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战略伙伴和全面伙伴的区别(全叔读报战略伙伴)

战略伙伴和全面伙伴的区别(全叔读报战略伙伴)新华网提到:一般情况,如两国关系较密切,在重大问题上没分歧,双边关系发展较稳定,才能被列入“伙伴”行列。目前,中国至少与50多个国家是“伙伴”,你也许注意到了,在上图国家中,没有“伙伴”一词修饰的,是日本,当然,全球还有很多国家非“伙伴”。“伙伴”:按中国外交官刘玉琴的说法,伙伴指“因为信任而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展开合作的一种国际合作关系”。注意,信任是前提。那么,这些不同关系中分别有哪些国家,而不同词组有什么内涵呢?小二,先上个图!看图后你也许能明白,外交关系用词,基本由“战略”、“合作”、“伙伴”以及一个形容词(如全面、全方位)组成。简单解释下这几个词。

全叔,是微博网友对成都全搜索新闻网的昵称。《全叔读报》是我们开发的一个品牌栏目,不那么正经八百,但也不会一副很low的样子

本期撰稿/赖捷

关心外交的小伙伴们,最近在热议这么一个新词,11月7日,中国与新加坡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两国关系迈向更高水平。把“与时俱进”作为外交关系定语,应为头一遭。

中国与他国关系,有“友好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战略伙伴”……好了,再往下罗列,小伙伴们可能头都晕了。

那么,这些不同关系中分别有哪些国家,而不同词组有什么内涵呢?小二,先上个图!

战略伙伴和全面伙伴的区别(全叔读报战略伙伴)(1)

看图后你也许能明白,外交关系用词,基本由“战略”、“合作”、“伙伴”以及一个形容词(如全面、全方位)组成。

简单解释下这几个词。

“伙伴”:按中国外交官刘玉琴的说法,伙伴指“因为信任而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展开合作的一种国际合作关系”。注意,信任是前提。

新华网提到:一般情况,如两国关系较密切,在重大问题上没分歧,双边关系发展较稳定,才能被列入“伙伴”行列。目前,中国至少与50多个国家是“伙伴”,你也许注意到了,在上图国家中,没有“伙伴”一词修饰的,是日本,当然,全球还有很多国家非“伙伴”。

再多说句吧,其实,“伙伴”是个冷战后出现的外交词,主要用于区别“同盟”一词。《人民日报》曾刊文称,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与冷战时期大国间的结盟和敌对关系相比,伙伴关系是国家关系的进步。

“战略”:一般指双方在国际事务中,在一些重要国家利益问题上有交集,关系重要。

“合作”:指双方政策相互协调、支持,其中,大部分未加修饰语的“合作”都指经济方面的合作。因经济发展水平、制度不同,中国和西欧很多国家,就没“合作”一词,但这不妨碍与他们成为“战略伙伴”,而且,没“合作”一词,不代表双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没有交流、互惠。

当然,在概括中俄关系时,双方没用“合作”一词,而是“协作”,新华网的解读是:“协作指大国之间战略上的协调一致,合作则更加强调两国之间的互利共赢”。也就是说,“协作”是你弃权,俺一般也弃权,拉钩不反悔。哪个词“档次”高,各位自行感受。

形容词很多,以前的情况是,要么不用,如“战略伙伴”,要么加上“全面”一词,如“全面战略伙伴”。现在则较为多样化,“全方位”、“全天候”、“面向未来”、“面向21世纪”、“互利共赢”等,总之,这些词往往形容双方关系的深度、性质,或是代表一种期许。比如,中德用的“全方位”,中国巴基斯坦用的“全天候”,有啥区别呢?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说,“全方位”相对“全面”更立体、更形象。而“全天候”一词显然重于“全面”,且仅用于形容中巴关系,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秘书长宋荣华表示,“‘全天候’意味着不管什么时候、不论风云如何变幻,两国都是密切而友好的。”这一点在国际关系中殊为不易。

总之,上述词语可有,也可没有,如四种词全都有,往往代表两国关系不但“铁”,还深入。譬如,中国和巴基斯坦就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和俄罗斯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当然,不是所有国家都遵循上述规律,双方实质关系也非一个词组就能概括,毕竟国际风云变幻莫测。中美就曾用过“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性合作关系”、“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但在如今的中美双边外交场合,“新型大国关系”概念越来越突出,足见中美关系对全球格局的重要性。主席曾如此概况“新型大国关系”,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