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半导体专家阿尔费罗夫(我所认识的安迪)

半导体专家阿尔费罗夫(我所认识的安迪)当时他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那本书刚出版,他很火,可我眼前这位博士怎么也和偏执狂联系不上。我记得我走进采访间时他已经提前坐在座位上了,他见我后礼貌地站了起来,他身着浅灰色小暗格金属感的西装,和花白的头发很搭,对应个子不高,大约不到1米7体态精干,面部皮肤光洁,但抬头文很深,他没有西方人的凹陷眼涡,却有点东方人的肿眼泡,眼角稍稍有点向下,现想回想起来,他当年刚刚60岁,看起来像50岁出头。我敢这么说,是因为在我这一代中国记者中,沒有人采访过他三次,沒有人比我和他交流最多。相识在20年前1996年5月7日,当时我在《中国电子》任记者,并拥有《克丽专栏》,时任英特尔公司CEO的安迪.格鲁夫博士访问中国,英特尔公关部为我安排了一对一的专访,地点好像在香格里拉饭店,因为只有半小时的时间,提问范围仅限于IT业的焦点热点话题。

图为英特尔创始人之一安迪·格鲁夫

文/在前线 刘克丽

今天早上惊悉英特尔创始人之一安迪·格鲁夫仙去,我的赞叹、挽惜、回忆多于悲痛。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他不仅是一代半导体英豪,而且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他所存在的整个时空,直到永远。

我敢这么说,是因为在我这一代中国记者中,沒有人采访过他三次,沒有人比我和他交流最多。

相识在20年前

1996年5月7日,当时我在《中国电子》任记者,并拥有《克丽专栏》,时任英特尔公司CEO的安迪.格鲁夫博士访问中国,英特尔公关部为我安排了一对一的专访,地点好像在香格里拉饭店,因为只有半小时的时间,提问范围仅限于IT业的焦点热点话题。

我记得我走进采访间时他已经提前坐在座位上了,他见我后礼貌地站了起来,他身着浅灰色小暗格金属感的西装,和花白的头发很搭,对应个子不高,大约不到1米7体态精干,面部皮肤光洁,但抬头文很深,他没有西方人的凹陷眼涡,却有点东方人的肿眼泡,眼角稍稍有点向下,现想回想起来,他当年刚刚60岁,看起来像50岁出头。

当时他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那本书刚出版,他很火,可我眼前这位博士怎么也和偏执狂联系不上。

半导体专家阿尔费罗夫(我所认识的安迪)(1)

我们交换过名片后,我要抓紧时间采访,当时英特尔中国公司公关总监庄海欧全程陪同做翻译。

今天早上,我在我2000年4月出版的《穿越岁月》一书中,210页找到了我整理过的采访要点和他的回答,现摘要如下(20年前的问题很古老,但确是当时的热点噢):

问:为什么英特尔公布了一年的NSP(多媒体软件平台自然信号处理器)不如想象的那么热?

答:英特尔根据NSP已推出世界首台台式机多点视频、音频数据会议系统,音频数据会议解决方案,上月底已得到康柏公司和ⅠBM公司的支持。

现在评论:实际上现在看NSP是现在的GPU前传。

问:请你评论一下NC(网络计算机)的前途:

答:NC没有前途,因为它只依附网络而生存,它只是个浏览器硬件平台,浏览器介面越简单,内部就会越复杂,从而造成内部资源占有会越来越多,如Navigater Ⅴersion2.O占用11MB硬盘,Win95占35MB,还有NC太依附于高带宽,而理想化的带宽还不具备。

现在评论:有了高速带宽,12年后云计算形成,NC理论是云计算的理论前传。

问:你怎样看待UNIX操作系统?

答:从386开始UNIX开始运行在PC平台上了,特别是与惠普、SCO的合作,开辟了UNIX产品已有50%用于PC平台,而它的技术逐步与微软应用软件相通。

现在评论:UINX是Linux母体,而linux又是Android的母体,2014年3月微软宣布推出支持Android版的Office。

问:面对互联网,Wintel该做些什么?

