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原子3d打印技术(电子束熔融技术深度剖析)

原子3d打印技术(电子束熔融技术深度剖析)电子束熔融技术特点电子束熔融过程内部图CAD画图设计零件;在成型台上确定成型部分位置,添加支撑结构;将3D零件切割成2D平面层;

什么是电子束熔融技术

电子束熔融技术(EBM)是一种基于金属粉末的3D打印增量制造技术。粉末部分在高真空环境下被电子束一层一层地熔化之后,再选择性成型。

电子束熔融的过程很像激光熔融,只是热源由激光换成电子束。首先机器将一层很薄的金属粉末平铺在成型台上,被电子束熔化后,成型台下降一定程度以便下一层金属粉末可以覆盖至顶层,再被电子束在所选择的部分熔化。这一过程反复进行,直至最终成品。

原子3d打印技术(电子束熔融技术深度剖析)(1)

电子束熔融技术流程

CAD画图设计零件;

在成型台上确定成型部分位置,添加支撑结构;

将3D零件切割成2D平面层;

电子束熔融过程内部图

电子束熔融技术特点

电子束熔融技术这一过程中需要支撑结构,用于将已经成型的部分固定和悬挂在成型台上。这一结构可以使热量从已经熔化的部位转移,从而减少热压。

成型区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零件的制造,只要他们都固定在成型台上。

金属粉末粒子大小,形状,杂质都会影响零件成型后的密度,微结构,纯度,机械特性和热学特性。

最大覆盖体积:350*350*380mm3

精度: 0.1mm

公差: /- 0.2mm

最小层厚度: 0.05mm

密度: 99.9%

扫描速度: 8000m/s

打印速度: 55-80cm3/h

电子束功率: 50-3500W

原子3d打印技术(电子束熔融技术深度剖析)(2)

成型部分表面结构

电子束熔融技术适用材料

G2钛 (Grade2 Titanium)

Ti-6Al-4V钛合金

钴铬合金 (CoCr)

铝和铝合金 (Aluminium and its alloys)

钢 (Steel)

超耐热不锈钢(Superalloys)

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s)

高熔点合金 (Refractoryalloys)

电子束熔融技术优缺点

优点

不需要额外辅助仪器

原料处理高效

后续加工处理过程简单

设计不受限

适用于高熔点,高活性材料

设计时间减少,快速面向市场

成品密度高,机械性能好,热压少

高度定制

缺点

制造速度较慢

成本高

目前只适用于部分金属

电子束熔融技术应用领域

电子束熔融技术多应用于小型系列器件,在钻模,固定装置部分应用较广,适用于:

航空领域:涡轮叶片,泵轮

汽车行业:涡轮增压

医疗工程:移植

使用电子束熔融技术的打印机

Arcam A1

A2

A2X

A2XX

EBM S12

Q10

原子3d打印技术(电子束熔融技术深度剖析)(3)

译者 李春阳

编辑 zippy

(关于译者:李春阳,留德硕士,主修微电子专业,helloear实验室特约专栏作者)

原子3d打印技术(电子束熔融技术深度剖析)(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