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围棋入门家长在家如何引导小孩学(陪伴的重要性少儿围棋)

围棋入门家长在家如何引导小孩学(陪伴的重要性少儿围棋)今天跟大家聊的内容很简单,就如标题里显示的这样,一个陪伴的话题并且是关于围棋的。穿着短袖坐在书桌前写作,真的有点冷,忍不住起身去关了窗户。


.前言

大家好,我是戈壁。


国庆七天长假今天就结束了,南方降温了,一早起来感觉到了空气中的寒意。


穿着短袖坐在书桌前写作,真的有点冷,忍不住起身去关了窗户。


今天跟大家聊的内容很简单,就如标题里显示的这样,一个陪伴的话题并且是关于围棋的。


(来源:公众号gbdujy2021 用心读儿童)


01陪伴


1· 陪伴

很多时候,无论是育儿书籍还是一些视频,老生常道的就是陪伴,并且列举了很多陪伴的好处。


比如说:可以让孩子心理和生理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这是理论很普遍的说法,而我这几天的感受却是比较深刻的。就单单以围棋学习为例,来展开来说说。


2· 介绍

我儿子今年6周岁,幼儿园大班,围棋是在今年的8月初开始学的,现在等级是12级。(科普下,围棋最低等级25级,一直到1级,1级后到1段,然后是一路继续向上,业余5、6段就是很厉害的存在了。)

说实话,一开始,并不支持他学围棋。


他第一次接触围棋是在幼儿园,幼儿园里中班开始,一周一节围棋课。


他在幼儿园里学到了简单的规则,吃子的办法,并且我们在家里可以进行简单的吃子比赛,比如说:吃三子胜或者吃五子胜。


围棋入门家长在家如何引导小孩学(陪伴的重要性少儿围棋)(1)


02决定


1· 选择

前面提到了,一开始并不想让他学围棋,指的是围棋培训班。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体验课八节,总价9.9元。价格又不贵,体验下就体验下吧,报着这样的心态去报的名。

想不到课上完后,烦恼的事情就来。

烦恼的是什么呢?

一、孩子的爸爸,不肯让他学围棋,他有自己很清晰的逻辑观点,跟我陈述了一遍理由,我大概总结下就是:1、没用。(怎么没用呢?你不能让他走这条围棋的道路,现在这条路也没多少人走,围棋现在下不过人工智能。)2、如果只是为了兴趣,爸爸表示,儿子完全可以等自己大一点自学。现在学围棋没必要。3、费用。体验课是便宜的,为了吸引让孩子来学习。而正式课呢,一节课要80块钱。一交就是半年的学费。

二、孩子喜欢。孩子喜欢去下棋并且表示自己可以坚持下去。

他有自己的小目标,就是下赢爸爸。

启蒙阶段他下不过爸爸。

这就让我很纠结,爸爸说的也有道理,但是呢,孩子又喜欢。怎么办呢?因为很多同班的家长也去体验过围棋课,我就问好了好几个家长。

不想去上课的家长观点是:1、老师有诱导性的让孩子来学围棋,孩子回家就说自己还要去学。2、老师有给零食、饼干,奥特曼卡片等奖励孩子东西。3、觉得老师教的不好。

去上课的家长观点是:1、老师很好,欢迎孩子经常来上课,并且表示一周最多只扣两节课。(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可以一周五天都来上围棋课,跟小朋友们一起下下棋,扣课最多就扣两节。)2、孩子很喜欢老师。3、围棋可以锻炼思维。

我把两方的观点结合起来,并且自己去感受了下。小孩子是很喜欢老师,里面的上课总是充满笑语,下围棋的他很开心。(启蒙班围棋场景就是警察抓小偷而初级班的围棋就是打战的游戏。相对职业阶段的围棋老师,硬是传授孩子一些围棋技巧和下棋方法,这种启蒙阶段的老师,反而更能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

对于吃零食这个方面,我还是很放心的,他不爱拿别人的东西吃,因为怕是三无产品,这跟平时听的故事也有关系。

然后就是玩具这个方便,我觉得,现在很多培训班都有积分换玩具的形式,也不可谓是不好。孩子需要激励,我们自己家也有奖罚分明的规则,做的好有奖励小红花,做不好扣小红花,小红花积累到多少数量,可以换想要的玩具。

因为小红花,他每次都可以把自己的玩具收拾的干干净净,我觉得这方面也挺好。

最后,我说服了老公,让我儿子开始了围棋之路。

上围棋的这段时间,我老公经常会跟我说,说不定围棋这个选择也不差。

因为,我儿子真的很认真的在对待下棋这件事情。


03假期

1· 国庆假期

国庆假期,几乎每天都会我跟儿子两个人下上两盘棋,虽然我不是他的对手,但是,能坐下来安安静静地下下棋,也挺好的。

他有时候也会教我几招,这几天进步最大的应该是我的棋艺才对吧,哈哈。

他说我有16级的围棋水平。

比起跟平板电脑里的小朋友下棋,我们都更喜欢跟对方下棋,我们是母子又是对手。

围棋入门家长在家如何引导小孩学(陪伴的重要性少儿围棋)(2)


围棋入门家长在家如何引导小孩学(陪伴的重要性少儿围棋)(3)

两个人一起进步,这个陪伴的感觉,父母们应该都去体验感受下。

两个人的进步,往往会比一个人更快。

围棋老师:“这一周不见,你儿子好像又厉害了。”

我笑笑,心理是想,我这一周也厉害了。


总 结


1、遇事不要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意见只能参考,需要自己去体会和感受。

2、下定决心的目标,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自己,都要坚持下去。(孩子的方面可以积极的引导)

3、共同学习和进步,陪伴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学习时,你也可以看看书。)


END

(来源:公众号gbdujy2021 用心读儿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