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梅州市的历史变迁(见证者说忆70载峥嵘岁月)

梅州市的历史变迁(见证者说忆70载峥嵘岁月)“立足世界客都,以‘客商’这一民系命名,寓意着客商银行将为凝聚客商能量,开发客商资源,支撑海外客商资金引进来,支持国内客商走出去贡献金融新力量。”宁远喜说,当时代的号角再一次吹响,面对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梅州准备好了!未来,客商银行将传承敢为人先的客家优良传统,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戒骄戒躁,重整行装再启航,为美丽中国梦传播梅州好声音,贡献客家新力量,推动苏区振兴发展!宁远喜表示,定位于“服务三农两小”的客商银行,客商银行开业以来,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梅州企业融资、服务实体经济创造了有利环境。近期,客商银行自主研发“嫘祖”智能风控引擎,开创物联网普惠金融业务,为生猪养殖户实现了“30分钟授信、1分钟放款、10秒钟到账、随借随还”的业务模式,区别于传统银行纯线下和互联网银行纯线上的模式,实现了“第三路径”的突破探索。宁远喜表示,世界客都梅州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70年岁月如歌。70年来,梅州人拼搏实干、接力奋进,书写了一部改天换地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企业家、城市建设者、农民……他们都是梅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忆往昔、看变化,守初心、再出发。站在新的起点,我们一起听他们讲述70载波澜壮阔,共同奋进新时代。

梅州市的历史变迁(见证者说忆70载峥嵘岁月)(1)

梅州市的历史变迁(见证者说忆70载峥嵘岁月)(2)

梅州客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宁远喜:

砥砺奋进70载 追梦正当时 共创新未来

2017年6月28日,梅州客商银行正式开业,这是首家总部设立在原中央苏区的民营银行。作为梅州客商银行的董事长,宁远喜是客商银行成立的主要推动人之一,更是梅州金融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客商银行的成立,正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深化金融业改革的春风,梅州这片红色土地上终于开出了属于自己的银行。”宁远喜说。

宁远喜表示,世界客都梅州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但因地处山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梅州充分发挥侨乡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能源资源、红色苏区资源等优势,渐渐成为发展热土。

“近年来,梅州举办了世界客商大会、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分会场、国际马拉松赛、国际自行车邀请赛等大型活动,更是进一步释放了开放、发展的魅力。”宁远喜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梅州将开通首条高铁——梅汕高铁,这意味着梅州将加快融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步伐,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梅州一次次跑出了傲人佳绩。”宁远喜说,作为全国唯一总部设在原中央苏区的民营银行,以及广东保监局辖内第一家民营银行,梅州客商银行开业后,立足梅州,为梅州的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宁远喜表示,定位于“服务三农两小”的客商银行,客商银行开业以来,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梅州企业融资、服务实体经济创造了有利环境。近期,客商银行自主研发“嫘祖”智能风控引擎,开创物联网普惠金融业务,为生猪养殖户实现了“30分钟授信、1分钟放款、10秒钟到账、随借随还”的业务模式,区别于传统银行纯线下和互联网银行纯线上的模式,实现了“第三路径”的突破探索。

“立足世界客都,以‘客商’这一民系命名,寓意着客商银行将为凝聚客商能量,开发客商资源,支撑海外客商资金引进来,支持国内客商走出去贡献金融新力量。”宁远喜说,当时代的号角再一次吹响,面对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梅州准备好了!未来,客商银行将传承敢为人先的客家优良传统,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戒骄戒躁,重整行装再启航,为美丽中国梦传播梅州好声音,贡献客家新力量,推动苏区振兴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唐林珍

梅州市的历史变迁(见证者说忆70载峥嵘岁月)(3)

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张晓:

时间改变了城市 城市改变了生活

“绿茵环绕,山水相映,处处呈现出错落有致的美妙景观,让人觉得舒适宜居。”这是外地游客对梅州景观的直观印象。

“总是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现马路宽了、环境美了,基础设施更完善了,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这是市民对梅州变化的共同感受。

在梅州土生土长的张晓,从1995年大学毕业后就在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上班。在他的记忆中,24年前的梅州城区并不大,建成区面积还不到30平方公里。如今高楼林立的江南当时以农田居多,梅县新城、江南新城也还是荒凉一片。

