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杂志公众号(文史2022年第2輯總第139輯)
文史杂志公众号(文史2022年第2輯總第139輯)(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副教授)方稚松提要:從殷墟甲骨文、商周族名金文等有關資料看,“朕”是從本象一人“撑篙行舟”之形的“”的表意初文簡省分化出來的一個字。“”的表意初文在卜辭中多用引申義“循行”,少數或用本義;時代較早的組肥筆類卜辭《合》20610的“朕”,字形和用法上都與“”有密切聯繫。“灷”字是象一人“具設”“同”中插入璋一類玉器之形的簡體,在西周金文中或用爲讀“纂”之字的聲旁,應是古書訓“具”的“撰”的表意初文。故“灷”及从“灷”聲之字可以音近而在戰國文字資料中用爲“尊”“寸”“遜”等。“送”有可能也是从“灷(撰)”聲的。從古音關係、字形源流和用字情況來看,“朕”字本不从“灷”,更不以“灷”爲聲;“灷”也不从“丨(針)”聲。關鍵詞:朕 灷 鍼 古音通假甲骨文“”“”的用法與含義
目录及摘要滑动查看目录
説“朕”“灷”
鄔可晶、施瑞峰
(第一作者爲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第二作者爲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博士研究生)
提要:從殷墟甲骨文、商周族名金文等有關資料看,“朕”是從本象一人“撑篙行舟”之形的“”的表意初文簡省分化出來的一個字。“”的表意初文在卜辭中多用引申義“循行”,少數或用本義;時代較早的
組肥筆類卜辭《合》20610的“朕”,字形和用法上都與“”有密切聯繫。“灷”字是象一人“具設”“同”中插入璋一類玉器之形的簡體,在西周金文中或用爲讀“纂”之字的聲旁,應是古書訓“具”的“撰”的表意初文。故“灷”及从“灷”聲之字可以音近而在戰國文字資料中用爲“尊”“寸”“遜”等。“送”有可能也是从“灷(撰)”聲的。從古音關係、字形源流和用字情況來看,“朕”字本不从“灷”,更不以“灷”爲聲;“灷”也不从“丨(針)”聲。關鍵詞:朕 灷 鍼 古音通假
甲骨文“”“”的用法與含義
方稚松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副教授)
提要:關於甲骨文的與,學界雖已指出兩者存有通用關係,但對兩者之間的區别重視不够。本文通過對甲骨文有關兩字辭例的通盤梳理,指出甲骨文中的詞義較爲單一,基本都用爲孽,表災咎義;而的含義極爲豐富,大致可分爲:1.讀爲表災咎義的孽;2.讀爲表相助義的乂(或艾);3.和喪葬有關,可讀爲訓爲安的艾;4.讀爲表收割義的刈;5.用作地名,讀爲薛。文中還討論了卜辭中“祖先王”類辭例含義,指出舊將其中的“”讀爲孽不確,應當讀爲艾,表示的是祖先助王之義。
關鍵詞:甲骨文 孽 艾 喪葬
鄭玄經學體系中的《洪範五行傳》注
程蘇東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長聘副教授)
提要:鄭玄《洪範五行傳》注通過考求異文、易字增字爲訓等訓釋方法,以及對五宫星官、“六天説”等讖緯、數術知識的適度援引,爲《洪範五行傳》建構起“失政——神怒——變異”的致災機制和“改政——共禦——神不怒——銷禍”的禳救機制,體現出“結構取義”的解經思路。同時,鄭注在充分依托《傳》文自身結構的基礎上,大量援引“六藝”經傳,强化了《洪範五行傳》與“六藝”經傳之間的知識關聯。鄭玄對《五行傳》的闡釋雖多有迂曲,但整體上可謂精巧細密,極大提升了漢代《洪範》五行學的系統化和經學化水平。
關鍵詞:鄭玄 《尚書大傳》 《洪範五行傳》 東漢 經學
生物分類與《洪範五行傳》災異體系的構建
楊繼承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文理學院歷史系講師)
提要:《洪範五行傳》是五行説與災異論的集成之作,對傳統文化的形塑具有極爲深遠的影響。這一災異體系的成立,與早期中國的生物分類學説關係密切。基於戰國以來的生物等級分類法,《洪範五行傳》試圖構建“妖—草木、孽—蟲豸、禍—六畜、痾—人”的遞進式災異預警系統。而通過利用五蟲、六畜、四相等動物分類知識,借助陰陽時令、氣論、易象、醫學等理論資源,《洪範五行傳》完成了“孽”“禍”“痾”等災異類型的設置,從而實現了“五行”關聯系統與“五事 皇極”災異框架的配比。劉歆《傳》則以《月令》、天文等學説爲據,調整與改造了《洪範五行傳》的災異類型,使這一災異體系更爲嚴整、富有學理性。這種調整也打破了《洪範五行傳》咎徵體系的内在平衡,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對舊有五行關聯系統的簡單依從。
