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优秀检察官简短精辟(优秀检察官的多样人生)

优秀检察官简短精辟(优秀检察官的多样人生)2011年9月,王勇刚刚调至苏州市院工作,就遇到了全国舆论高度关注、事后被最高法院副院长张军称为全国三大律师炒作案件之一的某聚众斗殴案。王勇主动请缨要求指导办理此案,在重新审查客观性证据后,发现了大量新的证据,变更认定了事实,为本案成功审理建立了证据基础。王勇在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期间,起诉了四百余件刑事案件,无一错案,无一改变定性,他还在案件中发现遗漏线索,追捕漏犯5名,追诉漏犯5名,移送职务犯罪线索4起,改变定性、追加罪名29件,很好地发挥了法律监督职能。王勇,这个名字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相当有名的。作为全国检察业务条线的专家,他受邀参与了全省法院系统刑事审判培训班、全国公诉人高级研修班、海南、河南等省市业务培训工作,为全国的司法同仁传经送宝。近年来,高检公诉厅多次指派王勇作为检察机关代表在全国打黑办、公安部刑侦局的业务培训班进行授课,引发巨大反响,多省公安机关都来电邀请其前往为干警

优秀检察官简短精辟(优秀检察官的多样人生)(1)

本月,苏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公诉二处处长王勇,被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最美人物”荣誉称号。在苏州检察系统内,王勇获此殊荣属于众望所归。用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徐翔的话来说:“王勇是检察公诉队伍的旗帜。”今天,商报记者走近王勇和他的同事们,为您讲述王勇的多样人生。 □商报记者 惠玉兰 邹强

学霸级别的公诉人

王勇并非法律专业出身,他在基层检察机关做了五年会计。进入公诉岗位后,为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王勇坚持每天固定时间的法律学习,并注重将知识转化自己的能力,迅速成长为公诉领域的专业人士,并荣获了全国十佳公诉人这一公诉人职业生涯中最具含金量的荣誉称号。

苏州市检察院公诉一处姚国梅说,王勇是所有公诉人的榜样。他长期担任江苏省的公诉辩论队的教练,三次辅导江苏省公诉辩论队进入中央电视台的全国公诉人电视辩论赛决赛。经过他训练的公诉人,只要参赛都能获奖。姚国梅今年和另外3位同事参加全省公诉人大赛,4人全部获奖。“他平时上班时间很忙,就用下班时间训练我们。每次和我们交谈,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他就是那种让人由衷敬佩的领导。”姚国梅说。

王勇,这个名字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相当有名的。作为全国检察业务条线的专家,他受邀参与了全省法院系统刑事审判培训班、全国公诉人高级研修班、海南、河南等省市业务培训工作,为全国的司法同仁传经送宝。近年来,高检公诉厅多次指派王勇作为检察机关代表在全国打黑办、公安部刑侦局的业务培训班进行授课,引发巨大反响,多省公安机关都来电邀请其前往为干警授课培训。

王勇还凭着自己对公诉工作的热爱,及时总结提炼工作经验。近年来,参与编写著作三部,都成为刑事司法实务的畅销书。其中,其在《国家公诉人出庭指南》主笔撰写的应对程序、证据合法性质疑的章节,不仅成为全国公诉人学习培训必备,还引发刑辩律师界的大讨论。去年,全国规模最大的大成律师事务所刑事委员会在第一次全国读书会中,就专门学习研讨了这一章。

能力超群的检察官

王勇在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期间,起诉了四百余件刑事案件,无一错案,无一改变定性,他还在案件中发现遗漏线索,追捕漏犯5名,追诉漏犯5名,移送职务犯罪线索4起,改变定性、追加罪名29件,很好地发挥了法律监督职能。

2011年9月,王勇刚刚调至苏州市院工作,就遇到了全国舆论高度关注、事后被最高法院副院长张军称为全国三大律师炒作案件之一的某聚众斗殴案。王勇主动请缨要求指导办理此案,在重新审查客观性证据后,发现了大量新的证据,变更认定了事实,为本案成功审理建立了证据基础。

