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的电影院有哪些(细数上海十大影院的前世今生)
旧上海的电影院有哪些(细数上海十大影院的前世今生)派恩亚大戏院(嵩山电影院):位于霞飞路(今淮海中路85号)。1921年由葡萄牙人雷玛斯创办,“派恩亚”为Empire的译音。1951年12月24日改名嵩山戏院,1956年经市文化局批准改成嵩山电影院,专映电影,上世纪90年代被拆除。解放后更名为国泰电影院,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改名人民电影院。2003年国泰电影院进行了全面的大修改建,将原有的平坡式放映厅改建成了三个风格迥异,舒适豪华的阶梯式电影放映厅。1919年改名虹口大戏院。1965年虹口大戏院停止对外演出,更名为虹口区文化馆剧场。1988年因海宁路拓宽全部拆除。虹口大戏院:2006年1月5日,虹口区人民政府公布虹口大戏院遗址为虹口区历史遗址纪念地。国泰大戏院:坐落于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870号(茂名南路口),建于1930年,由鸿达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采用紫酱红的泰山砖,白色嵌缝,十分美观,属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1994年被上
大光明戏院(大光明电影院):1928年,一位来自潮州的资本家高永清看准了放映业商机,联合部分外资将静安寺路(现在的南京西路)的卡尔登跳舞场改建为影院,聘请《申报》副刊《自由谈》的主编周瘦鹃为广告部主任,周瘦鹃为这座新影院取名为“大光明”。
2009年,修复后的大光明电影院中装上阵,设施一新。这个昔日“远东第一影院”不仅目睹了八十多年来中国电影的兴衰变化,更是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活样本。
大光明戏院(大光明电影院):坐落于上海南京西路上,始建于1928年12月,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拥有1554个座位,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的影院之一,被国家列为近代优秀文物建筑保护单位。
虹口大戏院:1908年,西班牙商人安雷玛斯在海宁路乍浦路扣租借了一处溜冰场,搭建了虹口活动影戏院,这是上海市首家电影院,也是中国第一家向社会开放的营业性电影院。最初为一座铁皮搭建的仅能容250人的简易房子,俗称“铁房子”。
1919年改名虹口大戏院。1965年虹口大戏院停止对外演出,更名为虹口区文化馆剧场。1988年因海宁路拓宽全部拆除。
虹口大戏院:2006年1月5日,虹口区人民政府公布虹口大戏院遗址为虹口区历史遗址纪念地。
国泰大戏院:坐落于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870号(茂名南路口),建于1930年,由鸿达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采用紫酱红的泰山砖,白色嵌缝,十分美观,属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199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优秀历史建筑。1932年1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当天刊登在《申报》上广告用语是:富丽宏壮执上海电影院之牛儿,精致舒适集现代科学化之大成“。
解放后更名为国泰电影院,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改名人民电影院。2003年国泰电影院进行了全面的大修改建,将原有的平坡式放映厅改建成了三个风格迥异,舒适豪华的阶梯式电影放映厅。
派恩亚大戏院(嵩山电影院):位于霞飞路(今淮海中路85号)。1921年由葡萄牙人雷玛斯创办,“派恩亚”为Empire的译音。1951年12月24日改名嵩山戏院,1956年经市文化局批准改成嵩山电影院,专映电影,上世纪90年代被拆除。
威利大戏院(胜利艺术电影院):初名好莱坞大戏院,地址乍浦路408号,由张志标(魔术师张慧冲之父)创建,1929年2月11日开幕,未久即停业。随后由德商、英商接办,先后改名国民大戏院和威利大戏院。抗战胜利后由上海市社会局接收,该名民光剧院。1949年6月7日由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接管,同年12月易名胜利电影院,1992年内外大修,1993年10月成为上海首届国际电影节六家分会场之一。
荣金大戏院(建国电影院):建国电影院老旧的橱窗里还贴着1999年上演的电影《紧急迫降》的海报。1932年1月26日,荣金大戏院在康悌路(今建国东路11号)开业。由旧上海赫赫有名的青帮头子黄金荣投资建造,上映电影与演出戏剧。抗战初期,一度改设难民收容所。后由上海影院公司经营。1957年元旦,改名见过电影院。几经大修,现设869座,附设舞厅,卡拉OK厅,餐厅等。已停映。
大上海大戏院:1933年11月建成,位于上海西藏路,英文名Metropol乃大都会之意。时人谓可与大光明媲美。其设计由近代中国最大的华盖建筑事务所承担,主要中国建筑师均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硕士。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第一流影院。“文化大革命”后,在对这座第一流的影院建筑进行修缮时,对其布局改动很大。
兰心大剧院:位于茂名南路57号,是中国最早的欧洲式剧场。1866年建于上海,木结构,供上海英国侨民剧团实用。1871你那毁于火灾,1874年重建。1930年2月开业,由英国设计师戴维斯和布洛克设计,具有典雅欧式建筑风格。以上演话剧和歌舞剧为主。解放后,先后由上海戏剧电影工作协会、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市文化局领导。1952年曾改名为上海艺术剧场。1991年复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