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和吴三桂谁对清朝的贡献大(洪承畴劝吴三桂养寇自重)
洪承畴和吴三桂谁对清朝的贡献大(洪承畴劝吴三桂养寇自重)当时清廷跟他讲,赶快火速伐明到缅甸去,把永历抓了,把永历杀了以绝后患。当年南明也兵败,永历皇帝跟李经国他们跑到缅甸去了,那个时候云南控制局面的是谁呢?是另外一个著名的明朝降臣洪承畴,我跟当年申包胥是一样的,我借兵来剿灭李自成,替崇祯报仇的,所以按他自己理解,这不应当算一个汉奸的行为,可是他真正落定了汉奸了,是哪件事呢?是他把永历皇帝杀了。你作为人臣,你把大明最后一个皇帝亲手给杀死了,你这要不是汉奸,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汉奸了。那么吴三桂为什么,要急于把永历杀死呢?这中间还真是可以分析分析的。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吴三桂这个人,可以称之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汉奸,
咱们这么讲,如果我们仔细剖析吴三桂一生的事迹,引清兵入关,似乎不应当是他的最大的污点。
因为甭管怎么说,当年他可也说了,崇祯皇帝被李自成逼的梅山上吊了,
我的主子死了,作为人臣,我第一个要干的,是不是应当替我主子报仇呢?所以我引清兵入关,我讲得很清楚:我是借兵。
我跟当年申包胥是一样的,
我借兵来剿灭李自成,替崇祯报仇的,所以按他自己理解,这不应当算一个汉奸的行为,可是他真正落定了汉奸了,是哪件事呢?是他把永历皇帝杀了。
你作为人臣,你把大明最后一个皇帝亲手给杀死了,你这要不是汉奸,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汉奸了。那么吴三桂为什么,要急于把永历杀死呢?这中间还真是可以分析分析的。
当年南明也兵败,永历皇帝跟李经国他们跑到缅甸去了,那个时候云南控制局面的是谁呢?是另外一个著名的明朝降臣洪承畴,
当时清廷跟他讲,赶快火速伐明到缅甸去,把永历抓了,把永历杀了以绝后患。
洪承畴当时上书给清廷说:这个事情最好不要太着急,咱们跟缅甸毕竟是俩国家,我们慢慢来慢慢进兵把这事搞定,你看好不好?清廷当时视永历为最后一个心腹大患,所以干脆你洪承畴不听指挥是吧,我换人,换吴三桂接替洪承畴,要求吴三桂火速进兵。
当时交接的时候,洪承畴还跟吴三桂讲,说咱俩可都是大明的降臣,于公讲,永历皇帝也算是咱们前主子,最好能不能放他一条生路;于私讲,你如果想永镇云南,永保荣华富贵,最好能留永历一条命,有永历在那,满清永远不会对你动手。
吴三桂听完这个话之后,咱们这么讲,吴三桂也是老谋深算老江湖了,他能不懂得养寇自重的道理吗?他能不知道吗?外面有敌患的时候,满清绝对不敢跟我动手,我们是不会撕破脸皮的,他懂这个道理。
可是为什么他又要火速进兵,逼迫缅甸把永历送过来,然后亲手杀死永历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有永历在满清固然不会对吴三桂动手,可是有永历皇帝在,吴三桂也永远掌控不了云南的局势。
你想永历甭管怎么讲,那也是大明天子,名正言顺。如果永历在缅甸,那么整个云贵地方就一定会不断的有人,来响应永历来反清复明,那么他吴三桂在云南待的就不踏实。
吴三桂的想法是养寇自重固然重要,可是如果我能把永历干掉,整个云南完全听我吴三桂的指挥,我在这里深耕十几年,退我可以成一方诸侯,进我可以谋取中原。
所以吴三桂不是不明白养寇自重的道理,而是在割据一方,还是养寇自重上,选择了割据一方。他宁愿把永历献出来,把永历杀死,以换得清廷对他的信任,这样他才有可能掌控云南的全局。
而否则如果他不火速的把永历杀掉,清廷完全有可能换另外一拨人来干,那么他就失去了占据云南,自立为王的机会了。
原作者:李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