建设未动,规划先行。早在1993年,梅县新城就开始规划建设,总体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随后,梅州开始对一江两岸进行整治,规划按“百年一遇”的洪水高标准规划建设堤岸。凌空而架的梅江桥、嘉应大桥、东山大桥、梅州大桥、剑英纪念大桥、秀兰大桥等6座大桥连同程江在梅江入口处的德龙大桥,像一道道彩虹与碧波荡漾的梅江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绿中城、城中水”的碧水连天、环境优美的飘逸画卷。

城市建设没有休止符。2013年11月,梅州嘉应新区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江南新城的规划建设也开始如火如荼地开展。2015年,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江南新城建设要“一年打基础、三年定雏形、五年成规模、十年基本建成”。5年时间过去,江南新城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成为梅州扩展城市版图的一幅剪影。

过去的20年,是梅州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20年。到2018年,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3.5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20年的蜕蛹化蝶,城市发展中每一个节点的细微变化,无不印记着全市人民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

过去的20年,张晓也曾因出差去过很多城市,但令他感到最舒适的地方还是梅州,“在梅州,依然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让人感到分外惬意。”在2019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中,梅州位居第19位。

“目前,梅州即将迈入‘高铁时代’,更要以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定位城市建设,增强规划的科学性、长远性,从更高层面科学谋划城市未来,不断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张晓说。

南方日报记者 黄思华 见习记者 梁时禹

梅州市的历史变迁(见证者说忆70载峥嵘岁月)(4)

从事教育工作30年的老教师林铭绪:

教师不再一言堂 是师者也是学生

今年是林铭绪从教的第30个年头,前不久的教师节,他对自己的教学生涯进行了简短的回顾。“30年,转瞬即逝,和梅州教育一同成长。”

1989年,林铭绪从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直接分配到家乡的东山中学教书。“当时,我们本科毕业的工资是178元,专科生毕业每月工资是154元。”教师是个体面、收入也不低的职业。

而今30年过去了,随着社会发展和物价上涨,林铭绪的工资已经翻了50倍。职位也从最初的普通教师到如今的东山中学副校长,从初出茅庐的一级教师到如今的高级教师。

除了自身成长,林铭绪也见证了东中的发展。“刚来时,学校只有103亩地,初高中加起来30个教学班,近1800个学生。如今东中的面积已达到500亩,有109个教学班,共5400多个学生。”林铭绪说,以微知著,梅州各校的面积和招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能接受教育,享受优质教育,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梅州的城市化进程。”

如今的智慧化教学是林铭绪从前想象不到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教师们只需“两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就可以上课了,而如今有了一体化设备,教师们随时联网为学生讲授课程,方便了老师备课也让学生们可接受更广阔的知识。学生宿舍、实验室等环境、设施越来越好,第二课堂、社会活动、实践活动等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即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林铭绪仍觉得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快。以前教师是‘一桶水教给学生一碗水’,如今教师是要‘一江水’,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林铭绪说,信息时代迫使老师们跟着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升。

林铭绪认为,教师要把工作当事业而不是职业,才能保持热情和不断学习的劲头。“当今时代的教师思想要变,是师者也是学生。要善于交流和总结,在学习中成长。”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梅州市的历史变迁(见证者说忆70载峥嵘岁月)(5)

梅州海关关员黎建明:

30年见证梅州对外开放发展

从资源匮乏的山区城市到“融湾”发展的世界客都,从交通闭塞到国内外航线、高铁、高速公路全面开花……近30年来,梅州海关关员黎建明见证了梅州对外开放翻天覆地的变迁。

“30年前,现在的海关大楼仍是一片荒凉的‘处女地’。”黎建明说,“当时梅州的进出口货场就设在现在的市中心,可见这里的确是‘穷乡僻壤’。”

1989年,梅县至香港航班正式开通,班班爆满,一票难求。为了满足梅州机场剧增的旅检需求,梅州海关筹备处随之成立。20岁的黎建明便是筹备处的其中一员,在机场口岸担任旅检工作人员一职。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南粤大地,梅州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需要海关监管的业务越来越多。1991年,海关办公大楼平地而起,梅州海关正式建关,负有进出境监管、征税、缉私等职能。建关后,由于职能增加,人手不足,黎建明和同事们开始机场、货场两头跑。

