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说广西梧州是粤西发祥地(趣谈地理上属于广西)

为什么说广西梧州是粤西发祥地(趣谈地理上属于广西)宋开宝年间,置广南路。端拱元年,析置广南西路、广南东路(简称广西路、广东路),是为广西、广东得名之始,也是两广政区的首次界定。梧州仍属二级政区。至隋开皇三年,广信县改为苍梧县。唐武德四年,废苍梧郡置州,始称梧州。唐初置岭南道。唐咸通三年,岭南道分设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岭南东道治广州,岭南西道治邕州,此为两广分为东西之始。梧州属岭南西道,为唐代大一统中国之下道(军、路)、州、县三级政区制的二级政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皇统一岭南后,梧州开始列入中国版图。汉高后五年,赵佗在今广州番禺建南越国后,分封苍梧王,建苍梧王城,为梧州建城之始。汉元鼎六年,汉武帝撤废南越王国,置苍梧郡,郡治广信县(广信取“初开粤地,广布恩信”之意,治所今梧州市万秀区东中路和东正路南,原苍梧王城址)。东汉献帝建安八年,原治今越南河内西北之交趾刺史部改称交州,并迁治苍梧郡广信县。自此,广信县成为古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梧州名片

为什么说广西梧州是粤西发祥地(趣谈地理上属于广西)(1)

梧州,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全域总面积12588平方公里,下辖有3县(苍梧县、藤县、蒙山县),3区(万秀区、龙圩区、长洲区),1市(代管岑溪市),总人口340万人。梧州气候适宜,森林覆盖率达75.85%,江河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以上。

地理位置

梧州是广西的东大门,地处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西江经济带的交汇节点上,自古以来便被称作“三江总汇”,是中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城市之一,是中国西部地区十二省(区、市)中最靠近珠三角地区和粤港澳的城市,也是连接珠三角与北部湾的主要通道城市。珠江干流西江从市区蜿蜒而过,北回归线从市区穿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为什么说广西梧州是粤西发祥地(趣谈地理上属于广西)(2)

历史脉络

梧州城区是岭南古都。

早在新石器时代,梧州就有人类聚居、生息、繁衍。虞舜时代,全国划为12个州,梧州属“荆州南境”之地。夏商周时代,梧州属百越(粤)地。周安王十五年,梧州属楚。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梧州活动的原始部落称“苍梧”(古籍记作“仓吾”,为越族分支)人,是中国最古老的部族之一。

为什么说广西梧州是粤西发祥地(趣谈地理上属于广西)(3)

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皇统一岭南后,梧州开始列入中国版图。汉高后五年,赵佗在今广州番禺建南越国后,分封苍梧王,建苍梧王城,为梧州建城之始

汉元鼎六年,汉武帝撤废南越王国,置苍梧郡,郡治广信县(广信取“初开粤地,广布恩信”之意,治所今梧州市万秀区东中路和东正路南,原苍梧王城址)。东汉献帝建安八年,原治今越南河内西北之交趾刺史部改称交州,并迁治苍梧郡广信县。自此,广信县成为古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汉代州、郡、县三级政区制的一级政区。

梧州自建制以来,历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达700多年,一直为郡县治所。

为什么说广西梧州是粤西发祥地(趣谈地理上属于广西)(4)

至隋开皇三年,广信县改为苍梧县。唐武德四年,废苍梧郡置州,始称梧州。唐初置岭南道。唐咸通三年,岭南道分设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岭南东道治广州,岭南西道治邕州,此为两广分为东西之始。梧州属岭南西道,为唐代大一统中国之下道(军、路)、州、县三级政区制的二级政区。

宋开宝年间,置广南路。端拱元年,析置广南西路、广南东路(简称广西路、广东路),是为广西、广东得名之始,也是两广政区的首次界定。梧州仍属二级政区。

为什么说广西梧州是粤西发祥地(趣谈地理上属于广西)(5)

元朝,在地方政区首创行省制,“行省”全称为“行中书省”,是地方最高一级政区。元至正二十三年,置广西行中书省,开创了近、现代广西省制的先河。梧州为路治,仍为二级政区。

明洪武初年,相继将元朝的二级政区改为府。明洪武元年,改梧州路为梧州府,隶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成化元年,设两广总督驻梧州;成化六年,明宪宗在梧州正式创设总督府,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辖广西、广东,梧州成为两广政治、军事中心共96年。

为什么说广西梧州是粤西发祥地(趣谈地理上属于广西)(6)

清代,梧州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桂平梧郁道梧州府、广西省梧州府,为府、县治。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光绪二十三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续议缅甸条约附款》,梧州被辟为通商口岸,正式开埠通商,梧州成为“百年商埠”。近代,在加深西江流域殖民化程度的同时,也打破了广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地提高了梧州港口和对外贸易的地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民国时期,先后实行省、道、县和省、行政督察区、县三级政区制。民国十六年6月,梧州设市政委员会。同年,梧州市政府正式成立,为广西省辖市