证据、事实问题解决之后,王勇积极准备庭审预案,根据该案律师团此前参与的案件庭审实录,结合本案的实际情况,整理了40类可能在法庭上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准备,并提出了模拟庭审的实战训练方式,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反思、应对。庭审中,王勇全程指导庭审过程,将大量指导意见发给公诉团队,为该案的成功庭审打下坚实的基础。该案最终得以成功办理,案件舆情在庭审后明显减弱,该院在全省检察长会议介绍本案经验,全省公诉部门在苏州召开了现场会。该案的成功办理随后成为全国舆情案件的应对范本。国内多个重大敏感案件的庭审都专门学习参考了这个案件的出庭预案,甚至有的省司法机关在处理重大案件遇到困难时,为了学习连夜飞至江苏。

在办理国内处理、抓获典电信诈骗人数最多的特大跨国电信诈骗系列案件时,王勇带领公诉办案组,连续几个月加班、加点,审查起诉了129名被告人,认定诈骗数额共计人民币3000余万元,制作的审查报告长达近百页5万字。该案庭审现场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专案组被江苏省检察院记集体二等功。

主持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工作之后,王勇率团队办理了“常熟第一美女老板”顾某某集资诈骗案、周禄宝敲诈勒索等一系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影响重大的案件。这些案件办理体现出了案件质量高、矛盾化解顺畅等突出特点,《检察日报》、《清风苑》等多家知名媒体用整版对部分案件进行了办案情况、办案经验的报道,达到了案件办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2014年3至4月份,王勇受最高人民检察院指派,作为唯一来自外省的检察官,参与刘汉、刘维等人涉黑案件的办案指导工作。王勇同志除了负责最重要的部分法律文书撰写外,还在庭审的多个关键环节发挥了巨大作用,保证了办案效果。庭审后,其撰写的公诉意见书中大量内容被央视新闻及新华社通稿引用。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的张昌尔亲自签发了王勇的感谢信。因办理该案贡献杰出,2014年11月13日被中央政法委记个人一等功一次。

一枝独秀的领头人

王勇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他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还致力于苏州公诉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他在检察内网创建的苏州公诉业务网站,鼓励干警研讨社会热点事件,促进业务能力的提升。现今,该网站已成为全国检察内网资料最齐全、最实用的、最具影响力的刑事法律资料库。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几千名干警来这个网站点击学习。

他组织的全市公诉业务竞赛,营造了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氛围,其中在外网上部分辩论视频被播放点击十万多次。在他带领下,近年苏州公诉系统涌现出全国优秀公诉人、省十佳公诉人等一批后起之秀。今年5月份,两名干警分别获得全省十佳公诉人、全省优秀公诉人。9月份,在全省首届法律职业共同体大赛中,苏州公诉条线的三名选手参加全部获奖,其中两人获得法律文书写作的第二、第三名。

2012年,为落实好新的刑诉法,王勇提出了苏州公诉部门做“加法”的理念: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提高标准、自我加压。由王勇牵头发起的多个规范性文件先后被上级全文转发,规范司法在全国走在前列。由于新刑诉法贯彻效果好,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检察日报在内的近20家中央级、省级媒体组成采访团齐聚苏州,共同聚焦苏州公诉贯彻落实修改后刑诉法的“苏州经验”。中央媒体以16篇系列报道的形式集中对苏州公诉部门做“加法”的相关经验做了报道,全国30多个门户网站进行了转发。

在王勇的带领下,其主持工作的苏州市院公诉二处近年来成绩显著。2013年,因办理电信诈骗案,被记集体二等功;2014年被评为全省公诉部门唯一的“先进集体”,并荣立集体二等功。

为人亲和的传播者

西方著名法学家丹宁勋爵曾说过,公正来源于信任。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一方面,要办理好自己经手的案件,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法治理念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法治精神,信任司法。王勇说,他希望中国的司法能得到群众的信任,他将为此奋斗一生。

