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韦应物最美五言律诗(这首诗人人都读过)

韦应物最美五言律诗(这首诗人人都读过)在这里,我们简单分析下这两句话流传广的原因:首联大家都应该非常熟悉,只要思念友人或者亲人,大家都可能会无意中哼出这两句,流传度非常广。先简单介绍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公元784年春,也就是从长安到滁州任刺史的第二年春天。韦应物是公元783年夏从长安出发,大约是深秋时节到的滁州。我估计路上的行程(主要是坐船)至少有4个月。另外,这首诗是寄给李儋(字元锡)的,李儋是韦应物的好友,当时在长安任职。这首诗是标准七律,而且中间两联对仗非常工整。好了,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韦应物的另一首诗《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大家看到这首诗,应该都很熟悉,特别是前四句,还有最后一句。字面意思看起来都很简单,一看就知道是思念友人的。

思念友人当然不假,但这首诗内有乾坤。

先简单介绍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公元784年春,也就是从长安到滁州任刺史的第二年春天。韦应物是公元783年夏从长安出发,大约是深秋时节到的滁州。我估计路上的行程(主要是坐船)至少有4个月。另外,这首诗是寄给李儋(字元锡)的,李儋是韦应物的好友,当时在长安任职。

这首诗是标准七律,而且中间两联对仗非常工整。

好了,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 1、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韦应物最美五言律诗(这首诗人人都读过)(1)

首联大家都应该非常熟悉,只要思念友人或者亲人,大家都可能会无意中哼出这两句,流传度非常广。

在这里,我们简单分析下这两句话流传广的原因:

首先,表达的意思非常明确,去年春天和你分开了,现在又是一年春天,何时才能再见到你?大家对这种解释不会有偏差,很容易理解;

其次,读起来非常顺口。之所以顺口,其一是全部用的最简单的字,都是大家日常见到的字,其二,遵循平仄外,上下句 “花”、“年”字重复,读几篇之后,就自然熟了,再念上句,下句就会脱口而出;

最后,这两句诗表达的情感,是人类的普遍情感,思念友人、亲人或者情人都可以用,这种普遍情感就很容易产生共鸣。

这是我分析的前两句话流传比较广的原因,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

所以我们在写诗的时候,也应该尽量做到用简单字、表达普遍感情、意思逻辑清晰,这样会让别人读起来更容易,也才会让更多的人愿意读。

好,我们再回到这两句。

这两句还有没有什么隐含的含义呢?

我们先问一个问题:分别一年时间长不长?

你可能会说,如果特别亲密的朋友,一年不见也可以算很长了。

好,我们假设诗人和这个朋友关系特比特别好,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那种,那么问题是,他的朋友现在能够来的了么?

我们从逻辑上判断:韦应物是公元783年夏天(假设是六月)从长安出发,当年深秋(假设是十月)到的滁州,在路上总共花了4个月,而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公元784年春天(假设是三月),韦应物在滁州最多才待了6个月。

那么如果他的朋友从长安来看他,在路上起码也得花 4个月。

问题就在这里,我们假设他的朋友现在就已经到了滁州,这说明什么?是不是说明他的朋友去年十二月就从长安出发了?也就是说,韦应物在滁州待了两个月(甚至可能更少),他的朋友就专门从长安过来看他了。

合理吗?是不是极其不合理?如果我才在滁州待了两个月,我是您最亲密的朋友,你会不会花四个月的时间来看我?这是不是一种很浪费时间成本的行为?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这句话是极其反逻辑的,这句话是极其没有道理的,当然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是很有道理,毕竟现在交通发达,路上的时间成本较低。

那么这句话隐藏了什么?

是不是隐藏了这样一种信息:我知道你来不了,但是我仍然盼你来的急切心情。

为什么会有这种急切的心情?很显然并不仅仅是友情!

  • 2、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韦应物最美五言律诗(这首诗人人都读过)(2)

这句话现在也经常被后人引用,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那么诗人就是想表达这个意思么?

我们先看字面意思: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只有黯然的春愁让我孤枕难眠。

“春愁黯黯独成眠”,你看,因为我思念你,现在连睡觉都睡不好了。这句话,如果强行这样解释,好像也说得通,虽然感觉这个友情有点过头了。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前一句。

为什么要写一句“世事茫茫难自料”呢?这句话怎么读出来都有一点“别来沧海事”的味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世事常变,沧海桑田,是不是?

我们可是知道啊,诗人你到滁州也才半年,怎么就“世事茫茫难自料”了?可不要无病呻吟啊!

这里啰嗦下,写诗最重要的就是要真情实意,现在很多人为了练笔,强迫自己一天要写多少首,其实都违背了这个重点,如果你确实有感而发能成诗当然最好,但是如果不能,却强行代入想象的感情,可不就是无病呻吟么?

那么,诗人在这里是无病呻吟么?用脚想,都知道肯定不是的,不然这首诗也不会流传这么久,对吧?

诗人到底什么意思?分别的时间不长,怎么就“世事难料”了?

这就是本诗的隐线,我们来回顾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

上一篇我们讲过,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因为削藩引发了四王二帝之乱。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十月,径原兵变,攻陷长安,德宗被迫逃亡奉天,直到公元784年五月,唐将李晟攻克长安,七月,德宗才重新返回长安。

而我们已经知道,韦应物可能在公元783年十月才刚到滁州。他准备离开长安时,虽然也有战争,但是并没有波及到长安。而刚到滁州不久,得知皇帝被迫逃亡,你们猜韦应物心里是什么样的感情?这可是影响这个国家命运的大事啊。

我估计韦应物可能都在想:会不会又出现一个新的王朝,我这个旧朝老臣应该何去何从?

