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有关岳阳楼的总结(解读岳阳楼楹联)

有关岳阳楼的总结(解读岳阳楼楹联)下联开头就邀人一同来看岳阳楼山水之奇美,用直观感觉依据方位实写岳阳楼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湖、江、山、城等自然景观。登楼远眺,往南可望潇湘,往北可到巫峡,岳阳楼西面“八百里洞庭”,东倚高高的巴陵山,那浩浩汤汤、水天一色的湖水,那千百年流淌不息的河流,那耸立的群峰,那座落在巴陵山上雄镇一方的岳阳城楼……作者写到此,发出了此中的情景真意,谁领会得来的设问和感叹。似乎表达了作者想寄情山水,又因自己的人生的抱负和政治理想没能实现,于心不甘而又难以当人诉说的情感。 上联开头就点出岳阳楼人文之神奇,首先点出杜甫的五言绝句《登岳阳楼》诗,让人们从中去领略其诗中的意境,也许作者自己一登上岳阳楼也有与杜甫一样的感受,有一种老之将至流落他乡无所作为的凄凉感。其次点出使岳阳楼声誉倍添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忧、乐”句;再次提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政绩;最后以吕洞宾的神话和陈子昂的诗句作结。从而把岳阳楼的神奇美

有关岳阳楼的总结(解读岳阳楼楹联)(1)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此岳阳楼长联全联上下总共为102字。联中:

“一楼何奇?”:以设问开头,这一座(岳阳)城楼有什么神奇独特的地方呢?接下来就是回答式的陈述阐释。“杜少陵五言绝唱”:杜少陵即唐代诗圣杜甫(洞庭湖水系汨罗江的上游平江县至今还有“诗圣留踪”――“诗圣遗阡”、“杜文贞公祠”和杜甫墓)。少陵,汉宣帝许后之陵,在陕西长安县南,其地称少陵原,杜甫曾在此居住,自号“少陵野老”。五言绝唱是指杜甫晚年生活游历岳阳洞庭湖一带时所写的《登岳阳楼》五言律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当今,岳阳楼下有“怀甫亭”,亭里陈列有杜甫登岳阳楼诗古碑记,其亭上“怀甫亭”匾额为朱德书。岳阳楼主楼三楼还陈列有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诗。“范希文两字关情”:范希文,即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江苏吴县人。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其《岳阳楼记》最为著名。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为世人广泛传诵。两字关情即指其“忧”、“乐”两字。“滕子京百废俱兴”:滕子京,即滕宗谅,字子京。北宋河南人,与范仲淹同举进士,历任殿中丞、知州、天章阁待制,因故被贬到岳阳为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首先以记事开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嘱余作文以记之。”正因为滕子京在巴陵为官心怀有“忧、乐”之情才有“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政绩。“吕纯阳三过必醉”:吕纯阳,即吕洞宾,名岩。唐代进士。传说他后来入终南山修道成仙,为“八仙”之一。自号纯阳子。据《岳阳风土记》记载,吕洞宾好酒,曾三醉岳阳楼。岳阳楼主楼北侧的辅楼就名为“三醉亭”,亭里一楼陈列有他的画像和他的七言绝句律诗:“朝游北越暮苍悟,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亭的二楼陈列有他一手拿着诗书一手拿着酒杯的神龛塑像。岳阳人通俗称他为“诗酒神仙”。必醉,也许是因为岳阳楼的景观太美妙了,使得他这位神仙三次到岳阳三次必喝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这些诗人,导师,官吏,神仙。耶,古语气词。儒:在这里不能仅仅作孔孟儒家来解,而应作传授孔孟之道和传授知识学术的教育家、思想家、老师来解(据考古大师张颔:九儒十丐)。“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这里是借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句。意为:历史上这些著名的先贤圣哲,诗人、导师、官吏和“神仙”都已作古了,登上岳阳楼令人激起登临者对他们的崇敬和悼念之情,徒然间不禁使我的眼睛涌出了伤感的泪水。怆,悲伤。涕,眼泪。这里表露有作者的人生遭遇有无处对人诉说的感觉,别有一番心事在心头。有一种“桂棹兮兰桨,击空鸣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美人:指先贤圣哲们)天一方”[苏轼《前赤壁赋》]的感慨!

