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教师教学比赛课件展示(全国优秀教师刘小红)
全国优秀教师教学比赛课件展示(全国优秀教师刘小红)作为高中一线班主任和英语老师,我的班级管理一直是“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疫情爆发,居家学习期间我们立即启动线上班级小组课堂学习模式,方方面面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及积极性。最值得一提的是3月30日全省高三复学前,从线上学习转战学校备考,我又立即着手给高三学子原创设计了一节线上线下衔接课--时文阅读课,文本选取了国家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的重要讲话:《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这节课例我先是推送在刘小红名师公众平台“因爱而语”上,随即赢得高中学子好评与推崇,又被陕西省教育厅“教师报”选用刊登,惠及全省广大师生。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作为高一年级英语组长,我针对高一学生目前认知程度进行了有计划的系列网上授课。比如,由我提前筛选各种适合高一学生学习水平的文本和音视频并原创配套习题,在线教学指导我工作室成员阮桂琳、杨眉、余澄等老师讲授的希沃软件录课——如生命科学教育课<F
2020年伊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学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作为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高中英语教学刘小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积极响应学校“停课不停学”安排,集结我工作室成员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指导与线上研修活动。
担任商洛中学2022届高一年级两个班的班主任,在这非常时期,我从最初几天的“混乱”中逐渐寻找到了适合自己学生线上学习的“节奏”。在我的引领下,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寓教于乐教学活动,活动的音视频、文字报道先后四次被商洛本地媒体推广介绍,示范引领全市更多师生平稳度过疫情期间的宅家学习和生活。
正高级教师、陕西省高中英语教学名师刘小红
在线研修共探讨,磨课评价同成长身为“商洛市首届八类优秀人才教学名师”“陕西省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在疫情期间积极引领各位工作室成员老师多读专业理论书籍,丰盈充实自己实践理论支撑;工作室成员之间通过在线研修,分享好课,共学互评,一起成长,涌现出许多优质线上课,比如: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于澄老师的《给建筑师的信》(A letter to an architect)、《机器人》(Robot)、<Under the sea>,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焦小敏老师的《关于新冠病毒的写作》、陕西省商洛中学杨眉老师的《superhuman power》范咪老师的语法专题课,刘小红老师的高三作文指导系列课等等。大家通过线上展课、观课、评课及磨课,各有所获。阮桂琳、范咪、巩苗苗、史娜等老师的优秀线上教学实践案例也都刊发在《教师报》头条号上面。
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作为高一年级英语组长,我针对高一学生目前认知程度进行了有计划的系列网上授课。比如,由我提前筛选各种适合高一学生学习水平的文本和音视频并原创配套习题,在线教学指导我工作室成员阮桂琳、杨眉、余澄等老师讲授的希沃软件录课——如生命科学教育课<Fight the virus>、自我教育课:名著<Wuthering Heights>导读及电影赏析课、公德教育课《诗歌If》、科学时政课《聊聊傅莹与佩洛西那些事》、自我教育课《聊聊网上教学这小事》、生命教育课《乔丹致辞,追思科比》、公德教育课《小丑》等一系列优质的原创课例,值得一提的是我徒弟阮桂琳老师的一节胶囊课录制课《傅莹与佩洛西那件事儿》在我的推荐下,被陕西省教育厅选用,在西安很多名校也被播放,高一学生观课人数达到7000人数之多。
此外,在线上课堂中给学生渗透只有实施正确充足的生命教育,受教育者才更懂得敬畏生命和珍惜生命;更有动力去学习必备的生存技能以保护生命;更注重养成健康生活和积极锻炼习惯以更好延续生命。使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领悟到“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尤其需要生命教育的有力支撑。
扩充学习材料,以疫情为课堂育人除了让学生学习学校优秀老师录的优质资源之外,我和我工作室的老师们通过浏览各方网站、公众号等媒体,筛选出各个方面(学科学习、科学防疫、时事政治、艺术修身)、各个层次(目的不同内容难度也会不同)、各种形式(视频、音频、文字)的优质资源,合理并批量投放到学生群里,供学生自我教育、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理性处事,学会科学认知。“虽然,在疫情期间,诸多平台都推出了免费学习资源和课程,但对学生个体而言,却不一定是好事,如上述信息过载的问题同样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挑选适合自己的资源。”所以,通过扩充时文阅读,让孩子了解疫情,以这次疫情作为课堂进行学习。如:中国日报(双语)2020高考英语应用文荟萃,《共抗疫情》书面表达,《感谢逆行者的一封信》、《人民日报30个描述疫情的高频词》,《传染病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课件学习,《外刊精读:马来西亚媒体呼吁为武汉正名》等。此外,进行学习打卡活动,相互监督,共同成长。