这就是韦应物从长安到滁州,这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发生的大事,这算不算沧海桑田?皇帝都逃亡了,你说算不算?

“世事茫茫难自料”的隐含含义就很清楚了:现在国家前途未卜,自己的前程也一片茫然。

自然,“春愁黯黯独成眠”也就不是思念友人了,而是对国家深深的忧愁啊!

这就是诗中隐藏的内涵,深深地藏在“世事茫茫”四个字之中,也藏在表面的友情之下,这需要我们认真读,反复读,慢慢体会。

接着看颈联。

  • 3、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韦应物最美五言律诗(这首诗人人都读过)(3)

思田里,就是想念田园乡里,即想到归隐。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我的身上疾病缠身,想辞官归隐,如果管辖地还有流亡的百姓,就很愧对国家发的俸禄。

仅从这字面意思,我们就要给韦应物深深地鞠一躬,这是为官者绝少能达到的崇高境界!我们可以扪心自问,有多少人拿到国家发的俸禄,能够反问自己是不是拿的有愧呢?

韦应物值得后人铭记,就是因为他具备这种朴素但又崇高的为官精神!“邑有流亡愧俸钱”,应成为警世名言!

我们再来仔细分析这两句。

“身多疾病”,是真的指自己身上有很多疾病么?是不是完全没有疾病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他的身体是完全可以支撑他继续做官的。

这一年,他48岁,在滁州刺史之后,他还做了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直到54岁。很显然这个时候他完全有能力继续做官的。

那他为什么要说自己“身多疾病思归里”呢?

因为他确实想“思归里”,但并不是因他身有疾病。结合前面的背景,我们知道韦应物这时候对国家命运很担心,对自己的前途也感到一片迷茫。

韦应物早年其实就是纨绔子弟,家境很好,不求上进,但是安史之乱让他的命运发生转折,他开始发奋读书,开始写诗作文。他是安史之乱的亲身经历者,战争对他的影响很深,他能深深感受到自己在战乱之中的渺小和无力。

他意识到,在国家的风雨飘摇面前,自己是多么的渺茫和无力,这应该就是他想要归隐的真正原因。

但是其伟大就在于,当他看明白了这一切,也担心自己的命运很有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始终还是想着老百姓。

在这里也有一条隐线:“邑有流亡”不就是暗指正在发生的战乱么?

所以,“世事茫茫”和“邑有流亡”,前后呼应,这之间有一根线连着,这根线就是诗人对国家命运、对百姓生活以及对自己前途的深深的担忧。

感情藏在字里行间,这是我们写诗也应该学习的方法,切忌太直白。语言简单,感情丰富,才能成就优秀的诗篇。

我们接着来看尾联。

  • 4、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韦应物最美五言律诗(这首诗人人都读过)(4)

问讯,就是探望。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听说你要来探望我,我在西楼上不知看了几回圆月了。

最后这一联,和首联也相互照应。你们看一看,正是因为前后照应,这首诗更像是一个整体?我们写诗的时候,也要格外注意,首尾要尽量有线连着。

这句话表面是说盼望友人来,但实际上也并不完全是。

再回想我们开头有个问题:诗人明知道朋友不会这么快能来,为什么还是很急切地盼着友人来?

这最后也还是同样的问题,听说你要来看我,我天天都在盼你啥时候来。

这里“闻道欲来想闻讯”,我们推测应该是朋友之前托人传了口讯。但是我们也知道,他的朋友不会这么快就来。

那么诗人为什么急切地盼望友人来呢?

诗人此刻最最关心的是什么?国家命运啊,对不对?

国家命运关系着老百姓的生活,也关系着自己的前途,所以他才日思夜寐啊!

他这么急切地盼望他的朋友来看他,其实就是想知道长安的消息啊。长安现在太平了吗?

战事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我们都能够想见:韦应物应该时时刻刻都在关注长安的消息,如果有手机的话,他恨不得有人天天给他发微信告知长安的消息,对不对?

这就是首联和尾联隐含的含义。

你看,这并不是一首仅仅思念友人的诗,诗人无时无刻不想着国家,想着百姓,这种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情,都被他用友情包裹在这首诗里面。当我们慢慢打开它,才知道诗人心中最深的那一份感情。

  • 5、全诗脉络梳理

全诗的主题已经很清楚了,就是要表明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对百姓生活的同情。

诗人是怎么表达这个主题的呢?

他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媒介,这个媒介就是友情!这个友情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能和诗人想表达的情感相关呢?

这个友情的特点就是:来自长安。

而诗人最关心的也是长安,所以“友情”就起了一个很好的中间媒介作用,思念长安立刻就转化成了思念友人。

所以这首诗从头至尾,看起来就像是在写思念友人,但是当我们找到他们中间共同的特点“长安”时,我们就了解了诗人的真实感情。

诗歌,是表达真情实感的工具,但是怎么把这个感情更委婉地表达出来,不至于让别人看的太过于直白和干涩呢?

这首诗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典范,就是真实的感情藏在另一种感情中,从友情着笔,在字里行间嵌入我们想要表达的另一个深层次的感情,这是不是一种很高明的手法呢?

如果您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下期再见。

(注:文中所有观点都是本人所思,绝对原创,目前只发在今日头条,没有二处,严禁不署名的复制粘贴,当然头条内部转发,多多益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