岳阳楼书法碑廊

“诸君试看”:请各位君子到岳阳楼来看一看吧。诸,各位,大家。君,古人对他人的尊称;试,尝试。“洞庭湖南极潇湘”:从岳阳楼这里的洞庭湖往南可以直到潇水和湘水。“扬子江北通巫峡”:从岳阳楼这里往北(西北)可以直到巫峡。扬子江,长江出三峡后又称为扬子江,依次上溯为川江、金沙江、通天河。巫峡,为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省巴东县西,与四川巫山县接界。“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楼(城)座落在高高的巴陵山上,面向“浸乾坤、浴日月(明代李东阳《书岳阳楼图诗后》)”的八百里洞庭西来的清新湿润空气,清爽而令人心旷神怡。巴陵山,古代传说夏后羿曾斩巴蛇于洞庭湖,积骨成丘而称为巴丘,又名为巴陵山。岳阳在古代称为巴陵(又名岳州)就源如此。今岳阳网其803就是“巴陵山”的谐音。爽气:也有解为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洞庭湖山水之灵气、生气。“岳州城东道岩疆”:东道岩疆:古代以水运交通为主,从洞庭湖水上进入岳阳城一般要通过岳阳楼下的岳州城西城门“岳阳门”。从岳阳楼下的湖边码头登巴陵山陡峭的山石坡岸东上。岩,岩石。疆,边界。洞庭湖东岸通向岳州城的道路是陡立的山石边界。据历史地理专家考证,洞庭湖在远古时期是因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又,杜甫《登岳阳楼》有“吴楚东南坼”的诗句。岳州城,隋代置岳州。治所在巴陵(为今岳阳城原址),宋置巴陵郡,元改为路,明改为府。古岳州城即今之岳阳城西部靠近岳阳楼洞庭北路及以东一带。岳阳城原古城城墙一直很完整,直到民国十一年、民国十二年(1922-1923)年因直奉战争南北军阀混战毁损,加上地方水灾、县署财政困难卖砖才被拆毁。现仅存岳阳楼――古岳州城西城门城墙和城楼的一部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者,古语气词。潴 (水)积聚或水积聚、停留之地。当指水在岳阳楼这里的洞庭湖聚集、停留。唐代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有“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江群崖水,北注何奔放?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自古澄不清,环混无归向……”。明代徐文华《岳阳楼诗集序》有“岳阳楼观自昔雄于三楚,以洞庭潴水八、九百里,浩淼无际。斯楼因山为台,高结层构,俯而临之。”流,[说文]水行也。这里当指岳阳楼这里洞庭湖北去的江流。岳阳楼北侧是洞庭湖与长江的交汇处城陵矶“三江口”。在岳阳楼这里,洞庭水涨为“潴”(湖),水落为“流”(江)。峙,[广韵]水上高丘,峻峙屹立。当指洞庭湖岳阳楼这里陡峭的巴陵山。镇,[说文]博压也。[王篇]重也,压也。当指城镇,指座落在巴陵山上的岳州城(楼)居高临下,雄镇一方的样子。岳阳自古就是长江中游和洞庭湖地区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雄踞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人文兴会之邦,商贾云集之埠”。今游利发先生撰联有“要塞兴三国,雄文起宋朝”。镇:又解,在岳阳楼南侧不远处(今岳阳洞庭南路塔前街)天岳山上高高耸立在洞庭湖岸边的慈氏塔。自古有“天翻盖地覆,宝塔镇河腰”之说。“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这里借用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当(你)看到这些湖、江、山、城,其内心的感受,一时谁又能够领会得了和说得明白呢?!

笔者认为,这副楹联的显著特点有三,一是:用设问手法开头,用“奇”点题。首先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好奇。接着用简炼、冷静的笔法陈述描写有关岳阳楼这里的“诗、儒、吏、仙”等神奇的人文景观和“潴、流、峙、镇”等奇美的自然景观。二是:用典多,作者借助名人典故、名人诗文名句、传说逸事,描情绘景,抚今追昔,抒发自己的情怀,言似尽而意无穷。内涵十分丰富。可谓是:“两行文字千秋史,一副对联百部书”(引自游利发先生联)。三是:采用了范公岳阳楼记一些骈体文和韵文的长短句格式和排比、对仗手法,写事抒情,颇富表现力,以致上下联从各个角度有层次地反映岳阳楼的传说佳话和四周形势景象,揭示了岳阳楼名扬天下的神奇的人文景观和奇美的自然景观。

上联开头就点出岳阳楼人文之神奇,首先点出杜甫的五言绝句《登岳阳楼》诗,让人们从中去领略其诗中的意境,也许作者自己一登上岳阳楼也有与杜甫一样的感受,有一种老之将至流落他乡无所作为的凄凉感。其次点出使岳阳楼声誉倍添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忧、乐”句;再次提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政绩;最后以吕洞宾的神话和陈子昂的诗句作结。从而把岳阳楼的神奇美妙提到古人文精神思想的最高境界。作者把诗、儒、吏、仙几个方面的史迹、典故,巧妙地溶入联作之中,把岳阳楼神奇的人文景观写到了绝处。然后作者把笔锋一转,摘用陈子昂的诗句,借以发出不见前代贤哲而悲怆的感慨之情。

