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泥石硬度(哈密泥石并非都是)
哈密泥石硬度(哈密泥石并非都是)我们先来分析这些“泥石”是否来自哈密地区侏罗系的砾岩中?据哈密地区志记载,哈密盆地至侏罗世(距今1.95~1.4亿年)湖水缩小,以低水位和湖退体系交替发育为特征,此后湖盆淤浅而沼泽遍布,盆地的西部和南部为茂密的森林。哈密坳陷呈北陡南缓、北深南浅的箕状,沉积北厚南薄,主要沉积物源来自北天山(巴里坤-哈尔里克山),侏罗系哈密盆地发育了面积大、厚度大良好的煤系地层。除了泥石的岩石类型外,哈密泥石形成时代是否网上所说“形成于距今1.5亿年的侏罗纪”呢?从我购买的3块哈密泥石的岩性分析,这种亮晶鲕粒灰岩的形成时间应该在距今约4.8亿年前的寒武纪。如何解释这些泥石的岩石类型及成因呢?有两种可能,一是哈密泥石来自哈密地区的侏罗系砾岩层;另一种可能是:这些泥石为某时期古河流中的卵石,来自河流上游正在遭受风化剥蚀的蚀源区。2018年7月,本人在阿拉善左旗奇石展上买回几块小的哈密泥石。第一次看到哈密泥石时,最
在距哈密市区以南90多公里的南湖戈壁深处,有一个被玩石人称为“泥石坑”的地方,那里产有一种奇石——哈密泥石。哈密泥石以质地细腻,表面布满流水纹而引起收藏者的兴趣,以古朴大气,线条自然流畅,质地圆润,纹络变幻奇特等特点深受广大赏石爱好者的追捧和喜爱。
据网上搜到的资料介绍:泥石发现于1998年,1999年随着哈密奇石热的兴起而被大量开发。当时的哈密奇石爱好者看到它质地细腻,似淤泥沉积而成,故起名为“泥石”。
哈密泥石根据其产地和颜色可分为五种:熟泥石,是新疆泥石的主要品种,是最具有收藏鉴赏价值的种类,也是产量最大的一个品种,颜色似咖啡色、棕红色、绿色为主,没有其它杂色;生泥石,和熟泥石相比质地较粗、含有杂质,没有包浆或包浆不完整等原因,一般不被人看好,主要出产于哈密泥石坑及其周围;彩泥石,质地比较细腻,具有各种颜色,主要以欣赏画面为主,个别精品具有山水、动物、人物等图案,产量极少;黄泥石,具有单一的黄褐色,个别有沙漠漆和包浆,造型变化相对比较大,主产自鄯善县彩石山;黑泥石,颜色以青、黑色为主、没有其它颜色,泥石表面纹络丰富,极个别的泥石纹络石山面有金黄色的沙漠漆。
在赏石人眼里,泥石的不足之处主要是造型简单、变化不大,多为椭圆、长条状,一般很难出型。同时块体也不大,大的不多见,一般在20cm左右,40cm以上的很少见。泥石颜色一般有以下几种:棕色、绿色、黄色、黑色和杂色等。泥石的主要出产地有四处:一是哈密泥石坑,是新疆目前发现质地最好、产量最多的一处产地;二是鄯善南戈壁,分布在南戈壁彩石山一带,比较零散,主要以黄泥石为主;三是哈密南戈壁,主要分布在南湖煤矿周围,产量比较少,主要以彩泥石为主;四是罗布湖,产量极少。据部分资料介绍,在克拉玛依的乌尔禾、魔鬼城戈壁滩上也有泥石。
2018年7月,本人在阿拉善左旗奇石展上买回几块小的哈密泥石。第一次看到哈密泥石时,最吸引我的也是泥石表面那些神奇的花纹,有几分象细流痕,又有些象波痕,这些形似层面沉积构造的图案缘何会出现在这些坚硬的岩石的各个表面呢?我很想知道这些传说中的哈密泥石的岩石类型究竟是什么?好在我买的那几块哈密泥石的售价并不高,在阿拉善左旗的奇石城经常能见到,就选了其中较小的一块送出去切片。
几天前,哈密泥石的岩石薄片磨了出来,拿到薄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之后发现,我的这块哈密泥石的岩石类型是亮晶方解石胶结的鲕粒灰岩,灰岩中鲕粒大小不等,直径约0.1~0.3mm,外形多不规则,大部分为藻鲕,在高倍镜下菌藻的网格状结构隐约可见。随后,对另外两块没有切片的泥石进行仔细观察后,发现岩石中似乎也能看到含有鲕粒,经用5%的稀盐酸滴酸测试后,我购买的3块深灰、灰及灰黄色的哈密泥石均遇酸起泡,岩性应该都是碳酸盐岩。看来哈密泥石的岩石类型并非均为网上介绍的“属于泥岩或砂泥岩”。
