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考公务员有用吗(香港公务员升迁考核靠英语)
香港考公务员有用吗(香港公务员升迁考核靠英语)“自我膨胀”的心态,在香港城市的规划中,暴露无遗。如沙岭“超级殡葬城”风波,就是如此。香港特区政府经过十多年的规划,在香港与深圳边境处建立一个火葬与殡葬的大型墓园,造成深圳繁华的福田地区面对火葬场的烟雾污染。深圳对此都已经提出强烈的反对,最后在舆论压力下,香港特区政府说要调整,减少规模,但细节还没公布。但这事件显示香港公务员只是自我膨胀,而没有看到大湾区全面的福祉。最后还是需要由中央来加以宏观调控,才避免地区发展所引起的内部冲突。 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地区都需要有“大局”的观念,不能小鼻子小眼睛,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而罔顾大局的需要。其实过去这七八年间,“”理论的根据,就是要“妖魔化”中国大陆的一切,他们不仅批判中国共产党,并且批判中华民族,认为中国人就是落后、贪腐与愚昧,而香港人是不一样的“种族”,因此可以从中国独立出去。也就是说,香港虽然是名义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区,但上层建筑中许多人对
尽管香港回归已经二十四年,但香港特区政府的公务员系统,主流语言还是英文与广东话,无法流畅使用普通话(中国国语、华语),导致十八万香港公务员与十四亿中国人民的语言脱节,往往在和中国内地官员交流的时候,难以畅所欲言,甚至出现有些香港高层官员,去北京沟通时只讲英文,须准备现场翻译,成为政坛尴尬的笑柄,但也折射香港在“脱殖民化”过程中的荒唐走板,需要深刻反思。
关键是香港在回归后,强调一切如旧,避免引起任何的震荡,因此在教育系统和官场的权力机制,都没有对语言问题作出根本性的改变。如香港中小学的中文课,绝大部分还是沿用旧习,用广东话来作为教学语言,对普通话却没有任何的硬性要求。而学校的普通话教学,就好像学第二外语,每周只有一两堂课,中学毕业后说普通话还是“欲说还休”,无法说得流利。
而在公务员系统,即便回归了,但英文能力才是升迁的主要标杆。普通话行不行,并没有太大关系。因此一些高层的公务员,并没有用普通话参与辩论沟通的能力。 这使得他们在和内地的官员沟通时,往往要先自我贬抑一下,说“对不起,我的普通话很普通,请大家包涵”等等……这差不多成为香港官员讲普通话时的“开场白”。
但在语言的背后,其实是香港公务员对中国国情的无知,对于一些基本的地理与历史常识都不懂,如中国不同省份的省会,不同城市与省份的简称等,在台海两岸都是中小学生都知道的,但在香港却是迷迷糊糊,搞不清楚。香港的公务员大多对中国大陆的风土人情,历史渊源,都一知半解,或是完全没有概念。
也就是说,香港虽然是名义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区,但上层建筑中许多人对于五星红旗背后的权力结构与历史懵然不知。普通话不能讲,只是一个表征,背后才是问题的症结,一个庞大的行政系统,对于权力结构的基础,都没有任何现实的连结。
这其实是香港公务员系统的权力痛点。他们不少的习惯,还在港英时期的氛围,崇尚英文多于普通话,熟悉西方多于了解中华大地。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价值观还往往从一个俯视的眼光来看中国,认为香港是一个比中国大陆更现代化的城市,因而在潜意识里有一种优越感,认为中国大陆是一个贪腐横行,污染遍地,公共建设乱七八糟,到处都是豆腐渣工程、毒奶粉的地方。 他们以香港的一切为荣,而鄙视中国大陆的一切。
然而过去十年间在神州大地的剧烈变化,早已颠覆了这种刻板印象。 但香港很多公务员无法与时俱进,不能了解为何一个昔日被他们所看不起的中国,如今却是旧貌换新颜,展现不一样的动力,成为全球的“基建狂魔”,在高铁、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建设上都冠绝全球,而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更发挥组织化社会的优势,最早消除疫情,恢复生产,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蓬勃的国家。
其实过去这七八年间,“”理论的根据,就是要“妖魔化”中国大陆的一切,他们不仅批判中国共产党,并且批判中华民族,认为中国人就是落后、贪腐与愚昧,而香港人是不一样的“种族”,因此可以从中国独立出去。
“自我膨胀”的心态,在香港城市的规划中,暴露无遗。如沙岭“超级殡葬城”风波,就是如此。香港特区政府经过十多年的规划,在香港与深圳边境处建立一个火葬与殡葬的大型墓园,造成深圳繁华的福田地区面对火葬场的烟雾污染。深圳对此都已经提出强烈的反对,最后在舆论压力下,香港特区政府说要调整,减少规模,但细节还没公布。但这事件显示香港公务员只是自我膨胀,而没有看到大湾区全面的福祉。最后还是需要由中央来加以宏观调控,才避免地区发展所引起的内部冲突。 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地区都需要有“大局”的观念,不能小鼻子小眼睛,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而罔顾大局的需要。
这也是香港公务员要学习的政治语言,香港不仅是香港公务员的香港,也是十四亿中国人的香港。香港的发展,也必须要符合中国的整体利益。 香港公务员学好普通话,不仅是学习北京的语言政治,也是要有全体中国人福祉的视野,不再只是在自己高薪的封闭系统中,只看到自己的肚脐眼,而看不到更远大的国家前景。
本文原载香港《亚洲周刊》2021年第18期,原标题为《香港公务员语言政治与政治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