时不注意这一点)我们发现,在第一轮的审理中,只有在看完学术和小文书之后,康奈尔的招生官才会进入到推荐信和课外活动的审理,我们也就能够从这个顺序看出申请材料的重要性排序。康奈尔的申请大概分为两轮,第一轮最重要的就是GPA,看完整个成绩单、GPA、课程难度,包括课程体系之后,其次就看一下小文书。第三是推荐信,第四个是课外活动。我们常说成绩是进名校的敲门砖,但是如果你想要真正受到名校的认可,从而被录取,仅有优秀的GPA和标化成绩是远远不够的。成绩是你申请的硬性指标,表现你学术能力的一个方式,而你的个性、潜力等招生官更看重的软实力,则大多体现在课外活动之中。康奈尔大学学生报刊曾经刊登了康奈尔大学录取办公室、临时副校长Jason C. Locke与农业与生命科学招生主任Pamela Tan女士的一份采访,他们分享了康奈尔大学申请审核过程中的录取原则及流程。
棕榈说:在申请者们标化成绩普遍“膨胀”的今天,招生官们越来越强调并看重学生个人背景以及活动经历的展现。
然而,现在活动种类和数量那么多,究竟该如何选择?参与了大家都推荐的活动,就一定能提高录取率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大家都了解,美国大学大多采用的是holistic review的审核方式,不像国内“一考定终身”性质的高考,美国大学在是否决定录取你之前,会综合考虑你的成绩、文书、活动。
我们常说成绩是进名校的敲门砖,但是如果你想要真正受到名校的认可,从而被录取,仅有优秀的GPA和标化成绩是远远不够的。
成绩是你申请的硬性指标,表现你学术能力的一个方式,而你的个性、潜力等招生官更看重的软实力,则大多体现在课外活动之中。
从康奈尔大学看名校录取审核流程康奈尔大学学生报刊曾经刊登了康奈尔大学录取办公室、临时副校长Jason C. Locke与农业与生命科学招生主任Pamela Tan女士的一份采访,他们分享了康奈尔大学申请审核过程中的录取原则及流程。
康奈尔的申请大概分为两轮,第一轮最重要的就是GPA,看完整个成绩单、GPA、课程难度,包括课程体系之后,其次就看一下小文书。第三是推荐信,第四个是课外活动。
我们发现,在第一轮的审理中,只有在看完学术和小文书之后,康奈尔的招生官才会进入到推荐信和课外活动的审理,我们也就能够从这个顺序看出申请材料的重要性排序。
此外,在第一轮审理当中,除了GPA和成绩单之外,小文书、推荐信和课外活动这三项其实都跟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课外活动,因为你的课外活动串联并影响着其他两个材料。
你的活动决定着小文书的深度首先,如果你的活动不那么突出、兴趣不那么明确,那么你的小文书是很难写出深度的。就拿why school小文书来说,我们要从这篇小文书中展示出自己真的了解这所学校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机会。
这背后的一层含义,或者是大前提就是你很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自己有什么,你才能理解学校能给你带来什么。
这一点的关键其实就在于你自己的经历有哪些,之前参加过哪些比赛,哪些比赛触发了你关于某个专业或者某个学科的学习的渴望,甚至是通过这些经历你知道了自己想将来想做什么,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
所以小文书非常关键的一点在于你自己有什么,再跟和学校有的资源形成互动和匹配。
说到推荐信,其实就是课外活动真实度、可靠度的佐证。我们在推荐信中会邀请学术老师、科研老师、父母、朋友,或者是其他推荐人,来写一份推荐信,那么只有你真的是做了事情的情况下,这个人才会答应给你写推荐信。
所以推荐信其实能够很好地把我们做过的一些活动进行真实的还原,并且是通过推荐人的口来表述我们的活动经历。
活动贯穿着你申请材料的始终虽然最后一个是课外活动,但是大家会发现课外活动在申请当中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我们的小文书、推荐信、课外活动本身,都是要通过我们学习之外的活动经历来支撑的,从而充分展现出我们的性格以及个人兴趣。
在第二轮审核中,招生官会全面地评估,包括你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学习能力、思考的宽度和深度,还有你个人的整个履历,从而判断你是否可以在康奈尔取得成功。
此外,合作和学习能力,以及融入社区并且为社区做贡献的特质也都是康奈尔大学甚至美国名校所青睐的品质。而这些招生官关注的方面,都是能够从我们的文书和活动中体现出来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留学家庭也认识到了课外活动的重要性,然而,课外活动类型多种多样,哪些含金量更高?哪些是必须要做的呢?
