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茶文化旅游模式(我盟开讲浙报记者走进善琏湖笔小镇)
金华市茶文化旅游模式(我盟开讲浙报记者走进善琏湖笔小镇)就这样,热烈的讨论氛围持续了近2个小时,在大家的交流中,千年湖笔发展的蓝图也越来越清晰。“不久的将来,善琏湖笔小镇研学营地项目也将投入运营,我们结合湖笔文化优势资源,建设湖笔技艺教学区、湖笔制作体验区、湖笔小剧场,湖笔书画院等,让大家多角度感受‘诗画浙江’中的湖笔文化的魅力。”镇党委委员冯彬和大家谈起未来的规划发展。“在善琏,像杨老师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制笔人专注于匠心手艺,书写着百年传承的篇章,我们作为年轻一辈,也需要有这份使命感。”年轻的姑娘姚玉粼接过话茬说道。这位出生于1996年的善琏姑娘,是“制笔世家”善琏双鹿湖笔第四代继承人,2018年,他与丈夫思虑再三,回到了老家传承制笔家业。说到这,比小姚提前几年回到家乡投身湖笔文创研发的吕韬也加入“群聊”。他说,全会决议中提及的“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让他感触颇深,“湖笔的传承同样需要创新,无论在原料选择,还是制作工艺以及销售模式上都有创新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叶诗蕾 共享联盟南浔站 费腾辉
【编者按】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飞”入千家万户,浙报集团在行动。12月2日 “千名记者互动讲”浙报集团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正式成立并向全省各地出征,推动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垂注。12月17日,一抹暖阳照进江南小镇。浙报集团湖州分社记者吴丽燕与共享联盟南浔站记者高曙瑛走进南浔区善琏湖笔小镇,与当地镇干部、村干部、湖笔从业者围坐在少求书屋,互动交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并探讨“千年湖笔产业如何焕发新活力”。
这是“千名记者互动讲”浙报集团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在湖州的第二站。“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中,总结新时代成就和经验时,对文化建设单独作了总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像善琏,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每年举办的湖笔文化节我都会来采访,感触也比较深,这些年来当地在湖笔文化传承发扬上不断努力。”吴丽燕率先开讲。她说,这次来善琏,不仅仅是一次宣讲,更是一次交流学习。
“像全会中决议中提到的‘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湖笔因产自湖州而名,是湖州文化的典型代表。我们善琏就是湖笔的发源地。”15岁就进厂拜师学习湖笔制作的杨松源,在制笔行业建树颇丰。虽然年过六十,但他始终不忘初心,这些年将更多精力放了湖笔文化的传承上。“我把抽象的制笔技艺,通过图文形象化、量化,留存下来,希望也对年轻人学习制笔有所帮助。”杨松源说,他期待着更多年轻人加入。
“在善琏,像杨老师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制笔人专注于匠心手艺,书写着百年传承的篇章,我们作为年轻一辈,也需要有这份使命感。”年轻的姑娘姚玉粼接过话茬说道。这位出生于1996年的善琏姑娘,是“制笔世家”善琏双鹿湖笔第四代继承人,2018年,他与丈夫思虑再三,回到了老家传承制笔家业。
说到这,比小姚提前几年回到家乡投身湖笔文创研发的吕韬也加入“群聊”。他说,全会决议中提及的“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让他感触颇深,“湖笔的传承同样需要创新,无论在原料选择,还是制作工艺以及销售模式上都有创新空间。”吕韬说。
“这些年,我们全镇以党建为引领,一心一意谋发展,先后投入35.55亿元建设湖笔小镇,为湖笔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善琏镇镇党委副书记朱华介绍,小镇共有湖笔相关经营主体390家,2021年将实现产值9亿元,其中中高档毛笔市场占有率达60%。
“不久的将来,善琏湖笔小镇研学营地项目也将投入运营,我们结合湖笔文化优势资源,建设湖笔技艺教学区、湖笔制作体验区、湖笔小剧场,湖笔书画院等,让大家多角度感受‘诗画浙江’中的湖笔文化的魅力。”镇党委委员冯彬和大家谈起未来的规划发展。
就这样,热烈的讨论氛围持续了近2个小时,在大家的交流中,千年湖笔发展的蓝图也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