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泸州历史故事(泸州从袍哥年代留下来的义气言语)
真实的泸州历史故事(泸州从袍哥年代留下来的义气言语)拜把子一前面已经谈了拜把弟兄,这里谈拜把子这个方言的来由。过去四川人和泸州人把结拜一群弟兄叫“一把香”(因为多数要烧香),并且认为只有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才是一把整香,瓦岗寨三十六人只叫“半把香”,因为单雄信被李世民斩杀,罗成没有全力去救,瓦岗赛这把香就是残的。所以以前泸州老话会说“宁学桃园三结义,莫学瓦岗半把香。”就是这个意思。还有说兰交弟兄(兰,阳平声)北方和下江说的换帖或者投名状的兄弟。换帖兄弟要交换彼此的庚帖(就是写有自己生庚八字的帖子),庚帖上面印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气如兰”十六个个字,因此称兰交。换了庚帖的弟兄,又比一般磕头拜把的更近一层,一般在有点文化的中上层人群中流行。过去旧军队中也流行,但只在军官之间,士兵之间,都是拜把子。兰交和拜把,1950后就都消失了,也没这称呼了。在过去哥弟伙,讲得是规矩和义气,今天也有可能变得水垮垮的了。当然讲义气的人还有。编(读偏
在泸州社会其实就类似于以前的江湖,江湖自然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从清末开始的袍哥,泸州的社会就呈现了另外一种生态,就是形成方言非方言,黑话非黑话的一种社会语言,这种社会语言在全国都有,四川的独特在于它有着四川本土的内涵,而四川各地又有各地的板眼。比如我要说到的泸州这些言语,今天有的说得人已经很少了,但是它有很有趣味,就要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拜把子和保保的意思,看你懂得全不。
我们说之前,先从哥弟伙和娃儿朋友开始,这个跟血缘兄弟还不一样。这是流传得比较久远的方言,也作“兄弟伙”,现在的泸州人说成弟兄伙。
民国时期四川的袍哥都称哥弟伙,伙字作“们”字解。如袍哥某堂口集会或讲“吃茶”,舵把子往往开场白是:“今天把哥弟伙喊起来。”上世纪六十年代前还能听得到这样的语言,现在没有了,大概是没得袍哥了的原因吧。
伙字虽然可以作“们”字解,但是又不完全相同,们字放在语尾,只是一个副词,就起包括的作用。伙同有动词“伙集”和形容词“多”的意思,这个伙字很生动。大家参杂在一起,互相扎起,这就是弟兄伙,如果喊你来赶场,你却跑来抵黄,那就算不得兄弟伙。
在过去哥弟伙,讲得是规矩和义气,今天也有可能变得水垮垮的了。当然讲义气的人还有。
编(读偏)鞑鞑朋友ー一(鞑音达・入声)也省称编鞑,如说:“我有个编鞑鞑儿,叫个称呼,与北方方言的发小相同。过去小孩子常常留个小辫(四川话叫鞑鞑儿,也叫丁丁猫儿、冲天炮儿,还经常偏在脑壳一侧),意思是留小辫的时候就一起长大的朋友。今天因为大清早就不存在了,编辫子的人除了女孩,男娃儿少之又少。后头又有毛根儿朋友,穿叉叉裤,穿瑶裤,或者直接说娃儿朋友来说明,这种从小到大的朋友。
拜把弟兄(拜,去声。把,上声)泸州人和四川人把“结拜”叫做“拜把子”,所以叫拜把弟兄。拜把子又不同于“嗨袍哥”,“嗨”是参加,“嗨”了的都是弟兄。拜把子是两个三个最多几个人,像刘关张那样结为异性兄弟,比袍哥弟兄的关系紧密得多。
还有说兰交弟兄(兰,阳平声)北方和下江说的换帖或者投名状的兄弟。换帖兄弟要交换彼此的庚帖(就是写有自己生庚八字的帖子),庚帖上面印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气如兰”十六个个字,因此称兰交。换了庚帖的弟兄,又比一般磕头拜把的更近一层,一般在有点文化的中上层人群中流行。过去旧军队中也流行,但只在军官之间,士兵之间,都是拜把子。兰交和拜把,1950后就都消失了,也没这称呼了。
拜把子一前面已经谈了拜把弟兄,这里谈拜把子这个方言的来由。过去四川人和泸州人把结拜一群弟兄叫“一把香”(因为多数要烧香),并且认为只有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才是一把整香,瓦岗寨三十六人只叫“半把香”,因为单雄信被李世民斩杀,罗成没有全力去救,瓦岗赛这把香就是残的。所以以前泸州老话会说“宁学桃园三结义,莫学瓦岗半把香。”就是这个意思。
拜把子的“把”,也就是一把香的“把”。“拜把”就是“拜一把香”。今天来说还有结拜的,不过就是打亲家。这个亲家未必是儿女结婚那种亲家,两个人关系好,就互相把子女拜继给对方,不是那种现在怪头怪老的干女儿,干爹哈。泸州人一般喊干爹干妈都喊保保,意思这娃儿你要保佑保护着。而你的干儿干女也能旺你,相互促进。
今天很多人直接学北方人喊,干爹干妈,其实弄都没有弄懂这个道理。一句话,早就规矩乱了,整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