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当自强应当保家卫国(衣白褂破楼兰赤子今日平安还)
男儿当自强应当保家卫国(衣白褂破楼兰赤子今日平安还)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一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医护人员戴好护目镜后,用胶布再封一层增加气密性。新华社记者才扬摄以武汉市第一医院为例,医护人员分组轮班进入隔离病区工作,每次进入都要认真准备近半小时,至少穿戴8件装备,穿越5道隔离门进入“红区”,在里面工作6个小时。此外,医院还专门配备了督导员帮助医护人员穿戴和检查疏漏。这是在充分提升疫情前期认知的基础上,中央派指导组、专家组赴湖北一线开展专项培训,心理专家为医疗队员疏解心理压力,社会人士积极捐款捐物,医院后勤人员和志愿者主动给医护们搭配营养餐,基层社区为医护人员及其家人提供各类生活补给,全国人民居家隔离,守望支持的共同结晶。01一线:多方位严密防护保安全医务人员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进入隔离病区前穿戴隔离装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ID:xhmrdxwx)
作者:薛园
随着中国本土新冠肺炎疫情高峰逐渐过去,支援湖北的医疗队纷纷踏上返程。3月3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介绍,4万多名援鄂医疗队员无一感染,这是最令人欣慰的。
衣白褂、破楼兰,赤子今日平安还。
这是在充分提升疫情前期认知的基础上,中央派指导组、专家组赴湖北一线开展专项培训,心理专家为医疗队员疏解心理压力,社会人士积极捐款捐物,医院后勤人员和志愿者主动给医护们搭配营养餐,基层社区为医护人员及其家人提供各类生活补给,全国人民居家隔离,守望支持的共同结晶。01
一线:多方位严密防护保安全
医务人员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进入隔离病区前穿戴隔离装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以武汉市第一医院为例,医护人员分组轮班进入隔离病区工作,每次进入都要认真准备近半小时,至少穿戴8件装备,穿越5道隔离门进入“红区”,在里面工作6个小时。此外,医院还专门配备了督导员帮助医护人员穿戴和检查疏漏。
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一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医护人员戴好护目镜后,用胶布再封一层增加气密性。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针对避免医务人员感染,结合医疗队生活驻地实际情况,驰援武汉抗击疫情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建立起一套卫生管理标准流程,设立了工作地上下班和生活驻地管理标准和规范并严格执行。
2月24日,在重庆北站,医疗队队员在出发前合影。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当日,由30名队员组成的重庆市第十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武汉。这支医疗队由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整建制派出,包括27名精神卫生专业医生和3名心理治疗师。这也是重庆派出的首支心理援助医疗队。
火神山医院建设期间,外资企业葛兰素史克收到武汉市防控指挥部的采购指令,这时武汉已经封城且当地分公司的储备并不够,他们迅速联系各地分公司,短时间内补给了5000盒芬必得用于重症患者的救治;同时还调配善存多维元素片14400瓶,送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希望能帮助医护人员们尽快提升自身免疫力,减少被感染危险。
“绿色通道”24小时抢运救援物资。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1月21日开始,武汉邮区中心局邮件处理中心的30多名职工加班加点,全天候处理进鄂医疗药品物资。所有从外地经邮政系统送达的援助物资,都要从这里发往全省的医疗机构。02
病房:在和谐与温情间“摆渡”生命
3月4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艺术长廊”里拍摄的图画。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雷神山医院走道间的墙,成为进驻这里的各地医护人员和患者们表达内心感受的窗口,文字、画笔,无一不寄托着美好的祝愿,共同战胜疫情的信念与决心。
在武昌方舱医院,11岁的刘嘉宇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呵护,擅长绘画的她,用画笔抒发与医护人员的深厚感情。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
武汉市肺科医院的隔离病房里,患者写给医护人员的感谢信。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后方:你们保护大家,我们守护你们和小家
资生堂专业美发师团队为数家抗疫一线医院的医护人员理发,图为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组长张文宏在理发。此外他们还给女性医护人员提供护肤品,以缓解护目镜、口罩等防护压迫带来的皮肤问题。
鉴于武汉餐饮行业大多歇业,医护人员吃不上热饭的情况,自2月14日开始,碧桂园首批全自主研发的集装箱煲仔饭机器人抵达武汉,为一线医护和隔离人员免费提供全天候无接触式循环生产与配餐。怕不适合湖北口味,工作人员还细心地给每份饭都配上了辣酱。
拼版照片:左图为丈夫余东和儿子(新华社记者王鹏3月4日摄);右图为妻子朱谊(新华社发,摄于3月4日)。
