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民生实事(江北新区让老百姓在)
南京江北新区民生实事(江北新区让老百姓在) “一体化办学、资源重组、组成学校发展联盟……”在教育规划上,新区多项举措并举,积极解决当下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根据江北新区教育办的摸底情况,今年,南京一中江北新区分校将继续按照计划落实招生工作。”南京一中江北新区负责人表示,南京一中将积极发挥自身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让每一个孩子享受身边的优质教育。 教育问题一直都是江北新区市民广泛关注的焦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江北新区安家落户,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了江北新区的刚需。 记者从新区教育办了解到,目前,江北新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44所。其中公办高中3所、初中13所、小学34所、九年制学校3所,民办九年制和十二年制学校各1所,幼儿园89所。教育服务覆盖七个街道、110余万人口。 目前江北新区主要与鼓楼区合作,引进了教院附中、琅琊路小学以及市属的一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
优质医疗教育资源普惠广大百姓,实施棚户区改造110万平方米、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大型文娱设施“长江之舟”落户江北新区……
江北新区自成立以来,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把有限财力用到百姓最期盼、最急迫的生产生活、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让老百姓在“民生大餐”中品味幸福。
“下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普惠新区百姓
近年来,新区进一步加快与主城区教育、医疗等资源对接,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化。
教育问题一直都是江北新区市民广泛关注的焦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江北新区安家落户,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了江北新区的刚需。
记者从新区教育办了解到,目前,江北新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44所。其中公办高中3所、初中13所、小学34所、九年制学校3所,民办九年制和十二年制学校各1所,幼儿园89所。教育服务覆盖七个街道、110余万人口。
目前江北新区主要与鼓楼区合作,引进了教院附中、琅琊路小学以及市属的一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等。新区教育办科长李传斌告诉记者,目前,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南京一中江北新区分校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永丰小学已经搬迁进入新校,九龙小学、扬子四小、信大附小校安工程、南化实小食堂提升工程已经竣工。
“根据江北新区教育办的摸底情况,今年,南京一中江北新区分校将继续按照计划落实招生工作。”南京一中江北新区负责人表示,南京一中将积极发挥自身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让每一个孩子享受身边的优质教育。
“一体化办学、资源重组、组成学校发展联盟……”在教育规划上,新区多项举措并举,积极解决当下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在规划之初,按照“千人指标”进行配套的学校建设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江北新区的人口现状。由于落户人口的增多、二胎政策的开放等其他原因,目前,适龄入学人口已经远远超过“千人指标”的比例,针对这一情况,新区综合办积极进行规划建设。记者了解到,目前,盘城中学已经易地新建,定向河小学新建等工程加快实施,南化四小改扩建工程、长城中学易地新建工程也已经顺利开工。
新区综合办科长陆长惠告诉记者:“在学校的新建、扩建方面,江北新区今年将投资达30余个项目,总投资超过50亿元。”将对包括明发琅小、明发一中、浦口外国语学校等近10所学校进行扩建,以匹配当前适龄入学的人口。其中,浦口外国语学校将进行教学楼扩建,拟计划新增30间教室,该项目将于2018年三季度开工。
一直以来,整个江北地区三甲医院寥寥可数,医疗水平也比不上其他一些板块,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江北市民们还需要花时间精力往市中心跑,非常不方便。随着国家级江北新区的成立,区域内医疗配套也有了跟进,单是核心区的国际健康城规模就足够震撼,能在“家门口”为市民提供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和服务。
医院建设起点高,国际化的医疗水准自然吸引不少人关注。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是南京国际健康城正式运行的第一家医院。随着医院建设的不断完善,下一步南京鼓楼医院还将把更多专家、知名科室投入江北地区,提供更加完善的优质医疗服务。
一位家住顶山街道的许大爷激动地说道:“以前到鼓楼医院坐车至少1小时,现在好了,鼓楼医院就在身边了!”