为什么说广西梧州是粤西发祥地(趣谈地理上属于广西)(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梧州市升为专区级市。1960年10月,梧州市与梧州专区合并。1961年11月,梧州市复为自治区直辖市至今。

为什么说广西梧州是粤西发祥地(趣谈地理上属于广西)(8)

纵观梧州历史长河,梧州也同华夏民族一样具有悠远的历史文化。西江是梧州的母亲河,为梧州人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哺育着梧州的成长,陪伴梧州人民走过了四千多年的历史,梧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铸造了梧州“海纳百川”的灵气。

两广之源、岭南中心
  • 两广之源

前111年,汉平南越国,岭南纳入汉朝版图,南越国属地被划分为9个郡:南海、合浦、苍梧、郁林、珠崖、儋耳、交趾、九真、日南。

为什么说广西梧州是粤西发祥地(趣谈地理上属于广西)(9)

其中,苍梧郡即以苍梧王国的领地而来,苍梧郡郡治广信县。广信,取“初开粤地,广布恩信”之意。

由此,“广信”之“广”字,成为后世岭南地区行政区划中出现的诸如“广州”“广南”“广东”“广西”之源头。需要注意的是,有种说法“广信以东为广东,广信以西为广西”是非常不严谨的,因为岭南地区的行政区划中当时并未有命名为“东西”的概念。

《汉书》:

苍梧郡,户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九,口十四万六千一百六十。县十:广信,谢沐,高要,封阳,临贺,端溪,冯乘,富川,荔蒲,猛陵。

  • 岭南中心

西晋王范《交广二州春秋》记:汉武帝平南越国后交州(交趾)州治初设于蠃陵县(今越南河内),武帝元丰五年,移治苍梧广信县(今广西梧州),汉献帝建安十五年,移治番禺县。

为什么说广西梧州是粤西发祥地(趣谈地理上属于广西)(10)

广信作为交州(交趾州)治占据了整个岭南地区自公元前111年纳入汉朝版图到220年汉代灭亡331年中的306年,由此可见,汉代的梧州确为岭南中心。

汉代,岭南文化取得较快发展,代表人物为苍梧郡广信县的陈钦、陈元父子。陈钦(约前34—15年)为岭南地区最早的经学家,《左氏春秋》重要传人,被清代屈大均称其为“粤人文之大宗”。陈元,陈钦之子,继承父业,对《左传》做了广博精深的考证与注释,代表了当时最高的研究水平。

汉末至三国初,苍梧郡广信县人士燮为交趾太守40余年,以士燮为代表的士氏家族对岭南地区的社会稳定、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士燮在岭南及越南历史上威望很高,在越南陈朝(1225—1400)追封士燮为“善感嘉应灵武大王”,至今越南对士燮的祭祀香火不断。

语言文化

梧州特色方言——白话。白话是粤语的俗称,居住在两广地区讲粤语的人民将粤语称为白话。粤语,承载着上古汉语的遗风,悠悠粤韵,是岭南文化的最重要载体,是维系广府人的最重要桥梁,也是广府民系兴旺发达的最重要保证。

为什么说广西梧州是粤西发祥地(趣谈地理上属于广西)(11)

梧州古称苍梧郡,苍梧郡地处今两广版图的中心。北有桂江(漓水)经灵渠通湘江连接长江水系。岭南的母亲河西江,穿郡城而过。

无论古书典籍记载还是当代专家学者的说法,均指古广信就是苍梧郡治的今广西梧州市。古广信亦即是古代粤语和粤文化的发源地。而梧州白话在众多讲白话地方之中,以其平淡无奇,没多少感情色彩,发音之中气在腹。可以说是保全古白话最好的地方。

生活习惯

梧州和广东大部分地区一样,梧州的茶文化不仅源远流长,更是丰富多样,不仅体现在种茶、制茶以及卖茶上,更体现在饮茶、品茶的生活习惯中。梧州人有“饮茶”的习惯,而茶楼,更是梧州城一道绚丽的风景,是梧州人惬意生活的标志。

为什么说广西梧州是粤西发祥地(趣谈地理上属于广西)(12)

早上见面,其他地方的问候语大多是“吃了吗”,梧州人则往往是“饮咗茶未”(喝茶了吗)。梧州人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一盅两件”再加上一份报纸,那就是物质和精神生活双重享受。在梧州饮茶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单纯“茶”的范畴,而是已经成为社交方式的一种。饮茶构成了梧州岭南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质。

梧州是一块宝地。梧州这座城市,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真的是一个可以静静游荡、静静享受的城市。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