最值得一提的是3月30日全省高三复学前,从线上学习转战学校备考,我又立即着手给高三学子原创设计了一节线上线下衔接课--时文阅读课,文本选取了国家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的重要讲话:《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这节课例我先是推送在刘小红名师公众平台“因爱而语”上,随即赢得高中学子好评与推崇,又被陕西省教育厅“教师报”选用刊登,惠及全省广大师生。
学生为师师为导,自主学习不可少作为高中一线班主任和英语老师,我的班级管理一直是“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疫情爆发,居家学习期间我们立即启动线上班级小组课堂学习模式,方方面面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及积极性。
师生在线同讲一节课:疫情期间根据我所任教的商洛中学北大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进行班群语音授课。因为北大班学生基础相对比较好,年级投放的胶囊录制课有可能吃不饱,必须适当在深度与广度上给予补充,因此,我每天都会根据学生所需,提前在班群投放英语学习的文本材料,比如一个语篇文本,一个视频,音频等,选材方方面面都要适合自己学生目前基础认知的。在线上先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与目标要求,方法操作,随后我主要负责答疑解惑及补充重难点,效果不错,简单易行,学生随时随地在手机就能操作,即使当时有事没听随后点开语音还可以收听学习,做好笔记就行。有时为了激活班级各学习小组学习竞争力,鼓励各小组长选派人员在线讲评。讲评的同学会提前认真专注备讲,其他同学也翘首以待。比如,薛思雨同学讲评给Bill Gates回信一文时就获得同学们掌声一片。其他小组也给出了合理补充及点评。再比如陕西省商洛中学2022届北大班学生杨欣怡讲《乔丹致辞,追思科比》、薛思雨每天早晨播报等。
多次在线和学生一起语音讲评一节课,我充分认识到,在线教学设计要关注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将学习活动作为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线索,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式地学习。毕竟学习终归是自己的事。利用此机会,让学生开讲、开播、开嗓,既锻炼自己,又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落实自我教育。完美的“空中课堂”是一台奢华的舞剧,既需要师生优雅自如地“独舞”,更要一群人齐心协力地“共舞”!
以现实为背景,让学生学会诗意生活学做一盘有烟火气的小菜,写信鼓励同伴积极生活、学会静下来心来做以往无暇顾及的事情——发挥兴趣,发展特长——画一幅画、唱一首英文歌、来一次英文朗诵、进行一段英语配音、呵护一抹绿植、开始一次手工、写一段英语文章、做一做家务......鼓励孩子做好学习计划,合理、科学地安排假期。商洛中学2022届北大班全体师生原创抗疫歌曲《黎明降临之前》在商洛市电视台及《教师报》头条号播放后,广受好评。
在这非常时期,除了做好自身防控、线上教学外,我引领我班学生积极开展线上班群各种活动,砥砺家国情怀,以文抗“疫”、以声战“疫”,班级各个学习小组积极开展线上双语“春光诵读”活动并将优秀作品的视频,音频展示在“因爱而语”公众平台上;爱好绘画的孩子在班群线上展出他们闲暇时间创作的各种优秀作品;爱好运动的学生录制各种动态视频发到班群娱乐放松身心……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班级线上各种活动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己的乐趣所在,自信并积极地服从国家号令,身心愉悦地“宅家抗疫”生活学习。
总之,让学生以生活为大背景,以现实为大底板,学会面对生活所赋予的一切并创造性地用好“世界”这本教材,获得全面的、生动的锻炼和发展。这些形式灵活、充满趣味的学习活动,几乎没有在校学习新知的压力,对于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情感都发挥着巨大的助推作用。
非常时期的教育,最关键的不是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控制学生打卡学习,不是家长操心如何把孩子在家里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而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安排和自我教育。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学长线上引方向,一言一语道过往。身为多年高中班主任,我都会适时地请回我往届已经成功考进双一流大学的学子们重回母校,走进班里,和同学们分享、交流、答疑解惑。正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班级不再是死水微澜,而是泛起涟漪,波光点点。
今年寒假前我就和一些学长、家长约好进班讲座,但今年非常时期,非常手段。疫情爆发期间,我们宅家并未终止大家线上交流学习的热情,应同学们强烈要求和班委会策划我们立即把学长、家长进班面对面分享、交流变换为班群线上讲座—-班群语音讲座。当我把这好消息在班群一公布,同学们立即沸腾了,期盼,激动。一时间我曾教过的学生们纷纷响应,积极报名参与,他们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程佳璇、北京大学的白思雨、上海交通大学的闫星羽、谷金龙,北京师范大学的郭明等。2月15日以来,这些来自名校的学长学姐们通过语音讲座、图片解说、互动问答等方式,把自己珍藏的学习笔记、复习计划、考试心得等跟大家一一分享,有时还会发一些大学校园照片和大学期间的感受,激励群里的学生们珍惜时间,做到自律、自主,合理安排宅家生活学习。心细的学长们不但提前写好文稿而且还提前录好音频供大家随后反复研读学习。
讲座期间,我坚持每天提前安排好第二天学习群里的分享主题和嘉宾,每天语音讲座的时间为19时至21时,前一个小时为主题讲座,后一个小时为答疑解惑。同学们在家听完语音讲座后纷纷表示,效果比想象中好,内容丰富且实用,通过微信群互动答题也很有趣,对接下来的讲座更加期待了。讲座作为知识点的补充,主要是为学生答疑,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状态,供学生自愿参与。截至目前,来自名校的学长们已经轮流开展了十多期讲座,每期讲座的内容都通过班级公众平台“因爱而语”如期向社会推送。孙和怡同学激动地说:“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听到学长们传授宝贵的学习经验,群里的小讲座,不仅仅教给了我们独门学习方法,还让我们感受到他们求学生涯的紧张氛围。”
