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月亮是不是一直存在(月亮到底惹了多少祸)

月亮是不是一直存在(月亮到底惹了多少祸)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两句惊天一问。月亮从什么时候开始惹祸?到底欠下多少风流债?到底惹了多少祸?说它们好话时,称作美酒皎月,最能入诗入画,在古诗词中占据最多篇幅。说它们坏话时,统统称之为“惹祸精!”月亮多亏远离人间,要不也是醉了!又是一年中秋月,离人几度怨遥夜!

有人说酒后误事,有人说酗酒惹祸,酒壮怂人胆嘛!

此时的酒,成了“红颜祸水”,冤比窦娥!

酒有个“难兄难弟”叫月亮,有句歌词“都是月亮惹的祸!”也让月亮蒙冤受难,跟着躺枪。

酒和月亮都那么“颇具争议。”

月亮是不是一直存在(月亮到底惹了多少祸)(1)

说它们好话时,称作美酒皎月,最能入诗入画,在古诗词中占据最多篇幅。说它们坏话时,统统称之为“惹祸精!”

月亮多亏远离人间,要不也是醉了!

又是一年中秋月,离人几度怨遥夜!

月亮从什么时候开始惹祸?到底欠下多少风流债?到底惹了多少祸?

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两句惊天一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从古至今,又有谁能说得清楚,月亮到底惹了谁?

月亮是不是一直存在(月亮到底惹了多少祸)(2)

诗经里有首《月出》的诗,应该是说月亮惹的第一次祸,一个没有留下姓名的先人,看到月出想起了远离的情人,惹出了第一桩“相思病”,从此人类有了“望月怀人”的记录。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到了秦汉,古诗十九首的《明月何皎皎》把望月怀人的相思病写的更加具体。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相思病看起来和“夜游症”相差无几了。

南朝时一个北方女孩看到月亮出来了,心上人还没到,急得全无淑女范儿,一首《地驱乐歌》,“月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看上去是不是有点狂躁?

唐朝张九龄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把月亮当成了“减肥药”,相思病能把人瘦没了!

月亮是不是一直存在(月亮到底惹了多少祸)(3)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见月亮就会犯“思乡愁”。

李煜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勾起的是家国恨。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不是自闭症的前奏,人都快疯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更把人害的神魂颠倒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的这首诗,似乎给人许多慰籍!很多人更愿意把这诗用于中秋月圆时的祝福!好像中秋时的月亮忽然懂事了,不再惹祸了,还世人一个大大的笑脸,一份无可替代的安慰!

“都是月亮惹的祸”!

对不起!

还好,中秋节除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