2016年4月27日,由南京卫生学校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联合打造的南京南丁格尔护理学院项目正式落户江北新区国际健康城。该学院占地约105亩,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将建设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宿舍、国际护理科研中心、留学生公寓及外籍专家公寓、护理专家人才培训公寓等,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建成投用。
南京卫生学校校长史献平告诉记者,今后,南丁格尔护理学院的相关专业将以护理、康复和养老服务为主。“目前南京卫生学校分为五年制大专和三年制大专,学生毕业后均有机会前往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学习一年并取得本科学历。这样将更有利于高级护理人员的培养。”
根据南京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总体规划,国际健康城将在江北新区呈现“一核多点”的发展态势。后期,国际健康城将引入中瑞国际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中美国际口腔中心、台湾健康管理中心、国际名医诊所等先进医疗机构,江北新区甚至整个南京都将受益,一些疑难杂症、复杂先进的手术也不需要出国求医,家门口就能看“洋医生”。
未来江北新区的医疗水平将排在南京甚至整个江苏省的前列。
棚户区改造让百姓拥有“幸福品质之城”
棚户区,城市里的“伤疤”,一直是危旧住房的代名词。棚户区改造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容貌,更关系到千百万家庭的安居梦。新区自成立以来,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棚户区改造提升始终,全力打好棚户区改造攻坚战,真正把棚户区改造工程建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据统计,2016年-2017年底,新区直管区保障房已竣工项目13个,可安置面积约160万㎡,约16000套;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34个,已完成居民住宅改造面积约190万平方米,约1.1万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经过旧城改造提升洗礼的江北新区,现代文明气息的底色越发鲜艳夺目。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新区的每一处保障性住房小区都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小区物业管理很到位,环境优雅洁净。”“有超市、幼儿园、健身广场,生活环境很舒适。”……采访中,居民们纷纷向记者表达对保障性住房小区环境的满意。
2016年,位于江北新区核心区域的保障房珍珠雅苑向老百姓正式交付。珍珠雅苑共2600多套房源,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小区里配建了智能化安保系统、地下停车场,绿化、环境都很好。
2016年,搬到珍珠雅苑安置小区的张明十分高兴,之前他在棚户区住了20多年,棚户区的居住条件十分简陋,房子又小又破旧。房子被拆迁后,还给了他这套一百多平方米的新房,他花十多万元进行装修。“现在房子有三居室,老人也可与我住在一起,儿子也有单独的房间,由‘忧居’变成‘宜居’,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按照规划,珍珠雅苑在建设时,有近十分之一的面积用来建设配套设施,并尽可能集约配套商业、教育、交通、社区中心等公共设施,为居住者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其中,在商业配套方面,规划建设了11栋两层楼高的沿街商铺,引进生鲜超市、食品百货、洗衣房、公共食堂等,并配建了3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及8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可以“一站式”解决居民的所有居家生活需求。在教育方面,除了周边原有的一所小学、一所中学外,珍珠雅苑还配建了一所幼儿园,让居民入住后孩子就学更加便利。在交通配套方面,为了打通安置房与主城之间的连接,规划建设迎江路等多条市政道路,直接融入城市快速路网,缩短与主城之间的距离,并将开通多条公交线路,配建交通站台,方便居民的出行。
随着新区保障房建设项目和供给量逐年增加,保障房建设管理逐渐规范、建筑品质逐步提升、开发模式多元化。
为吸引和集聚优秀人才,加快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新区今年将新开工保障房340万平方米,竣工55万平方米,实施棚户区改造300万平方米,建设人才安居房37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1.2万平方米。
家门口的文体设施越来越多民生“大礼包”触手可及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娱乐、健身……这些文娱项目已成为新区市民必不可少的生活需求。为了让居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生活,满足居民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新区通过民生实事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体设施覆盖率,着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不平衡的问题。
紧邻纬七路长江隧道出口,江北新区的中心区域,有座形同帆船的建筑群,这就是位于南京青奥体育公园旁的长江之舟项目。该项目位于新区青奥体育公园内,它由3座主体建筑共同构成,形似一艘临江而泊的巨轮,故名“长江之舟”。该项目周边汇集了近50万平方米的文体资源。据悉,今年新区将立项建设集3个剧场、8个电影厅、艺术展览以及文商配套服务等为一体的南京演艺中心,后续还将配建室内游泳馆、田径馆、滑板训练基地。
另外,江北新区核心区规划建设的“两馆一中心”项目,即新区市民中心、江北图书馆、南京美术馆新馆等三个文化场馆正全速建设,对标鲁班奖,着力打造江北新区文化新地标,预计2020年项目全部落成。
据新区公共工程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北新区市民中心位于新区核心区定山大街与滨江大道交界处,占地面积约82亩,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打造集市民活动、行政服务、展示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馆。2017年9月开工,2018年底主楼封顶,2019年底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
三年来,新区注重保障特殊群体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打造“大爱同心·文化送福”艺术扶贫服务品牌,针对特困留守儿童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心目影院”项目,定期为视障人群放映公益电影。今年,区街社区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00场次以上。
新区非常重视全民健身,充分发挥CBA联赛同曦主场比赛和2018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等品牌赛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主动承接国家U20队足球赛、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和英雄联盟LPL夏季总决赛等赛事,积极开展老山自行车节、“8.8全民健身日”和“9.29世界步行日”等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150项(次)以上,打造具有新区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
此外,新区还策划了特色旅游节庆品牌,围绕浦口火车站、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这是已经确立的南京市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和周边浦镇车辆厂,推进红色记忆 历史风貌区的半日旅游项目,拟建立一条“红色江北”文化旅游专线;提档升级已连续举办8年的盘城葡萄采摘文化节,为广大市民提供葡萄采摘、农家美食、娱乐休闲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活动,打造一条“生态江北”绿色旅游专线,更好地提升新区居民幸福感。
来源 | 新江北报编辑部 曹春燕 钟远红 刘瑞 胡凡洁
编辑 | 江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