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我每次惹他生气他都骂我(他却用善意回报我)

我每次惹他生气他都骂我(他却用善意回报我)在这三个阶段,我们都会出乎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在《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这本书里,作者陈赛提到,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也就是早7点前和晚10点后,大约有3个小时的时间。在放假前,这个时间一般分配给备课、批作业。假期的生活可以调剂一下,终于可以读读平时想读、但是一直没时间读完的书了。这个暑假和上个寒假,我都在读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现在已经读了不少作家的作品了。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我每次惹他生气他都骂我(他却用善意回报我)(1)

作者|杨小米 Star 编辑|燕子

来源|我和刘先生的日常

01

你好,我是Star。

放暑假了,早上孩子睡醒前和晚上哄孩子睡了觉后的这部分时间,就完完全全地属于我了。

也就是早7点前和晚10点后,大约有3个小时的时间。在放假前,这个时间一般分配给备课、批作业。

假期的生活可以调剂一下,终于可以读读平时想读、但是一直没时间读完的书了。

这个暑假和上个寒假,我都在读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现在已经读了不少作家的作品了。

在《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这本书里,作者陈赛提到,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

在这三个阶段,我们都会出乎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

我每次惹他生气他都骂我(他却用善意回报我)(2)

我小的时候没怎么读过童书。印象中,小学时读了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上了初中,直接读的世界文学名著。

一上来读的就是《复活》《红与黑》这些作品的全译本,读的最通俗的也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种。我接触的童书很少,总觉得人生缺失了一块。

当了小学老师后,因为要给学生推荐作品,我读了很多童书。毕竟,自己都没读过的话,怎么能推荐呢?

生了孩子之后,我更觉得应该广泛涉猎儿童文学作品,好以后陪着孩子读书,于是开始一点一点看起来。

我每次惹他生气他都骂我(他却用善意回报我)(3)

02

我陆续读了安房直子、罗尔德达尔的部分作品,重读了《哈利·波特》。虽然优秀的作品有着跨越国界的魅力,但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少了什么呢?一时也说不上来。我没有深想,继续读。

当我读到“儿童文学提灯人”刘绪源的《文心雕虎全编》,我感觉阅读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大门被打开了。我缺失的那块补上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阅读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时,会被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打动,被美好的情节吸引,被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折服。

但是因为书中没有中国的文化背景,没有中国的生活经验,我始终产生不了共鸣。

《文心雕虎全编》是一本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品评论集。刘绪源评论的优秀作品,我一本一本买来读。最近读完了郑春华《非常小子马鸣加》系列五本。

《非常小子马鸣加》的主角,是一个顽皮的男孩子,他的故事发生在小学校园和他的家庭中。

作者郑春华写的另一本书家喻户晓,被拍成了动画片,80、90后基本都看过,就是《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马鸣加,就是大头儿子上小学后的模样。我们再看马鸣加,就好像是在看大头儿子的同人文,倍感亲切。

我每次惹他生气他都骂我(他却用善意回报我)(4)

读了马鸣加,我最大的感受是,对班里调皮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

守纪律的孩子都是相似的,调皮的孩子则各有各的不同。试着用一个调皮孩子的视角来重新看世界,你会更加理解他们。

其中有一个故事《马妈归》。马鸣加上语文课的时候被老师点了11次名,因为他老把语文书分开当作屋顶盖在头上;

下课的时候3次被同学揪到老师的办公室里去,因为他总在外面用力拉住男厕所的门,不让上好厕所的男生出来玩……

班主任走到办公室里,竟看见她的办公桌上面写着三个大大的粉笔字:马妈归。

当上课铃声响起时,老师穿过走廊,在走廊里也看见了这三个字;老师走过男厕所,在厕所的门上也看见了这三个字;老师走进教室,竟在黑板上、墙上、课桌椅上都看到了同样的这三个字。

这么调皮的孩子在学校里面是很让人头疼的。可是当你知道了原因后,他的调皮都变成了感动。

马鸣加的妈妈出差一个月了。一开始马鸣加还挺高兴,没有人约束他了。

可是不到一天,他就想得不行。妈妈要回家的这一天,他在学校里变得不大正常,特别兴奋,以至于屡次违纪。

我每次惹他生气他都骂我(他却用善意回报我)(5)

后来,妈妈到学校接马鸣加。那时候还没下课,妈妈站在教室窗户外面看马鸣加,所有的同学都在朝妈妈看,还笑着拍起手来,只有马鸣加假装没看见妈妈。

要大家知道:他可是不想妈妈的男子汉。

马鸣加天天在学校调皮,挨班主任的批评,有些害怕老师。可是当放学后,天下起了雨,马鸣加会因为担心班主任老师没有带伞而返回学校给老师送伞。

多么重情重义!

03

我的学生中也有马鸣加这样的孩子。我有个胖胖的学生姓谭,长得比较老成,我们管他叫老谭。

老谭上课的时候,喜欢把手藏在桌洞里面,有一次从桌洞里捏了一块嚼过的口香糖,用手指反复搓揉把玩。

有时候揪前座女生的辫子,有时候偷偷捏水晶泥,有时候玩纸条……总之,上课时,他的手从来闲不着。

下课,他就在楼梯里呜哩哇啦,追逐打闹。站队时,也不老实,该立正的时候在那里说话。为此,我没少批评他。

我每次惹他生气他都骂我(他却用善意回报我)(6)

运动会的前一天,我想起来自己没有扩音器。开运动会时,人乌央乌央的,到处叽里呱啦的,控制纪律很难。要是没有扩音器,指定得喊费嗓子。

我问孩子们,谁家里有无线话筒吗,借用一下。没想到老谭第一个举手。

我指定了两个带的人说:“老谭和某某带吧。你们可一定要记住哦。”

毕竟,老谭经常丢三落四的,我没指望他能带过来。想着他没带,还有另一个带呢。

谁知道运动会那天,好巧不巧,俩人都生病了,没来学校。

我心想,真倒霉,这下嗓子肯定完蛋了。

没想到,老谭的妈妈给我打电话请假时说:“孩子来不了,但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我把话筒送来。昨天晚上,他给话筒充电,怕充爆了,一直守在话筒旁边。

我心头一酸,孩子真是善良的存在。老谭天天挨我的批评,却用善意来回报我。我以后要回应他以加倍的善意。

我每次惹他生气他都骂我(他却用善意回报我)(7)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的作者陈赛说过一段话,“阅读童书是隔着二三十年的时光,和自己内心那个10岁的孩子重聚,试着用她/他的时间眼睛重新打量世界——那种对世界尚且充满温柔、善意和期待的目光。”

通过阅读马鸣加系列小说,我仿佛回到了我的学生这般年纪,学会用他们的眼光观察世界,感受世界,更加包容,更加理解孩子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