家校共育:以家长为典范,树人生之精神除了名校校友之间学习经验的交流分享,不少学生家长积极地参与进来,为此,我在线上语音讲座中专门设置了家校共育的主题,邀请学生家长进群分享教育心得。他们中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爸爸,他在班群里用语音给孩子们讲授了医学知识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为同学们讲解如何有效预防新冠肺炎。有的学生妈妈是大学老师,在互动环节里,她与同学们分享自己与孩子有趣的相处方式,引导同学们愉快的与父母相处,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们的讲座帮助同学们缓解了学习压力和紧张情绪,颇受同学们的喜爱,不少同学因此立志长大学医,或者报考师范大学。
我担任商洛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的班主任,疫情期间,除了每日按要求把学校、年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及时细致落实到每一个家长及学生那里,对于高一孩子来说,如何能想方设法保证每个孩子的学习状态,从高一就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以及高效的自律素养是我最关注和操心的事情。每天我都会在班群随时了解学生的网上上课、听课状态,作业完成情况,检测题的纠错情况和能把握到的情绪状态;发现问题哪怕是蛛丝马迹也一定要电话沟通,了解情况。我要让我的学生们知道,班主任老师和他们虽不能见面,但老师时刻牵挂着他们的健康、生活及学习状况,我也是他们特殊时期可以依靠的最坚强的后顿。虽然每天忙得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留给自己,但我心里知道,这是我的工作,我应该把它做到最好。然而,每一个孩子的后面有着千差万别的家庭状况,走进亲近这个家庭也许会了解到孩子更真实的生活、学习自然状态,从而以同理心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摄影界有句名言叫做“拍不好,是因为靠得不够近”。我想,教育亦同此理。家访,使得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对象贴得更近,因而有望做得更好,取得更大成效。家访活动是“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而且能密切家校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的健康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在这非常时期,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宅家抗疫学习的真实状况,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最近,我和学校其他几位优秀共产党员一起先后走访了家庭居住地距离学校几百里远的子豪,凤超,蔡丽等同学家。在大山深处蔡丽同学家,她爸爸和我们交流中真情地说,“我们作家长的,文化不多,就指望着孩子们能够靠自己真本事在社会生存,不给国家添负担。老师们爬山涉水,都是对我们的孩子满满的爱。我们做家长的一定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坚决支持学校的各种安排。把孩子交到商洛中学老师手里,我们放心,更安心”。蔡丽同学看到我送去的口罩,酒精,消毒液,学习资料等感动地说,“老师,你就是最美人间四月天,温暖了一切!”
家访,走进的是各个不同的世界,看到的是平日不曾见的风景,带来的是或深或浅的触动和省察。家校合作,同心育人。家访也是一种修行,把关爱和温暖送给了学生,我们自己也收获了感动和信念……
云班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起万般音“生活即教育”,一场疫情,让我们每个人被迫处在“空白时间”与“深度思考”中,它让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需要诚恳面对自己和世界,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成长,这样才能拥有更完整、更丰沛的人生。在此前提下,疫情结束返校前开展一堂关于生命成长的主题班会势在必行。成长需要榜样的力量,需要懂得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在逆境中培养乐观的态度和战胜苦难的本领,因此,围绕“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个主题,我和我的学生在线上进行了“云班会”。本次班会设计了“英雄就是你、我、他”“非常时期,非常感悟”“ 《你的样子》 ”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为“最好的自己”。通过开展网络班会,班长回顾小结“宅家战役”期间师生生活、学习片段,学生明白做好自己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就是自己“最好的样子”;通过“视、听、思、读”等活动形式,学生懂得敬畏生命,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最后我想借用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全集》里一段话和大家共勉:“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生第一大乐事就是责任的完成,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长久,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
编辑:关中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