關鍵詞:《洪範五行傳》 生物分類 五行關聯 陰陽 災異
論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之北巡
黄 楨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青年副研究員)
提要:對於北魏遷都洛陽,少有研究將其作爲一個歷時三年的事件來考察具體的政治過程。本文追隨太和十八年孝文帝以洛陽爲起訖的北巡,詮釋此間種種動向,再現拓跋集團正在經歷的劇變。太和十七年底“定遷都之計”後,孝文帝準備巡遊河北以待遷置的完成。來自平城的抵觸超出預期,他不得不臨時北上,親自鎮撫。爲贏取支持,孝文帝採用了包括退讓在内的應對,遣軍南征、視察六鎮等舉措亦令非議平息,最終艱難地將舊都臣民推上南遷之路。車駕返洛時繞道河北,既是補足先前的計劃,也跟徵兵失期的突發狀況有關。多場重要儀式在北巡途中被策動,數座象徵“文治”的紀念碑因而樹立。北族統治者在光宅中原前夜的思維與認同可通過這些新的政治景觀來深入把握。
關鍵詞:北魏孝文帝 遷都 巡幸 華夏化 政治景觀
唐中後期河曲地區的黄河水運
李 佳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研究生)
提要:唐代水路運輸發展迅速,將關東、江淮糧食經黄河運輸至關中的漕運是國家經濟命脉。此外,關内道北部靈州至勝州段黄河在唐中後期也發揮着重要的運輸作用,即將在河東籌措的軍需物資泝流而上補給河曲地區沿河諸州軍。玄宗開元中,自太原至河曲地區諸州軍的後勤補給綫形成,黄河泝流水運綫應運而生。開元中至天寶末黄河水運發展興盛,安史之亂爆發後一度中斷,直至德宗貞元中逐步恢復,得以重建。重建之後,在代北水運使管轄下的河曲黄河水運與河東陸運相結合,形成以代州雁門爲核心的河東—振武—天德水陸運輸系統,繼續爲河曲地區沿河諸州軍運輸後勤補給。
關鍵詞:河曲地區 後勤補給 黄河水運 代北水運使
金《宣宗實録》考——再議王鶚《金史稿》爲元修《金史》底本説
陳曉偉
(復旦大學歷史系青年研究員)
提要:本文重探元修《金史》與王鶚《金史稿》的關係。宣、哀時期徒單鎰三十餘人列傳内容與帝紀相合,文本特徵相同,源自一個文獻體系。這是解決《金史》本紀纂修問題的一條關鍵綫索。將《金史》志書和《外國傳》作爲中間文本,可從繁雜交錯的諸條綫索中鈎稽出文獻傳承脉絡,確認《金史》紀傳表志所見同源史文取資“金實録”。《衞紹王紀》《九公傳》《忠義傳·畢資倫》《天文志》《五行志》及大德七年《太乙統宗寶鑑》與《宣宗紀》互證,皆鈔撮《宣宗實録》。討論《金史》與王鶚《金史稿》是否具有淵源關係,須逐條分析《金史》史文,通觀全書,從具體細節提升到整體文獻脉絡,由此建立對《金史》編纂與史源的總體認知。
關鍵詞:《宣宗實録》 《金史》 王鶚 《金史大略》
殺虎與當熊:元代胡烈婦救夫叙事的流變
洪麗珠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提要:胡烈婦爲《元史》列女之一,史傳全文僅約八十字,雖曰“烈婦”,卻有義之行、無烈之實。胡婦因殺虎救夫而膾炙於元代南、北士人之口,是少見入史之前具有豐富傳世資料的元代列女。由於事迹流布於廟堂江湖之間,文圖並茂,故事在複述中流變,使其承載的叙事功能遠比列女史傳的内在意義與外在形式更加多元。叙事方向大致可歸納爲三類:第一類爲政治正確的詮釋,主要在宋元對峙和南宋亡國的背景下,元廷官員强調胡氏的義烈,彰顯國朝人倫淳厚,纔出此祥瑞之徵。第二類着重倫理綱常的發揚,將胡氏殺虎救夫與馮媛當熊保君並列,甚而添加饒娥殺蛟,完整爲君、父、夫三綱的論述。第三種則從百姓的角度控訴政虐,尤其南宋遺士以頌揚胡烈婦爲表,軍興戍役之害爲裏,批判苛政猛於虎。當故事成爲正史的一部分,這些叙事空間隨之消散,胡烈婦的討論也趨於冷寂,明清士人偶爾提及,反倒是因對元人傳世相關畫作的興趣,而非故事本身的吸引力。
關鍵詞:胡烈婦 義烈 列女 馮媛當熊 《元史·列女傳》
元代孤老錢糧放支流程及數量——以中國國家圖書館藏《魏書》紙背文獻爲中心
杜立暉