答:网络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互联网这么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CPU具备这样的速度,原因之二是具备了多媒体技术。

现在评论,20年前安迪.格鲁夫的回答都没错。

相斗在16年前

之后,由于他身体原因再也没来过中国,4年后我在美国IDF大会上再次采访了他。

2000年的8月下旬,我应邀去美国硅谷参加第二届IDF大会,在全球130多名者参加的发布会上我向他提了问题。

这次提问方式我一直认为非常好,没有主持人,也不用记者举手,而是在记者坐位中间的麦克风前排队,我也在书面上用中文提了问题,又请人帮我翻译校对了问题,勇敢地站在麦克风面前,我的问题是:

你作为英特尔创始人,你认为英特尔犯过什么样的错误,将来还会犯什么错误?

格鲁夫第一次没听懂我的问题,让我重复一遍,我刚想尴尬地重复时,台下有响起了掌声、尖叫、口哨,还有人大声帮我重复我的问题,我的自信回来了,当格鲁夫听懂了问题后,突然像个小姑娘似地用双手捂住了脸,并且在台上转了一圈,然后红着脸问我,

“我可不可以不回答这两个问题?”

NO!全场记者几乎同声为我呐喊,同时笑声、掌声四起。

我记得他那天穿在白衬衣,系在灰布裤子皮带里,没有系领带,他开始把手交叉地抱在胸前,后来又叉着腰,接着用一只胳膊支着另一只手,又用手支着下巴想了有3秒钟,想的过程中有台上走了几步说:

“英特尔公司犯过很多错误,我能记得的是我们曾经推出过自己的操作系统,至于今后可能犯过的错误我不能预测,只是希望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得意地离开了麦克风回到了座位上。

没想到第二天几乎所有的网站都发布了关于格鲁夫问题我答案,所用的标题是:格鲁夫回答中国记者提问时承认英特尔犯错之类的标题,我从心眼里佩服我的同行们,同时惋惜中国当时网络不灵,我没有及时把我的文章发表出去。

事情并没完,格鲁夫看到了未来,2009年英特尔在智能手机时代真的与诺基亚推出Meego操作系统,三年后放弃。

相知于14年前

可能对于年轻人来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本书的标题知名度大于格鲁夫本人,但对我来说不是,我认为偏执这个词很中性,用于对待自己家人、朋友、同事相处有的场合不合适,2002年格鲁夫的《游向彼岸》让我和他相知。

我拿到中文版后一夜读完,很久了,我不记得书的全部内容,只记得我几次感动得流泪,甚至从床上跳了起来,尤其是他描写他母亲已接到他父亲阵亡的通知书后,偏执地不相信他父亲不在人世,默默地等待等待……

终于有一天仿佛听到楼下有他父亲追他母亲时口哨声,突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我不能呼吸,当他父亲真的站在他母亲面前时,我从床上跳了起来!

原来偏执也有遗传。

英特尔公关部给我这本书时让我写读后感,并说把读后感发给安迪,然后安迪会电话接受釆访,我写了一篇激情短文不久,受安迪之约被安排电话采访,采访问题范围只限于只许提此书相关的两个问题,时间三分钟。

问:安迪你为什么不回匈亚利故乡去看看?

答:……

问:你不想吗?你肯定想,不然你怎么会记得你家马桶的颜色,为什么记得房子的朝向?

问:……

时间一秒秒过去,我觉他根本回答这个问题,要快马上转弯。

问:你如何看待死亡?

答:哈哈哈

问:你笑什么?

答:因为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问:为什么不想?

答:因为我只是想怎样好好地活着。

现在评论:所以他的仙逝我并不悲伤,因为他美美地活了80年,这句话不但让我彻底地认识了安迪,而且让我终身受益。

贡献

安迪·格鲁夫的英特尔的时代不仅创造了286、386、486、奔腾CPU,而且教会了整个产业的生态链建设,英特尔与微软的完美二人转,筑成了互联网盛行的基石,多少企业从他领导的英特尔公司学到了什么是企业公民责任义务,又有多少企业至今根本学不到的企业内部对抗性领导管理方法,安迪.格鲁夫一代半导体英雄不仅属于英特尔公司,他应该属于全世界。

安息吧,伟大的安迪·格鲁夫。

你的墓志铭应该这样写:

你快乐80年的生命影响并属于整个世界!

在前线zaiqianxian121(←长按复制)

《在前线》是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媒体,不但拥有40多年的媒体运作经验,更拥有前瞻的思维模式。


《在前线》是科技自媒体联盟“蜂巢自媒体联盟”核心成员。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