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通过行路难这首诗来描写李白(从拟行路难到行路难)

通过行路难这首诗来描写李白(从拟行路难到行路难)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行路难》(三首其二)

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附近)。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诗《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被后人称为“诗仙”。

通过行路难这首诗来描写李白(从拟行路难到行路难)(1)

李白

他的成功固然离不开天赋,那么除了这一点,是什么让李白有如此高深的文学成就,流传千古?

答案之一自然离不开对优秀前辈的借鉴学习,正可谓集百家之长,而其中对李白影响最深的人,叫做鲍照。

鲍照(416年?—466年),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郯城,有争议),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通过行路难这首诗来描写李白(从拟行路难到行路难)(2)

鲍照

他在游仙、游山、赠别、咏史、拟古、数诗、建除诗、字谜、联句等方面均有佳作留世,其中的组诗《拟行路难》就对诗仙李白创作千古名篇《行路难》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题材:同样是慷慨激愤,李白多一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直爽

李白喜欢鲍照的“人生不得恒称悲”(鲍照《拟行路难》之八)诗句,他自己的诗句“人生难称意”(李白《拟古》之十二)便是从鲍照诗句中来,还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也是鲍照这一诗句的化用。

正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宋代范温语:“李太白亦多建安句法,而罕全篇,多杂以鲍明远体。”

这正是因为相似的经历促成了两位不同时代伟人的惺惺相惜。

鲍照家境贫困,年少苦读以求出头之日,献诗言志而被刘义庆赏识,擢为临川王国侍郎,后官至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本应荣华一生,奈何政权更迭、风云突变,靠山倒塌,鲍照不得重用,在乱军中惨遭杀害,英年早逝。

李白儿时就广学博览,自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剑术”,“观奇书”,恃才傲物,游历至长安,献赋求仕,悖逆自己的意愿迎合权贵,汲汲营营一生,还是不得重用,满腔抱负无处施展。最终认清了封建统治阶级最高统治阶层的荒淫与腐朽,归隐尘世。

鲍照的创作领域广泛,内容丰富。上到帝王将相之荒淫奢侈、猜忌弄权,下到市井百姓的经营算计有有所指涉,以《拟行路难》为例,“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勇敢批判了统治者的腐朽,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

通过行路难这首诗来描写李白(从拟行路难到行路难)(3)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这一点被李白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其作品除了慷慨激愤的“怨世之作”,更不乏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乐观进取。

《行路难》在题材上与鲍照《拟行路难》相似,是诗人的理想与黑暗、不合理社会相撞击的产物,是对不合理制度的一种抗议。

李白生性高傲,才华横溢使他自命不凡,创作更是豪迈直率,毫无做作之态,心里想的是出仕,那就淋漓尽致地将自己的心情剖白在世人之前。

春风得意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蔑视权贵时,“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李白的激情正是他诗歌跃动的脉搏,毫无遮掩的情绪化表达,喜怒哀乐,长吁短叹,让我们接触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白。

通过行路难这首诗来描写李白(从拟行路难到行路难)(4)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风格:同样是阔大宏伟,李白多一重“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浪漫

不论鲍照还是李白,皆常以或慷慨激昂、或嬉笑怒骂,种种炽热的感情,汇成一股奔放的气势,震动人们的心弦。

鲍照的创作多慷慨任气,如“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就像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的评价:“当其得意时,直前挥霍,目无坚壁也,如骏马轻貂,雕弓短剑,秋风落日,驰骋平冈。”

李白诗歌在此基础上之上大量用典,而用典之妙,在于自如。信手拈来,因而用之,借其一端,发挥其无尽的诗意。像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

以他的代表作《行路难》为例: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垂钓”这一典故出自《韩诗外传》,讲的是姜太公(吕尚)未遇周文王前,在磻溪(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边直钩钓鱼的故事。

文王问他为什么用直钩钓鱼呢,姜太公不紧不慢地回答:“愿者上钩。”李白以姜太公自比,相信自己虽然仕途不顺,但一定会有重新被启用的那天,胸中的渴盼与热切,由此可见一斑。