2010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家弘在网络上发起一场对于“李庄案”的虚拟审判时,王勇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一举挑起“首席公诉”的大梁。这次活动历时大半个月,四万多名网友参与了旁听,效果远超预期。虚拟庭审”中,王勇过人的法律素养给其“他法律同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完全得益于他此前做足的“功课”:那大半个月里,他每天下班回家就一头扎进电脑,搜集相关证据,准备文书材料,写下的控方辩词达几万字,“基本累到虚脱,然后在次日带着红肿的眼睛出现在工作岗位上”。

2008年以来,他以“一蓑风雨”为笔名在正义网的法律博客上开了自己的博客,经常参与一些社会热点案件的讨论,引起了部分学者、媒体记者的关注,成为部分媒体记者的编外“刑事法律顾问”。一方面,他多次利用这些媒体的影响力在诸如云南李昌奎案、遇袭案等热点案件中发出冷静、理性的声音。另一方面,他自己笔耕不辍,近两年针对彭宇案的判决、南大碎尸案的追诉时效等文章,仅在《法律读库》一个微信公号的阅读量都接近十万,同时还被凤凰新闻等客户端转发。王勇一次次以自己的客观、公正、理性、专业的分析,去影响普通网民,引导网络舆论,传播法治正能量。

时至今日,依然常有全国各地在生活中或者网络上结识的法律同仁或是行外朋友打来“法律咨询热线”,不管多忙,王勇总是倾尽所知,回答得头头是道。

“豁达”和“无私”,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从事公诉工作近十年,每天固定半小时“集腋成裘”式的搜集,使他电脑里收集的资料文件数量已达万计,内容几乎涵盖了刑事法学的方方面面;除了毫无保留地共享这些珍贵的资源,善于总结的王勇,还经常为大家归纳心得。他每年整理一版的《公诉人出庭指南》,更被爱不释手的同事们誉为“出庭锦囊”,印的那几十册永远不够用,总是被前来交流的各地“战友”一抢而空。

童心未泯的科技控

相熟的人都喜欢叫王勇“功夫熊猫”。资历和年纪都已“资深”的他,却始终保持一颗爱探索、爱钻研的好奇心。平时,他看到了最新的科技应用或者潮流设备,总是要第一时间搞清原理和应用空间,再想方设法地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采访之际,王勇依然照常进行着他的工作。在和公诉处下属探讨业务时,他一直拿着手机在查看着什么,而一旁一位年轻检察官正拿着笔记本向他汇报一起案件的情况。“你不要说的那么复杂,简单几句话总结就是这样……”王勇一边用手滑动手机屏幕,一边说。年轻检察官听了连连点头称是。原来,当下属们拿着笔记本汇报案情时,王勇早就把案情转入自己的手机,自己简单浏览一下,就已经知道所有案情。

工作之余,王勇更是个积极的活动组织者,良好的人缘使他但凡振臂一呼,必然获得百应。奈何近年体型见长,跑起来仿佛球在怀中,只能坐镇后场;每每跑不动时,便施展雄才辩略,在场上做起教练,信手指点江山一二。

别看王勇体型似“可爱熊猫”,他还是个健身爱好者。午休闲暇,见同事拿出一卷小绳,蓦地来了兴致,一把抢过跳了起来。同事们本以为他跳不起来,没承想他动如脱兔,瞬间但见花绳翻飞,风声呼呼大作。跳完后,还能呵呵几声旋即坐回电脑前,继续整理起了上午的提审笔录,一目十行,指尖飞速。

王勇既然是科技控,自然能把微信朋友圈玩得贼溜。他每每会在朋友圈发表一些高论,引同行围观,后辈点赞。王勇的朋友圈头像是一只功夫熊猫,不过最近他在朋友圈分享减重心得:近年忙于工作,无暇打理身体,身体多项“指标远超警戒,痛定思痛开始辟谷……”并分享了三张减重前后的照片,实在励志。由此,他在朋友圈又多了个美名:减肥达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