根据以往经验来看,最核心、最重要的几种活动类型分别是学术、体育、艺术、志愿者、社团、打工实习。棕榈之前很多录取Top 30的学生,其实并没有特别多的活动,但是这六大类里几乎每一类都有,并且持续时间都比较长,最短也有一年半。
以课外活动的含金量来划分的话,最基础的活动就是学校社团,包括志愿者。因为大部分学生从九年级开始,甚至有些从初中开始,就会参与这类活动,且志愿者活动门槛比较低,筛选制度比较松,所以相对来说含金量没有那么高。
但不是说它含金量低就不做,因为很多学校对于志愿者等社区服务活动的都是有要求的,美国高中都会要求学生参与一定时间的志愿者活动,才可以拿到毕业证书。所以志愿者活动虽然基础,但是必不可少。
中段活动需要和大学申请的专业相关金字塔中段是关于个人特长的一些活动,就包括体育、艺术、表演等个人特长。然后是学术活动,比如做科研,参加竞赛,或者你在高中阶段去上了一些大学的课程。
和学术活动含金量基本持平的是打工实习,可以是有工资的,也可以没有工资。因为一般进到企业里面去打工实习,不管是带工资或者不带工资,做的事情相对来说专业性会更强一些。
哪怕你做的并不是核心的业务,但是你在这样一个大的领域、环境下面,通常是跟你大学申请的专业相关的,所以这类活动相对志愿者、社团来说含金量会更高一些,大学也会更加认可。
个人项目才是冲刺名校的必备法宝金字塔最顶端的活动就是个人项目。基本上对于那些想要去冲刺前30的大学,尤其是申请藤校的学生来说,个人项目现在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活动了。
个人项目其实是由学生发起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通常会跟学生关注的领域以及想要申请的专业大方向比较相一致。目的在于通过办这个活动去实现一些社会的影响力,去解决一些问题来改变世界。
为什么个人项目的含金量这么高?
因为作为一个高中生,你去发起一个活动肯定会比你参加一个已经形成规模的活动难度大很多,并且如果你真的坚持两到三年的时间取得一定成就和影响力的话,学生肯定是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很多的困难和阻碍,才能够做出这样的个人项目成果。
有了高含金量的活动,就能够冲刺名校了吗?其实活动是否展现出招生官想要看到的品质和特点,才更重要!
- 持久度
持久度一个很直观的反映,就是我们在填写活动列表的时候需要填写的小时数。持久度能够反映出来一个学生的坚持以及时间管理的能力。同时你参加活动的时长也能够很直接地影响到你参加这个活动的深入程度,以及这个活动对你的启发和影响。
- 深入度
深入度其实就是要看一个学生在做活动的时候是不是足够走心了,因为同样的一个活动,有些学生参加两年,但每次都是像“朝九晚五”上班似的打卡,做事情不走心,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无法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 独特性
像去孤儿院、敬老院这类的活动很多人都会参与,参与的人多了,这样的活动在招生官眼中的含金量就会大大降低。所以除开这种基础类的活动之外,你需要有一两个比较独特的活动,才能让招生官眼前一亮。
- 影响力
影响力其实就是希望学生在做活动的时候,是真的能够把自己放在你的社区里面,通过你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来改变,或者是改善身边的一些环境。
- 学术性
学术性其实不是那么的重要,因为你在做这个活动的时候,可能是九年级或者十年级,那个时候你对于自己想要申请的或者感兴趣的专业领域还不是那么的确定。但是要注意,你可以没有非常具体的专业领域,但你做的活动大致领域要符合你想要申请的专业大方向。
那么说了这么多,我们到底该如何制定专属于自己的课外活动规划呢?
