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赵文海教授讲骨折复位正骨八法(北京大爷苦练内功40年)

赵文海教授讲骨折复位正骨八法(北京大爷苦练内功40年)不管哪种正骨手法,都透着四个字:轻、柔、透、巧,让病人丁点痛苦都感觉不到。清代的医典《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里,就记录了宫廷正骨的手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简简单单就八种。宫廷正骨源于清代上驷院绰班处。当年清军入关时,马上得天下,太医最重要的就是骨伤大夫,还开创了一门“宫廷正骨”。清朝灭亡后,御医夏锡五出宫开设松山堂正骨科诊所,将正骨术带到民间,流传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正骨术,宫廷正骨讲究的是心慈术狠。

位于北京市西城棉花胡同的护国寺中医院,一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宫廷正骨就藏在这里。

赵文海教授讲骨折复位正骨八法(北京大爷苦练内功40年)(1)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这里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头,让最柔软的纸,和全身上下最硬的骨头,来个以柔克刚。

赵文海教授讲骨折复位正骨八法(北京大爷苦练内功40年)(2)

刘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正骨技艺传承人,清宫宫廷正骨第五代传人。

源自紫禁城的骨伤科

宫廷正骨源于清代上驷院绰班处。当年清军入关时,马上得天下,太医最重要的就是骨伤大夫,还开创了一门“宫廷正骨”。

赵文海教授讲骨折复位正骨八法(北京大爷苦练内功40年)(3)

清朝灭亡后,御医夏锡五出宫开设松山堂正骨科诊所,将正骨术带到民间,流传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正骨术,宫廷正骨讲究的是心慈术狠

清代的医典《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里,就记录了宫廷正骨的手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简简单单就八种。

赵文海教授讲骨折复位正骨八法(北京大爷苦练内功40年)(4)

不管哪种正骨手法,都透着四个字:轻、柔、透、巧,让病人丁点痛苦都感觉不到。

,动作要轻,使患者在心里易于接受;

,运用柔和的手法来进行治疗;

,用手法力量直达病处,达到治疗目的;

,医患之间相互配合,医生用最小的力量,娴熟简便的手法矫正骨折、脱位及软组织损伤。

宫廷正骨不喊“疼”

在皇宫里,接受宫廷正骨疗法的都是皇亲国戚,为了不让皇子皇孙们再受到二次痛苦,宫廷正骨也就形成了一套“润骨细无声”的手法。

可大夫下手这么轻柔,也看不到太多按摩手法,骨头上的毛病如何治好呢?

赵文海教授讲骨折复位正骨八法(北京大爷苦练内功40年)(5)

其实,当初的绰班处骨科大夫还有一个身份,皇上身边的带刀侍卫。

他们传承下来的不只有正骨手法,还有内功心法,包括如意棒连功法、臂力练功法、腕力练功法、指力练功法等。

赵文海教授讲骨折复位正骨八法(北京大爷苦练内功40年)(6)

如今的宫廷正骨传人们,平时都要练太极,这样才能在最准确的位置,用最小的力气,让患者不痛不痒就归了位。

巧用纸排子

这种黄色的软纸,叫“元书纸”,从北宋开始,就选为了“御用文书纸”。

赵文海教授讲骨折复位正骨八法(北京大爷苦练内功40年)(7)

每个月头一天,也就是“元日”,皇帝都要祭祀,称为“元祭”。写祭祀公文,用的就是它,所以叫“元书纸”

可这又薄又软的纸,怎么固定骨头呢?

赵文海教授讲骨折复位正骨八法(北京大爷苦练内功40年)(8)

网上有一个实验,无论多大多薄的纸,最多只能折叠8次。纸多力量大,折之后根本弯不动。

而宫廷正骨固定用的元书纸,就是叠出来的纸排子

赵文海教授讲骨折复位正骨八法(北京大爷苦练内功40年)(9)

通过特殊的折叠方法,一般一个纸排子需要四到六张元书纸,就做好了。

其实,特选元书纸并不是因为它御用的身份,而是因为它的纸浆是一种南方的嫩毛竹,柔韧性好,强度大,特别适合固定。

赵文海教授讲骨折复位正骨八法(北京大爷苦练内功40年)(10)

当年皇家选它做祭祀专用纸,要求“落水易溶、着墨不渗、久藏不蛀”。

此外,它还能排汗、透气性也好。打石膏木夹板引起的那些疹子、血液不循环的毛病,自然就不会出现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