碳酸盐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纯净的方解石无色透明,一般为白色,但当含有混入物时可呈现不同的颜色,如灰、黄、浅红、玫瑰色(含微量Co或Mn)、绿、蓝(微量Cu)和黑色(有机质)等。方解石的这种物理性质可以解释哈密泥石所拥有不同颜色的疑惑。方解石矿物的另一性质是:可缓慢的溶于地表水中。可能正是因为它的这一性质,才使得长期暴露于地表的部分哈密泥石表面形成这种奇幻莫测的图纹。
除了泥石的岩石类型外,哈密泥石形成时代是否网上所说“形成于距今1.5亿年的侏罗纪”呢?从我购买的3块哈密泥石的岩性分析,这种亮晶鲕粒灰岩的形成时间应该在距今约4.8亿年前的寒武纪。如何解释这些泥石的岩石类型及成因呢?有两种可能,一是哈密泥石来自哈密地区的侏罗系砾岩层;另一种可能是:这些泥石为某时期古河流中的卵石,来自河流上游正在遭受风化剥蚀的蚀源区。
我们先来分析这些“泥石”是否来自哈密地区侏罗系的砾岩中?据哈密地区志记载,哈密盆地至侏罗世(距今1.95~1.4亿年)湖水缩小,以低水位和湖退体系交替发育为特征,此后湖盆淤浅而沼泽遍布,盆地的西部和南部为茂密的森林。哈密坳陷呈北陡南缓、北深南浅的箕状,沉积北厚南薄,主要沉积物源来自北天山(巴里坤-哈尔里克山),侏罗系哈密盆地发育了面积大、厚度大良好的煤系地层。
另据穆曙光和方少仙老师在“吐鲁番—哈密盆地侏罗系成岩作用研究”文献报道,吐—哈盆地侏罗系为一套河流—三角洲(冲积扇—扇三角洲)及湖泊相等陆源碎屑岩地层,少量煤和灰岩。陆源碎屑岩中主要为细-粗粒长石岩屑砂岩,少量粉砂岩和复成分砾岩,复成分砾岩分选差,为细—中砾级(砾径小于6.4cm),即砾石的直径达不到20cm,也就是说:“泥石”不可能来自哈密地区侏罗系的砾岩层。
我们再来分析这些泥石是否为某时期古河流中的卵石,来自河流上游正在遭受风化剥蚀的蚀源区?我没有去过哈密泥石的产地,不清楚哈密泥石在野外的产出特征。但据网上查到的有关哈密泥石的图片及描述可知:“哈密泥石造型简单,变化不大,多为椭圆、长条状,块体大的不多见,一般在20cm左右,40cm以上的很少见”,哈密泥石“颜色五花八门(有淡蓝色、浅绿色、淡青色、浅灰色、黑色、奶白色、土黄色以及鸡血红、褐色、杂色等)”,哈密泥石产于泥石坑(并非岩石中),常有“零星泥石和小块泥石裸露在沙子中”,哈密泥石的产地分布面积较为分散等等。
据上述特征分析:这些神奇的哈密泥石很有可能为来自哈密地区某时期古河流上游的卵石。受蚀源区母岩类型的制约,“泥石”的个体普遍不大,碳酸盐岩质“泥石”的外形则受灰岩地层岩石单层厚度及岩性的限制多呈长条状、棱角状;泥质岩或由细粒矿物为主形成的“泥石”则较为细腻、圆润或光滑。
哈密泥石表面的花纹可能为卵石长期暴露于地表,在荒漠戈壁这样特殊的气候条件下,经风沙长期吹蚀、磨砺和雨水淋漓、溶蚀作用而形成;部分哈密泥石表面的“釉色”或“包浆”则可能为沙漠漆(是戈壁岩石裸露于荒漠区,由于地下水上升,蒸发后在岩石表面残留一层红棕色氧化铁和黑色氧化锰薄膜,像涂抹了一层油漆),那些藏石人描述的“质地细腻、接近淤泥、无杂质”的泥石可能为泥质岩等细粒岩石,而表面具“树枝纹、水流纹、水波纹、沟槽纹、回字纹或形态类似阿拉伯文字”的泥石岩石类型则可能以碳酸盐岩为主。
以上只是本人就自己所购哈密泥石切片研究后,对哈密泥石岩石类型及形成方式非常粗浅推测,有不妥之处还望大家见谅并提出宝贵意见。不论哈密泥石的形成方式以及岩石类型如何,也都不会影响我们对哈密泥石的追捧和热爱。
备注:这是我从新浪网搬过来的博文,今后将逐步将现在还有学习意义的文章在这里重新登出来提供给大家!
来源于:地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