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深圳抗疫节点回顾(一线战疫博见③)

深圳抗疫节点回顾(一线战疫博见③)“接到支援海宁核酸采集的紧急任务,愿意参加的请与办公室联系。”18日上午9点18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儿科医生申振环正在家里休息,看到了微信群里的消息,他立刻在群里回复,“收到,我去,我准备好了。”随即放下手机,开始收拾衣物做准备。今天凌晨三点多,海宁城区气温显示为5℃,申振环又一次星夜启程,去往海宁许村镇许村社区公园篮球场采集点进行核酸采集。姚金元说,是和同事们看到检验样本都为阴性时希望的曙光。在海宁“疫”线,一个又一个追光人在不同岗位上追寻着自己的“光”。追漫天星光,不舍昼夜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深圳抗疫节点回顾(一线战疫博见③)(1)

对于此时的海宁来说,“光”究竟是什么?

申振环说,是去核酸检测时凌晨三点的漫天星光;

沈亚群说,是以党员身份站在志愿者岗位上的无上荣光;

姚金元说,是和同事们看到检验样本都为阴性时希望的曙光。

在海宁“疫”线,一个又一个追光人在不同岗位上追寻着自己的“光”。

深圳抗疫节点回顾(一线战疫博见③)(2)

追漫天星光,不舍昼夜

今天凌晨三点多,海宁城区气温显示为5℃,申振环又一次星夜启程,去往海宁许村镇许村社区公园篮球场采集点进行核酸采集。

“接到支援海宁核酸采集的紧急任务,愿意参加的请与办公室联系。”18日上午9点18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儿科医生申振环正在家里休息,看到了微信群里的消息,他立刻在群里回复,“收到,我去,我准备好了。”随即放下手机,开始收拾衣物做准备。

“我也没想到这么快,还好提前收拾了东西。”几个小时后,申振环就坐上大巴车。晚上9点10分,杭州来海宁支援的800余名核酸采集队伍就位,随即赶赴平湖支援,今天已经是他们连续作战的第二天。

防护服是一次性的,如果中途脱下,再次上岗就需要换新的防护服。“抗疫时期物资宝贵,为了节约物资,我都尽量避免脱掉防护服。”申振环早上起来并没有喝水,配发的早饭也没有全部吃完,只吃了其中一个小包子,“少吃一点,不去厕所,就能省下一套防护服”。

外边冷风刺骨,防护服中更是难以忍受的憋闷感。检测结束时,汗水已经将申振环全身浸透,申振环套着乳胶手套的手捂得发白,厚厚的口罩在他的脸上烙下深深的印记。

申振环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次有支援任务他都会第一时间报名,“我是党员,我要支援”,申振环时刻将党员责任记在心里。

“这次在海宁的战斗让我记忆深刻”申振环说道,“今早风雨很大,遮阳棚拦不住吹进来的雨,在旁边放上挡板又会被风吹翻,采集点的志愿者们就站在我们旁边,用手扶住挡板,一直到我们采集结束。”

“有着这样齐心协力的氛围,海宁抗疫一定会胜利!”申振环感叹道。

上午九点,海宁许村镇许村社区公园篮球场采集点核酸采集工作完成,申振环坐上大巴返回住处休息,准备接下来的战斗。

深圳抗疫节点回顾(一线战疫博见③)(3)

追无上荣光,不负使命

在海宁许村镇许村社区,志愿者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73岁的沈亚群是志愿者中的一员,此刻的她正站在海宁许村镇许村社区公园篮球场采集点忙碌着。

“有什么事都找沈大姐。” 这是流行于许村镇许村社区东街一组里的一句话,沈亚群是这组的组长,在组内,沈亚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沈大姐”。

疫情刚开始,沈亚群就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我是共产党员,这时候就应该发挥带头作用。”2003年,沈亚群被社区吸收入党,至今党龄已经19年,这19年间,无论是做居民组长还是争当志愿者,大事小情,她总是跑在前面。