通过行路难这首诗来描写李白(从拟行路难到行路难)(5)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梦日”这一典故出自《宋诗·符瑞志》,讲的是一代贤相伊尹在出仕辅佐商汤以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经过日月的旁边,这里的“日月”自然是帝王的象征,果然没多久他便受到重用。

李白又以伊尹自况,盼望着有朝一日得到帝王的青睐和任用,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达成人生理想。

通过行路难这首诗来描写李白(从拟行路难到行路难)(6)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韩信”一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虽然后来地位尊贵至大将军,陪刘邦打江山,但韩信发迹之前只是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穷小子。

有地痞流氓挑衅,说:“你要是有种,就把我杀了,没种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韩信照做,引来乡人的嘲笑和讥讽。

韩信者,本来就跟乡野之人不同,天生是一个异种,李白以此自况,表明自己坚贞的心智和高洁的追求。

通过行路难这首诗来描写李白(从拟行路难到行路难)(7)

胯下之辱

“贾生”一例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谊才华横溢,年少成名,尤擅长政论,评论时政,针砭时弊,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评为“西汉鸿文”。

无奈天妒英才,因为太受宠爱,遭到朝中周勃、灌婴等大臣的排挤,被冤贬离京。

李白用“贾生”一例,意图说明自己的才华遭众人妒忌,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结党营私,那不是我李白的风格!

也罢,那就“行路难,归去来!”

通过行路难这首诗来描写李白(从拟行路难到行路难)(8)

贾谊被贬

由此看来,李白的诗歌成就与用典之妙密不可分,唯有博通古今,谙熟历史,才能如此信手拈来,相比其他诗人,或是暗用不露痕迹,或是反用而出新意,读来毫无汉赋等文体的堆砌之感,真正可以称得上是推陈出新、语如己出、活泼自然的境界。


语言:同样是华丽晓畅,李白多一层“清水出芙蓉”的天然

鲍照诗歌具有一种绮丽豪放之美,流动奔腾之神,这一鲜明的风格赢得了从唐至今各代人的赞誉:

南朝钟嵘《诗品》称鲍照“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即指他诗歌写物的清秀俊美)

唐代杜甫对鲍照诗的风格评论:“俊逸鲍参军。”

最具代表的是他的《拟行路难》组诗,诗中写道,“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愤慈之情何等浓烈;“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不平之气又是何等激昂。

辞藻富丽、音节多变、句式华美,给人以豪放飘逸之感。

同样的意象李白又是怎样表达的呢?以《行路难》其二为例,“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通过行路难这首诗来描写李白(从拟行路难到行路难)(9)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李白以慷慨激昂的声调,发挥丰富想象,备言世路艰难离别悲伤之意,使得诗篇具有气势雄浑奔放,音节激昂顿挫,形式变化多端,笔力遒劲奇横,有“振摆超腾,既俊且逸”的诗风。

这样的诗风与鲍照如此相似,但却不同,非雕琢细琐之人可作。只有李白这样心胸豪迈之人才能有如此的魄力与笔法。


【写在后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李白对鲍照的继承,并非单纯的模仿,而是于借鉴中融入了自己的特色。

同为“豪放奔逸”,鲍照的诗歌显得更加触及现实;李白的诗歌则避免了这种现实,如云似龙,在空中纵横舞蹈,显得浪漫无羁。

正如《乐府诗集》释曰:“鲍照‘北风凉’,李白‘烛龙栖寒门’,皆伤北风雨雪,而行人不归。”可见,李白更有其意,不但吸收了鲍照的长处,而且进一步揉合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总之,这里将二人进行比较,意图并非要一决高下,而是为了更好地鉴赏,无论是鲍参军,还是诗仙李白,深切的悲情与洒脱的豁达汇成浓烈的情感洪流,这洪流在错落有致的诗句中,流淌撞击,激荡人心。

茫茫人海,我们相遇,精选书和影视,用最走心的文字,为亲爱的你赋能,如果喜欢就请关注我@井井有聊吧,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更新哦~

参考文献:

[1]转引自罗春兰 彭兰花“俊逸鲍参军”——李白对鲍照的追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9(05):51-56

[2]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M].廖德明校点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4

[3]《朱子语类》见《鲍参军集注·诸家评论》第445页

[4]陈绎曾《诗谱》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631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删。

END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