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最新一期话题和人物(焦点访谈没有血缘关系)
焦点访谈最新一期话题和人物(焦点访谈没有血缘关系)如今,杜荣路一家在山东济宁生活。30多年过去了,变换的只有时空,而真情恒久弥新。杜荣路说:“很感动,感动地流泪。那时候太多了,当时我们回家一年才挣一两千块钱。”朝夕相处,杜荣路融入了这个家庭。时光如水,七年后的一个冬天,杜荣路接到老家父母的来信,要他回家娶妻生子。哈力旦说:“他走的时候,我妈妈给他缝了个小棉衣,说俊俊,这在火车上不要脱。爸爸给他棉衣里缝了一万七千块钱,那时候就是爸爸的全部存款。正因为把他当自己的儿子看了,想着他结婚也没有给他盖房子,就把这个部分给他补上。”
新疆从东到西横跨2000公里,从北向南纵贯1600公里,总面积166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中华大地上的56个民族,在天山南北皆有分布。新疆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也是生活在这里各族人民的共同家园。在这里,各个民族互相帮助、彼此融合、共创美好生活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女儿从北京放假回家,又恰逢自己的生日,对于塔城市哈尔墩社区居民哈力旦来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每逢这样的日子,哈力旦一家都会热热闹闹聚在一起,每个人做一道拿手菜,餐桌上便有了多个民族的美食。
俊俊是汉族弟弟杜荣路的小名,他与哈力旦一家并无血缘关系,却成为了每一位家庭成员心底的牵挂。故事要从1986年说起,那一年,杜荣路只有十来岁,跟着老乡来到新疆打工。
新疆塔城市哈尔墩社区居民哈力旦说:“三十年前,爸爸看到这个孩子,说这么小怎么工作?他说是来打工的。爸爸说这不可以,马上要冬天了,孩子穿得很薄,说我把他带回去当自己的儿子可不可以?俊俊旁边的人也同意,就把他带回家了,这一带就是七年过去了。”
朝夕相处,杜荣路融入了这个家庭。
时光如水,七年后的一个冬天,杜荣路接到老家父母的来信,要他回家娶妻生子。
哈力旦说:“他走的时候,我妈妈给他缝了个小棉衣,说俊俊,这在火车上不要脱。爸爸给他棉衣里缝了一万七千块钱,那时候就是爸爸的全部存款。正因为把他当自己的儿子看了,想着他结婚也没有给他盖房子,就把这个部分给他补上。”
杜荣路说:“很感动,感动地流泪。那时候太多了,当时我们回家一年才挣一两千块钱。”
如今,杜荣路一家在山东济宁生活。30多年过去了,变换的只有时空,而真情恒久弥新。
在塔城,多民族相互交融、共同生活的家庭比比皆是。成千上万个这样极具包容性的家庭,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单元,奠定了民族团结的基石。
在乌鲁木齐火车站,有一趟开往南疆的特殊列车,很多旅客是去南疆走亲戚的。
2016年10月以来,新疆创造性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全区110多万干部职工和160多万户基层群众结对认亲。“民族团结一家亲、坐着火车走亲戚”,新疆大地上的这道风景线,把远隔千里、不同民族的人们联结在了一起。
又是一个周末,阿图什市市委干部杨益忠又到村里来看亲戚了。
三十出头的如孜是家里的顶梁柱,依靠汽车修理手艺,维持着全家的生计。因为没有固定的店铺,他的收入很不稳定,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后来,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如孜与杨益忠结成了亲戚。杨益忠东奔西跑,筹资协调,帮助如孜新建了一间好看又宽敞的修车铺。如孜给这个修车铺取名为“兄弟”维修部。
手艺人安心置业,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
在杨益忠的手机里,有一份特别的牵挂。每多一个“亲戚”,他就在手机通讯录里备注“民族团结”四个字,一年多的工夫,杨益忠结了22个亲戚。他是78岁老人的“好巴郎”,白血病女孩的“杨爸爸”,修车铺店主的“杨大哥”,村民的“杨书记”……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杨益忠用真心帮扶,把乡亲们凝聚在了一起。
近23个小时的火车,5个半小时的汽车,这是乌鲁木齐到和田民丰县若克雅乡劳光村的距离。这段两千公里的路程,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的结亲干部走了三年。
与蒋晓虹结对的是一个四口之家,平时大人工作忙,蒋晓虹相处最久的是家里的孩子。
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国库处处长蒋晓虹说:“第一次来亲戚家的时候,大家都说我和这个小太阳特像。来的次数多了,相处的时间长了,我们俩梳一样的小辫,辅导她的学习,手牵着手去买菜。”
三年来,乡亲们都知道小太阳多了一个漂亮的汉族亲戚,却很少有人知道,蒋晓虹与这个边远乡村之间的情谊已延续了十多年。
蒋晓虹说:“民丰县以前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2007年的一次扶贫工作会议上,我了解到民丰县有上不起学的孩子,我就想资助他们上学,艾力就是其中一个。”
蒋晓虹的资助为这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打开了人生的一扇窗口,2014年,艾力通过不懈努力,考取了新疆医科大学,如今已经是乡卫生院的一名外科医生。
王三街,阿克苏地区唯一一条以人的名字命名的街道,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
王三原名玉山·肉孜,父母都是维吾尔族。玉山的父亲肉孜救助了来新疆做生意的天津商人王福才,两人感情日渐深厚并结为兄弟。王福才回天津时,肉孜将小儿子玉山托付给他收养。王福才视同己出,并为玉山取名王三。
当他们回到阿克苏时,已经找不到王三的亲生父母。王福才便在这里买下一块地,一边经商,一边为王三寻亲。遗憾的是,直到王福才去世依旧寻亲未果。那时候的王三,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医生,他给自己的孩子全都取了汉族名字,希望子孙后代都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他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困难,当地人都想念他,后来这条街就成了王三街。
用人的名字命名,这份特殊,承载着人们最质朴的情感。而今,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的开展,更赋予了这条百年老街崭新的活力。
如今,王三街和兴隆街已经有七批共197对商户结成了亲戚,以“一家亲”命名的店面随处可见,每个结对商户都有一棵结对连心树、一张全家福照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传统在这里延续,生生不息。
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上世纪50年代,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看望毛泽东主席的佳话传遍祖国大地。如今,从帕米尔高原到准噶尔盆地,从阿尔泰山下到塔里木河畔,天山儿女一家亲的故事层出不穷,随处可见。在这片16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们见证了民族团结、守望相助带来的巨大力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有红红火火的美好生活。
制片人丨郭峰 李作诗
编辑丨喻晓轩 胡渝
责编丨温娜 王琦冰
剪辑丨卢维明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