(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提要: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公文紙本《魏書》紙背元代文獻中,新見元代孤老“該支”“散過”(或作“支過”)錢糧文書40餘件。由此發現,元代孤老的錢糧放支,存在司縣等將孤老“該支”錢糧數目等行移提調官詣院給散,並狀申路總管府照驗等運作流程。孤老“口糧”的放支數量有元一代變化不大。“燒柴”的放支出現了“貨幣化”傾向。“添支鈔”的放支一直執行大德三年的標準。“就用”錢糧,是指死亡孤老遺下但還可繼續使用的錢糧;對該類錢糧的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孤老“該支”錢糧的數量。
關鍵詞:元代 孤老錢糧 放支流程 放支數量 《魏書》紙背文獻
《藝文類聚》紙背文書新見明代結狀的刊布、復原與定名
孫繼民、孟 月
(第一作者爲邯鄲學院古籍紙背文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第二作者爲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研究生)
提要:上海圖書館藏公文紙印本《藝文類聚》爲明嘉靖二十八年平陽府刻本。該本使用的印紙爲廢棄的嘉靖至萬曆年間官府公文檔册,其紙背存有50葉萬曆四年和五年山西平陽府下轄州縣的結狀。本文第一部分按照上圖所藏公文紙印本《藝文類聚》正面文獻的葉序,全文迻録了該書紙背所見明代山西平陽府的所有50葉結狀文書;第二部分對50葉結狀文書中可以綴合的31個書葉作了復原和定名,共計復原出完整或基本完整的結狀15件,其中復原精度較高的13件,或有疑問的2件;第三部分對50葉結狀文書中無法綴合的17個書葉試作定名,推考行文主體的歸屬,並劃分出結狀文書行文事由的三個類型:歲報錢糧類、清理文卷類和稽考倉糧類;從而爲明史學界提供了一批隱藏在傳世典籍紙背卻頗具古籍“考古發現”意義的全新史料。
關鍵詞:紙背文書 《藝文類聚》 明代結狀 復原 定名
銀雀山漢簡殘字的釋讀及其意義
王 輝
(山東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提要:銀雀山漢墓竹簡破損者頗多,以往因圖版不清等客觀原因,其中不少殘字,或不釋、或誤釋。這批材料目前正在重新整理,過去未曾公布的數千隻竹簡也將面世。利用最新拍攝的高清彩色、紅外照片,確切釋讀其中部分殘字,既可正確理解相關文義,也有助於竹簡的拼綴及其内容歸屬的判斷。
關鍵詞:銀雀山漢簡 重新整理 殘字 釋讀
壽之梨棗:明清私刻書板的保存
張 昇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提要:“壽之梨棗”的真正意思有兩層:其一,書板可長久保存;其二,刻好的書板可印書且不斷重印,而印成的書也可長久保存。但是,“壽之梨棗”只是明清私家刻書者的美好願望,很難真正實現:其一,由於疏於保管和戰亂、火災、蟲蛀、風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書板不易長久保存;其二,由於需求不多和重印的困難,一副書板的總印數往往很低。因此,儘管明清私家刊刻的書籍很多,但是每種書的總印數不多,其長久流傳於世的概率不大。
關鍵詞:書板 私刻本 明清 藏板
《文史》
√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 本刊已列入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系列資料庫
√ 本刊實行專家雙向匿名審稿制度
《文史》订阅方式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8-350(38元/期,152元/年)
《文史》投稿方式
来稿请寄: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文史》编辑部收,邮编:100073。
投寄纸质稿的同时请向编辑部电子信箱投送电子稿。
电子信箱:wenshi@zhbc.com.cn
(统筹:陆藜;编辑:白昕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