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死了为什么还有签名(26年前的1月20日奥黛丽)
奥黛丽赫本死了为什么还有签名(26年前的1月20日奥黛丽)在20世纪这个新、旧社会变更的大时代,古典美虽然逐渐消亡,但依然是大多人的审美标准。而赫本并不是一位古典美人,也不具备妖艳或性感,却具有一种在当时被认为是“非主流”的现代感。2、她天使般得形象,重新定义了“美”她拿起了电话,却足足五分钟没有说一个词。最后,她轻轻地放下了电话,望着远处淡蓝的天空,喃喃地说道:天使回到了天国,天使,离开了人间。奥黛丽·赫本(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一生共获五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3名(前两位是:凯瑟琳·赫本、贝蒂·戴维斯)。但如果仅是如此,赫本或许并不值得大众铭记。
1、前世与今生
1812年冬天的别列津纳河畔,一个欧洲的小个子望着河对岸若隐若现的炮火,以及身边不足1万人的法国军队,有生以来第一次产生了巨大的挫败感。他拉了拉衣领,盖住双颊,丧气地退回了巴黎。
而几百公里以外,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大逃亡后,娜塔莎(奥黛丽·赫本饰)终于回到了莫斯科,并遇到了他的真命天子比埃尔,两人结为夫妇,娜塔莎过上了天使般的幸福生活。《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而当时光静悄悄地走到了1993年1月20日的下午,在洛杉矶一个普通街道的房子里,叮铃铃一声电话响,打断了正在读书的伊丽莎白·泰勒(著名女演员,奥黛丽·赫本的好朋友)的思绪。
她拿起了电话,却足足五分钟没有说一个词。最后,她轻轻地放下了电话,望着远处淡蓝的天空,喃喃地说道:天使回到了天国,天使,离开了人间。
奥黛丽·赫本(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一生共获五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3名(前两位是:凯瑟琳·赫本、贝蒂·戴维斯)。
但如果仅是如此,赫本或许并不值得大众铭记。
2、她天使般得形象,重新定义了“美”
在20世纪这个新、旧社会变更的大时代,古典美虽然逐渐消亡,但依然是大多人的审美标准。而赫本并不是一位古典美人,也不具备妖艳或性感,却具有一种在当时被认为是“非主流”的现代感。
精灵、公主……人们被她的美所折服,对她的称赞到了词穷的地步,只有“天使”二字可以代表这一切。赫本改变了东西方世界的审美观,引领了此后几十年的时尚潮流。
著名时尚杂志《VOGUE》将她评为“世界时尚名人”第一名,她优雅、高贵、散发着迷人的气质与美丽。
但如果仅仅是美,赫本依然不值得被人们称道。
3、她天使般的爱心,感动了整个世界
赫本晚年受到邀请,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慈善大使,为非洲、拉丁美洲的妇女和儿童正确更好的生活权利。她高尚的品格、天使般的爱心,为第三世界的孩子带去了光明。
在埃塞俄比亚、在索马里、在越南,在洪都拉斯、在萨尔瓦多、在苏丹……在无数个国家的贫困地区,都留下了天使来过的痕迹。
她毫无保留地参加各种妇女与儿童相关的活动,她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和世界上那些不幸的孩子们紧密相连。
她就像天使一般,来到了被疾病、饥饿、苦难所折磨的孩子们身边,为他们带来天使的福音。
即使是在去世前一年,她依旧强忍着疾病的折磨,坐在运送货物的袋子上多次转机来到索马里,把爱传递给被饥饿所吞噬的生灵。
在拉美,当她看到一个14岁的孩子因为没有钱看病而死去时;在非洲,当她看到很多大卡车成堆的装满了前一天晚上因饥饿而死亡的儿童时。
天使正在人间,但天使,也留下了伤心的泪水。
4、天使,一直都在人间
奥黛丽·赫本
她把前半生献给了演艺事业,以天使般的形象重新塑造了美的体验;
她把人生最后五年,献给了人道主义和无数儿童。
就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好像,这才是来到这儿的目的,我的人生,比童话世界,还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