下联开头就邀人一同来看岳阳楼山水之奇美,用直观感觉依据方位实写岳阳楼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湖、江、山、城等自然景观。登楼远眺,往南可望潇湘,往北可到巫峡,岳阳楼西面“八百里洞庭”,东倚高高的巴陵山,那浩浩汤汤、水天一色的湖水,那千百年流淌不息的河流,那耸立的群峰,那座落在巴陵山上雄镇一方的岳阳城楼……作者写到此,发出了此中的情景真意,谁领会得来的设问和感叹。似乎表达了作者想寄情山水,又因自己的人生的抱负和政治理想没能实现,于心不甘而又难以当人诉说的情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联中很讲究使用关键词语以求准确、生动地表达事物和情形。如上联中的“五言绝唱”、“两字关情”、“百废俱兴”、“三过必醉”,对下联中的“南极潇湘”、“北通巫峡”、“西来爽气”、“东道岩疆”。上联以数字“五、两、百、三”对下联的方位词“南、北、西、东”。上联的人名“杜少陵、范希文、滕子京、吕纯阳”对下联的地名“洞庭湖、扬子江、巴陵山、岳州城”。上联的语气词“耶”对下联的语气词“者”。其对应、对仗极其奇妙。上联的“一楼”对下联的“诸君”、上联的“何奇”对下联的“试看”,上联的“诗、儒、吏、仙”对下联的“潴、流、峙、镇”,讲究用词和顺序,构思十分精巧。上联首字“一(yī)”平声(阴平)起到尾字“下(xià高降调去声字)”仄声收,下联首字“诸(zhū)”平声(阴平)起到尾字“来(lái)”平声(阳平)收。整副联语句起伏有致,抑扬顿挫,声韵极其规范而又和谐。准确性主要体现在联中的“诗、儒、吏、仙”四种人物代表具体所指“杜少陵、范希文、滕子京、吕纯阳”;联中的“潴、流、峙、镇”具体所指“洞庭湖、扬子江、巴陵山、岳州城”。在这里作者明确告诉读者:“潴”就是“湖”、“流”就是“江”、“峙”就是“山”、“镇”就是“城”。即使是再过一千年后我们的后人在解读此一长联时也应该会明白和理解,无需花费过多的精力和笔墨去猜想去解释去论证。而联中最为生动传神之笔是作者将杜甫的《登岳阳楼》五言“绝句”,改成“绝唱”。一个“唱”字,可以说是画龙点睛。尽管大家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包括有关歌、赋)是有规定的格式、格律和词牌、曲调可吟可唱的,但要将绝句改成为绝唱,是一般人难能想到的。从这里可以足见作者思维的敏锐、高深的学识和精巧的用词造句推敲功底。等等这些,都是作者创作此联的精到之处,同时也是此联的艺术感染力所在。如果说作者在此联中精心构画和高度概括出了岳阳楼神奇的人文景观和奇美的自然景观,那么,作者同时在无意中也精心构画和打造出了一副神奇美妙的楹联作品本身,一副千古“奇”联、千古名联、千古“绝唱”!

二、岳阳楼这一长联与杜诗、范记等一道突出了岳阳楼文化忧国忧民的思想主题。

据有关资料记载,岳阳楼长联的作者窦垿(1804-1865),字子玷,一字子州,号兰泉,云南罗平人。祖籍江南泰川,明代迁居云南。窦垿著作甚丰,有《示儿录》、《续小学铢寸录》、《多识录》、《四余录》、《游艺录》等,统名《晚闻斋稿》。尤以岳阳楼长联名誉天下。窦垿祖父窦晟,乾隆戊子科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山西洪洞县知县,被祀本州乡贤祠。其父欲峻,号松溪,乾隆乙酉选拔贡生,历任浙江杭嘉湖海防兵备道,被祀襄阳名宦祠。被称为“一介青天”的窦垿父亲和祖父皆通经史,精诗文,注重言传身教,给窦垿影响最大。一家三代勤政爱民,有清白家声和良好家风。窦垿为人刚毅正直,心直口快,不畏权势,待人以宽,律己以严,拔掖后进,信守诺言,交往甚广。做官二十多年,生活清贫,仍然“布衣粗食”,从不追求奢华。窦垿在京任职时,正值鸦片战争。清王朝腐败无能,加之英法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太平天国风暴席卷半个中国,外患内忧。面对积重难返的弊政,他满腔忧愤,萌发了强烈的改革意识。当擢升监察御史的第三天,便向咸丰皇帝上疏陈九事,奏疏涉及政治、吏治、财政、金融、水利、军事交通等方面。他慷慨陈辞,揭露买官卖官的“捐例”制度,还进谏广开言路,起用唐鉴、林则徐二人为议政大臣。第二封奏疏参劾擅权专横、结党营私、屈辱求和、祸国殃民的穆彰阿、耆英、琦善之辈。主张严加谴责并交部治。但两封奏疏均“呈之不用”,留中不发。四十七岁的窦垿失望了。国事不堪问,前途甚渺茫,只得以母病为由,辞官归故乡。途中,经过岳阳时登岳阳楼凭吊先贤,触景生情,写下了名传天下的岳阳楼长联“一楼何奇……”,全联以设问句始,以设问句终,提出了多处发人深思和令人联想的空间。其切人切事和切情切景切想,内涵丰富。但是,面对“气象万千”的岳阳楼景观,窦垿为什么要“怆然涕下”又“领会”了什么呢?他都没有明了地说出来。

有关岳阳楼的总结(解读岳阳楼楹联)(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