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人际关系(曾国藩告诫我们)
曾国藩说人际关系(曾国藩告诫我们)曾国藩的一位故人当时便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这位故人是曾国藩的老乡,也是童年时期的玩伴。这位老乡在听闻曾国藩当上军队管理者时,心思便活络了起来,他不愿每日再与虫、鼠为伴,以天为被,地为席,便动了投靠曾国藩的念头。这些高高在上的外国人使得本身就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黎民百姓更加痛不欲生。"吃了上顿便愁下顿",这便是穷苦人家中的常态。他就是曾国藩。"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万里山河覆灭,春天来临,城中只有草木在疯狂的生长,萧条凋敝的氛围使得人们更加悲哀。晚清时期的中国,虽未遭受灭国之灾,但当时国力衰弱的中国早已变成了各国列强的欺辱对象。不平等的条约铺天盖地的袭来,压的晚清的皇帝喘不过气来,民间外国人口的流入,租界的日益兴盛,外国人在中国地界上猖獗肆意。
爱迪生曾说过:"良好的性情重于黄金,后者是幸运的给予,前者是自然的天赋。"这话读来不经使人感慨人们品格的重要性,良好的品格是成功的基石,它会潜移默化的促使人们的成长。
人们的品格也并非是一尘不变的,它会受周围大环境的影响。人具有良好的品格这并不稀奇,难能可贵的是坚守良好的品格直至死亡。
品格并非时时刻刻隐藏于人们的内心中,它还可以通过人们下意识的行为来展现。
有这么一个人,他勤勤恳恳、敬业守纪,面对友人的苦苦哀求,他聪明的通过了一顿饭看清了友人的真面目,原来是友人吃饭时的一个行为暴露了真实的性格。事后,他对朋友说道:"饭桌上有他这样行为的人,万不能深交!"
他就是曾国藩。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万里山河覆灭,春天来临,城中只有草木在疯狂的生长,萧条凋敝的氛围使得人们更加悲哀。
晚清时期的中国,虽未遭受灭国之灾,但当时国力衰弱的中国早已变成了各国列强的欺辱对象。不平等的条约铺天盖地的袭来,压的晚清的皇帝喘不过气来,民间外国人口的流入,租界的日益兴盛,外国人在中国地界上猖獗肆意。
这些高高在上的外国人使得本身就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黎民百姓更加痛不欲生。"吃了上顿便愁下顿",这便是穷苦人家中的常态。
曾国藩的一位故人当时便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这位故人是曾国藩的老乡,也是童年时期的玩伴。这位老乡在听闻曾国藩当上军队管理者时,心思便活络了起来,他不愿每日再与虫、鼠为伴,以天为被,地为席,便动了投靠曾国藩的念头。
可惜的是这位老乡并未完全了解曾国藩这个人,他算准了曾国藩会念旧,但却不知曾国藩也是个极其看重人品之人,他那些花花肠子又如何能瞒得过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曾国藩呢?
鲁迅先生曾说过:"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友谊是件很玄妙的事物,它无法变成具象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它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换来感受。在潜移默化之中,它能将两条平行线上的人拉拢在一起,变得相交纠缠;它能使人们在分享快乐时幸福感加倍,承担痛苦时心酸感减半。
念旧是人之常情,人到中年之际,往往会怀念儿时的伙伴。但曾国藩的故人错便错在利用儿时的情谊为自己后半生谋取安稳幸福的生活。
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普通耕读家庭。在他的孩提时期,他便能口齿清晰、有条不紊的解释一件复杂的事物,村里人对此频频称奇,皆称赞他为神童。
6岁时,曾国藩便被父母寄予厚望的送入私塾读书,他在学习上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他聪颖好学、善于举一反三,深得教书先生的喜爱。在他8岁时,他能一字不差的背诵四书、五经,还能头头是道的和同伴们讲解其中的意思。
曾国藩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便是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行。他在官途沉浮数十载,依旧保持初心,他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深受百姓们的爱戴。他后来性格的养成与早年间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粗人,但他在青年时期游遍祖国河山,南来北往使他的见识超于常人。曾国藩的父亲更是塾师的秀才,在曾国藩儿时便让他深晓国家大义。在祖父和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曾国藩慢慢的变成了饱读诗书、深知民族大义的正直青年。
曾国藩是个极其念旧之人,面对友人的求助,他无法狠心的拒绝但也无法违背自己为人处事的良心,于是他便请友人一聚,共度晚餐,打算在吃饭时观察友人的品行。
那么曾国藩又是如何考察友人的品行的呢?原来他派人在米饭中动了手脚,当天的米饭皆是由精米和糙米组成的,如泾河、渭河一般分明。
吃饭当日,友人和曾国藩像小时候一般聊着自己这些年的所见所闻,友人趁机又再次提出投靠曾国藩的提议,他这般说道:"我不怕苦的,脏活累活我也做得,只要你给我一个落脚之地就行。"言辞恳切,曾国藩为之动容,但友人的下一步举动却使得曾国藩深深的失望。
原来,友人在吃饭时,只挑着精米吃,把糙米拨到了一边,这样贪图享受之人又怎会踏踏实实的干活呢?曾国藩叹了一口气,惋惜道:"你走吧,我这里真的没有合适你的工作。"
在友人离去之后,曾国藩把这件事讲述给自己的子女听并告诫他们道:"饭桌上有这种行为的人,万不能深交!"曾国藩坚信,欺骗是没有止境的,一旦开始了第一次,便需要无数的谎言来圆满下一次露出的破绽。
友人嘴上说的天花乱坠,但他却不能阻止自己下意识的行为,连糙米饭都咽不下的人,怎会如口上说的那般吃苦耐劳呢?不过是为了谋取轻松工作编造出来的谎话罢了,这种谎话连篇之人正是曾国藩避之不及的人,他又怎会留下友人呢?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鲜花",鲜花是开在诚实的净土中的,满嘴跑火车之人的内心中必是寸草不生、凋敝不堪的,他们没有那高贵的心灵来滋养芬芳的花朵。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像友人这般谋取更好的工作是人之常情,本是无可厚非之事,但他的欺骗和利用却使人深深作呕。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如若涉及利益,那么顷刻间它便会荡然无存。
"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在于本身性格的缺陷,与环境无关",大环境再恶劣也没有办法改变本质上的东西,若人本质上是一朵白莲,那还能因为淤泥变成黑莲吗?
文/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