朱谊是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护士,出征支援武汉中心医院后,丈夫余东担负起照顾一岁两个月大儿子的任务。他向妻子告白:“亲爱的老婆,希望你在前方照顾好自己,做好防护,‘小树苗’(儿子)有我照顾呢,祝你早日平安归来。”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启动“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关爱计划”,成立由属地镇街、村社党员志愿者组建的“临时爸妈团”,定期上门看望坚守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子女。图为志愿者来到富阳区东洲街道富春江村,给6岁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章镒宸(中)送来玩具和书籍,并陪他一起看书。(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3月16日,湖南长沙,8岁的卢澍收到了来自阿根廷足协中国办公室的一份大礼包,里面包括一件梅西的球衣。三八妇女节当日,卢澍的母亲吴宇——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第三批支援湖北抗击疫情医疗队队员,在一条视频中许下心愿,希望儿子的偶像梅西能送他一件球衣。当晚,阿根廷国家足球队官方微博关注和转发了吴宇许愿的视频,并在微博推文中写道:“护士妈妈您好,我们是阿根廷足协中国办公室,听到您的愿望,我们给您送上一件阿根廷国家队的十号梅西球衣,希望您的儿子穿上偶像战袍之后,未来人生更加勇敢!拥有美好前程!我们的工作人员会想办法跟您取得联系!”(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04
社会:平凡的人们带来最多感动
被医护人员亲切地称为“雨衣妹妹”的刘女士是一名餐饮从业者。今年2月初,她了解到武汉许多医护人员吃不上热饭,便决定带队赶去武汉为医护人员做饭。经过与相关部门沟通,2月3日,她带着厨师和食材,“逆行”十几个小时,驾车从成都赶到武汉,作为志愿者获准进入。第二天她和团队就开工做饭,并免费为医护人员送餐,每天400至600份。(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武汉“姐妹战疫安心行动”志愿者团队专门为一线女性医护人员提供生理期帮助,包括卫生巾、安心裤、一次性内裤等用品。图为志愿者为湖北省肿瘤医院的医护人员送去筹集物资,并与接收人员(右)一起核对物资数量等信息。(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这个春节王永朋没回老家甘肃庆阳,而是报名成为了高德医护专车志愿者,开着年前刚买的新车,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他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出车,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家休息。每次到达目的地,医生和护士下车后做的第一件事,总是向他致谢,还有不少人硬要塞钱给他。穿着防护衣、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的王永朋,每次都微笑着退回了。(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3月8日,在武汉市蔡甸区明德酒店,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援汉医疗队接待协调组驻明德酒店服务专班为在该酒店驻扎的北京市属医院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举行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暨三月集体生日会。(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为支持一墙之隔的火神山医院建设,让工人师傅们有热水喝,中国石化武汉知音大道加油站的工作人员每天烧200壶开水,烧坏了6个水壶。
2月17日,中国石化海南炼化公司工人展示生产出的聚丙PPH-Y40。(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同样是中国石化,作为央企“老大哥”和“跨界王”,1月24日即迅速向武汉各医院捐赠200吨高效消毒液,29日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赠5000万现金,30日开始保障雷神山医院建筑用油和车辆润滑用油,2月3日开始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所有救护车免费加油,2月4日为雷神山医院免费供气……还利用自身生产优势,迅速打通产业链,加快节奏,全面介入熔喷料、熔喷布和口罩的生产。
敖汉旗的小米,河南的面粉,广西的沃柑,陕西的苹果……在广东省扶贫办统筹指导下,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合广东省扶贫基金会,持续推进“保供给,防滞销”采购专项行动,半个月内下单采购来自全国18省47县的扶贫农产品164款,合计1614.35吨,链接贫困户42944户超10万人,捐赠给武汉、随州地共10家医院、15个指挥部之余,还使得湖北省内超20万居民受益。
此次行动既保障一线医疗工作者与相关人员的生活需求,又通过消费扶贫,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带来的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滞销问题,同时还有助于促进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尽快复工复产以及恢复春耕生产。
一边是无情肆虐的疫情,一边是血肉之躯的医护,白衣天使们用深深的口罩压痕,浸透防护服的汗水,用高度的责任心和精良的医术,为我们筑起了守护生命的白衣长城。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面对共同的敌人,你们守护生命,我们守护你们。一线人员面对困境时身处的风险之高、心理的压力之大,做出的成绩之显著不能忘怀,而他们安然无恙背后细致入微的关怀同样值得铭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