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戎马一生战功显赫:他骁勇善战却饱受争议 甘心做诱饵
他戎马一生战功显赫:他骁勇善战却饱受争议 甘心做诱饵巴顿对此十分不甘。这不仅是个人荣誉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全军的士气。他的部队像他一样需要荣誉来激励。但“该死的保密”把第3集团军的胜利掩盖了起来。官兵们的不满情绪越来越高涨,他们指责最高统帅部是在妒忌他们的首长,剥夺他们的功绩。他们的敌对情绪甚至妨碍了战争的顺利进行。当然,德国人还是从被俘的人员及截获的文件中确认了他们的对手,并用多种语言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对于他,德国人比美国人了解得还清楚。但艾森豪威尔还是继续对外保密。盟军登陆法国后,势如破竹。由于要继续牵制加莱的德军,美国军方对他已在法国指挥作战一事进行保密。事实证明,这一诱骗行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诺曼底登陆作战期间,驻扎在加莱的德国主力装甲部队始终未敢越雷池一步。此时,秘密在法国作战第3集团军,驰骋疆场、所向披靡、攻城略地、节节胜利。但战报中从来不提他的名字,也不提他的部队。为了防止暴露身份,甚至外出时他总要戴上一个大墨镜。熟悉
意外的是,他曾经的部下布莱德利,被任命负责“霸王”行动计划。他一时难以接受这一事实,自己的部下不但一夜之间超越了自己,而且还占据着自己梦寐以求的位置。心中的愤怒和不平是可想而知的。
知人善任的艾森豪威尔十分了解这位部下。认为他是美军中最优秀的坦克专家和战术大师,他一往无前的进攻精神是无与伦比的。最适合担当先锋官的角色,在空前惨烈的战斗中,美军需要这样敢打硬仗的进攻型将领,他的作用是谁也无法取代的。因此,决定任命他为第一集团军司令。
原来,这个第一集团军只是一个空壳,是诱骗德军上当的招数。他来这里只是做个样子,目的是告诉德国人,对诺曼底的行动只是佯攻,盟军的真正目标是加莱。这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巴顿到哪里,哪里就是主攻的出发地。
但是,他的另一个秘密使命,却让他心奋不已。他的真实身份是出任第3集团军司令,任务是一旦盟军登陆成功即进行扩张战果,向法国腹地大踏步推进。他一边一丝不苟的欺骗德军,另一边抓紧训练部队,他要打造一支勇敢刚毅、无坚不摧的钢铁大军。
盟军登陆法国后,势如破竹。由于要继续牵制加莱的德军,美国军方对他已在法国指挥作战一事进行保密。事实证明,这一诱骗行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诺曼底登陆作战期间,驻扎在加莱的德国主力装甲部队始终未敢越雷池一步。
此时,秘密在法国作战第3集团军,驰骋疆场、所向披靡、攻城略地、节节胜利。但战报中从来不提他的名字,也不提他的部队。为了防止暴露身份,甚至外出时他总要戴上一个大墨镜。
熟悉其作战风格的德国人,看到一支部队一往无前,不停的进攻,很快就断定是巴顿在指挥。即使远在美国的巴顿夫人,也能轻易在地图上标出她丈夫的方位,并在心中默默地为丈夫祈祷。
当然,德国人还是从被俘的人员及截获的文件中确认了他们的对手,并用多种语言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对于他,德国人比美国人了解得还清楚。但艾森豪威尔还是继续对外保密。
巴顿对此十分不甘。这不仅是个人荣誉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全军的士气。他的部队像他一样需要荣誉来激励。但“该死的保密”把第3集团军的胜利掩盖了起来。官兵们的不满情绪越来越高涨,他们指责最高统帅部是在妒忌他们的首长,剥夺他们的功绩。他们的敌对情绪甚至妨碍了战争的顺利进行。
国内的粉丝们,纷纷为他鸣不平。美国的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社论,公开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指责统帅部既要用人,却又不给应得的荣誉。被逼无奈之下,艾森豪威尔只好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公开了这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