这里是我们棕榈专属的一个活动规划方案,也算是一个规划公式,供大家参考。
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课外活动规划,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个今年录取康奈尔学员的活动规划方案。
进入康奈尔的她都做了这些活动成功收获康奈尔大学环境与可持续科学专业录取的L同学,在申请中第一个活动,是跟着研究所的博士生做了一个关于枸杞的研究。而且发表了论文,这个论文最后被政府所采纳,用于青海枸杞种植经验的推广。像这样的一个活动,是非常具有含金量的。
第二个是和音乐相关的活动,她作为作曲人发表了很多的单曲。学生还用合成的方式,也跟歌手合作发表了单曲。
随后,学生还有一段环保、实习的经历,坚持的时间也相当之长,这一个活动的相关性很大,除了个人兴趣之外,这个活动其实和生物、环保,还有药学,相关专业都是有联系的,所以能够体现出学生整个鲜明的个性。
此外,学生还跟着导师研究胰岛素,为皮肤病研制一种药,然后还有联合国的实习经历。她还是校内一个生物俱乐部的创立者、领导者,一直从入学做到最后。
所以看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慢慢就清晰了,这个同学的整个活动列表都极其具有个性化,主线非常明确,非常清晰。
另外,和大家分享一下今年成功录取到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的H同学的课外活动经历,来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如何按照自己的情况进行活动的安排。
成功ED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他做过这些H同学在美高就读,九年级的时候因为刚刚来到美国,对一切感到新奇,学习压力也不是很大,所以参加了很多学校的社团,种类五花八门,包括传统中国文化社团、志愿者协会、经济学讨论等等相关的活动。
慢慢的他发现自己对于志愿者里经常举办的一些义卖、众筹、拉赞助的活动比较感兴趣。但他当时对于商科还是有模糊的概念,只是比较喜欢这类的活动,所以我们就申请了布朗大学的一个创业相关夏校。
在夏校里H同学学习到了一些商科的基本知识,也了解了创业方面的理论。所以基本上布朗的夏校结束之后,他就确定自己未来想要走商科方向了。
十年级的时候,在导师的鼓励下,他创建了学校FBLA社团。
FBLA是美国的一个商赛,这个商赛不是以个人而是以学校组队的形式去参加,你要想参加这个比赛的话,首先必须要成为它的会员,但当时学校里是没有这样的资格的,我们就指导H同学向学校申请成立这样的一个组织,然后H同学作为领导者,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参加比赛。
十年级的时候H同学一直忙于队伍的组建、刷题、写商业计划书、筹备演讲等等。在这一年里,H同学从很多九年级参与的活动中退出来,剩下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俱乐部活动,他在其中担任会长。
为了进一步深入地帮助他准备FBLA比赛所需的商业知识,我们在十年级的暑假安排他去了斯坦福大学的商科夏校。在这一阶段,学生自己以及家长和我们确定他未来就申请商科的方向。
十一年级的时候,这个FBLA的队伍组建起来,H同学也带领队员们一起参加了比赛,还两次获得了区域的冠军,后来进入州内比赛成为了州内第三名,最好的成绩是获得州内的冠军。
后来,H同学在FBLA的科普基础之上,还组建了一个创业俱乐部,邀请学校里有创业想法的人一起讨论,一起拉赞助在学校里开展自己的创业活动。
此外,十一年级时他还成功进入了宾大沃顿商学院的LBW暑期项目,这个项目的录取非常严格,H同学之前FBLA获奖的经历给他的录取带来了不少帮助。
从最开始创立FBLA的团队,到最后成立自己的创业俱乐部,这个过程中H同学认定了自己的商科申请路,进而不断在这条路上寻找突破。
这样的活动在大学招生官眼中认可度非常高,NYU的Stern商学院每年录取人数非常少,也很难进,这一系列活动对他的申请帮助非常大。
追随着H同学的脚步,棕榈又有一名“种子”学员以康州第三名的成绩进入FBLA全国总决赛。
去年该同学以两名之差落败,曾经想过放弃,但咬咬牙,在导师和家人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在这一年里,棕榈导师全程跟进指导,如今收获的沉甸甸的奖杯承载了为这个商赛付出的所有努力。
今年这位同学又拿到了ME商赛决赛和NYU的夏校录取,真的是太开心啦!
获奖的开心!
秀个奖杯
面对这市面上各种各样的竞赛和科研项目,很多家长都在后台问棕榈君说:
到底该如何区分市面上的种种项目?
什么样的竞赛更具含金量?
如何参与呢?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关于科研和竞赛的种种疑惑,我们“Top 30圆梦计划”活动系列讲座的第二场,将会为大家详细讲解科研和竞赛的规划,100%解决你的困惑!
主讲导师
Yichen 官逸尘
棕榈大道本科部资深导师
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
哈佛大学中东研究硕士
北京大学经济学、阿拉伯语言文化双学位
曾作为助教为哈佛大学的本科生进行了三门政治学核心课程的指导,修改评定过数千份习作和论文,对名校看中的学生特质和能力有深刻的认识。有极强的科研背景,获得过多个科研奖项,多篇论文在国内外SSCI期刊、著作中发表过。因此,在提供科研帮助,量身定制个人项目等背景提升这方面,Yichen导师有非常大的优势。
从辅导学生成功进入布朗大学、纽约大学、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波士顿大学、乔治城大学、范德堡大学、威廉玛丽学院等。
本场提纲1. 竞赛和科研活动分别是什么?
2. 竞赛和科研在本科申请中有什么样的意义?
3.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研竞赛项目?
4. 优秀案例分析
讲座时间北京时间3月16日(周六)早10点
报名方式关注“棕榈大道本科申请”,
发送“圆梦”,即可报名!
你以为只有这一场?当然不是啦!
本次“Top 30圆梦计划”一共五场讲座,五位明星导师,解决你关于课外活动的一切困扰!赶快报名入群听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