做志愿者最大的任务就是组织社区内居民做核酸检测,因为沈亚群熟悉居民情况,志愿者队伍有了她效率更高。“居民的情况我都装在心里,拿东街一组来说,组内43户人家37户有智能手机,剩下6户就要上门通知,每家的具体位置我都知道。”加之沈亚群一直以来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她所负责的片区核酸检测没有漏掉一人。

“你年龄也不比我们小,还是我们自己慢慢地来吧。”社区里的老年人来排队,沈亚群想上去搀扶,经常会受到这样的调侃。“别看我年纪大啊,我是一名党员,这是我应尽的义务。”沈亚群总是这样回答。

几次志愿者当下来,沈亚群也遇到过困难。疫情防控期间,有个居民不戴口罩在公园跑步,被沈亚群拦了下来,“我在跑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你们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管我干嘛,多管闲事。”不被人理解时沈亚群也会委屈,但是她还是会平复下情绪劝说,“党和国家这么关心我们,花了这么多钱为我们做核酸,你这是什么态度”。

在沈亚群心里“入党是无上光荣的事,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是她的使命。”不管是平时的组长“沈大姐”,还是疫情之时的志愿者沈亚群,她一直在不忘党员身份,默默守护着这个社区。

深圳抗疫节点回顾(一线战疫博见③)(4)

追胜利曙光,不辞辛劳

抗疫不是单枪匹马,而是一场整体战争。这场战争中有着一群我们看不到的“幕后战士”,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具体的工作内容,却知道他们是这场“战疫”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此刻,他们还“躲”在RCP实验室里默默检测标本,每次检验的结果他们最先知道。

检验结果全部是阴性,是海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姚金元心里最大的祈盼,他说“全部阴性,是胜利的曙光”。

这几天,海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日检测量在1万份左右。除了海宁市人民医院本部外,还有6个医共体单位的核酸样本,以及海宁市各隔离酒店,再包括大规模筛查的核酸样本检测,都有他们承担的任务。3月16日是接收标本最多的一天,当天超过10万人份的标本被送到海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姚金元和他的同事们连续奋战了24个小时。

检验工作看起来容易,但实际并不轻松。“进入PCR实验室时需三级防护——洗手衣、防护服、隔离衣都是必备。这些穿戴防护用品一般情况下,需要花足足半个小时才能穿好,同时还要佩戴N95口罩、面罩、护目镜。”姚金元说“因为核酸提取、体系配制、扩增检测等,都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看起来似乎并不困难的操作程序背后,都有一定的感染风险和较高的污染风险,所以我必须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做好全系统的防护规范,才开展工作。”三级防护让他们感到闷热难忍,但为了更快出结果,他们丝毫不敢耽误。

在面对单日标本量万份的艰巨任务时,他们少有怨言,多的是信仰带来的坚韧力量的迸发。

“这次抗疫阻击战中,科室7位党员都是吃苦在前,主动加班的抗疫先锋”姚金元介绍道,“急诊检验室主管技师于涛1月底以来,已连续几次参与援助其他单位的任务,杭州滨江区5天、嘉兴秀洲区4天、海宁中心医院2天,这种冲锋在前的作风给了其他同事很多鼓舞。”

骆佳柱、陈冲、周晓玲、郝素平、程雪梅、单杰、严燕燕、潘琴燕……为了让核酸检测早出报告,他们加班加点,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已成常态。“我想他们也和我一样,在等胜利的那束曙光。”姚金元说。

记者手记

他们是追光者,他们亦是光。

疫情如黑夜,笼罩大地,走出黑暗,只有追光而行。

追光者自带光亮,当一个个追光者汇聚到了一起,他们也就成了光。涤荡浊气,驱赶开凄苦和悲凉。

走过星光,迎接曙光,未来的他们一定身披万丈荣光。

致敬为这座城市疫情防控做出贡献的“追光者”们。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