那时,梅州还处于“人人过筛”,货物“细查细验”的阶段。“有一次,一家兴宁的企业有一批货物急着出口,预约凌晨四五时进行查验,我们就要提前到货场等着。”在黎建明的记忆中,起早摸黑到货场查验货物的经历并不少。“对企业来说,就算是一小时也非常关键,耽误不得。”

直到2017年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后,企业可先行在网上报关,然后直接将货物运到口岸,简化了通关环节,效率大大提高。

口岸营商环境改善,企业投资信心更足。从梅州近年来不断好转的招商引资情况来看,外企在这片土地上实实在在提升了获得感。不断加速的对外开放步伐,均可窥见梅州长足的发展战略和坚定的发展决心。

四年前,黎建明从奋斗了二十多年的业务一线转到了办公室,但他每天依然十分忙碌。“梅州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关检融合’后,海关的监管链条越来越长,涉及领域越来越广,事事都得学,样样都要考,很多都是从零开始。”但对于这份挑战,他认为海关人“使命在肩”。作为内陆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梅州的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改善口岸环境迫在眉睫。

眼下,梅州举全市之力融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翻涌的时代浪潮前,下一秒的梅州或许又将产生巨变,黎建明以及所有像他一样的海关人有幸见证着,参与着。

南方日报记者 何苑妮

梅州市的历史变迁(见证者说忆70载峥嵘岁月)(6)

归侨吴凤珠:

回到祖国怀抱真好 祖国日益强大令人自豪

1960年3月,15岁的吴凤珠跟随家人从印尼坐船回国。“我记得当时中国派了5艘船来接我们,一艘船上载几千人,我们就是其中之一。”吴凤珠回忆,他们一家四口人匆匆带上一些衣物就踏上了回家之路,回来之后被分到了梅州市蕉华管理区,就这样定居了下来。

原本是汕头人的吴凤珠从小生活在印尼,回国后被安排在了梅州,精通多种语言的她不论在哪里生活都勤勤恳恳、乐观向上。回看这过去的60多年,她不禁感慨,“回到祖国的怀抱真好,看到祖国一天天强大感觉很自豪,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吴凤珠记得刚回来的时候,梅州还没有普及用电,晚上照明用的是洋油灯,出行的路是用沙子铺成的,还没有房子的他们暂时寄住在本地人家中,“说实话,多少都是不习惯的,但大家的生活都是这样”。为了生活,吴凤珠和所有归侨一样积极参加农场劳动,种过各种农作物,例如水稻、蔬菜、甘蔗,用一双勤劳的双手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家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吴凤珠的生活越过越好,住进了自家盖的独栋房,出门有免费公交,还有退休金作为生活保障,两个儿子也已长大成人,在深圳有了稳定的工作,她和丈夫则在蕉华管理区安享晚年,种种花,养养鸡,有时还会约其他归侨一起到家里来唱歌跳舞,生活快乐且充实。

吴凤珠跟其他蕉华区的老人一样,享受着各种政府提供的服务。“现在出门很方便了,3年前我们就办理了老年卡,乘坐公交车免费,我会搭车去蕉城购买一些日用品。看病也非常便利,蕉岭县人民医院蕉华分院离我们很近,而且每年都会给我们送来免费体检,听说最近蕉岭县、蕉华区要融合发展了,我们都非常期待!”吴凤珠兴奋地说。

据了解,目前蕉岭县和蕉华区正全力推动区域空间、资源、产业、功能融合,推动县区紧凑型发展。对于像吴凤珠这样的归侨而言,能够享受到与其他县(市、区)群众一样的福利待遇,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南方日报记者 陈萍 通讯员 郑琼华

梅州市的历史变迁(见证者说忆70载峥嵘岁月)(7)

五华县安流镇福龙村党支部书记李翠霞:

山水更清了 农民生活越来越好

“亲人相隔千里也可以视频通话。日行千里也不是神话。足不出户也可以在家享受高级餐厅的餐点。要出门的话,手机预约就有专车司机在门口等待。”五华县安流镇福龙村支书李翠霞谈起70年来的变化,感触颇深。

“70年来,开放中国迸发出神奇力量,让神州大地风云激荡,变化沧海桑田。”李翠霞表示,如今只需通过手机点一点,就可以轻松实现以前只有君王才能拥有的“一骑红尘妃子笑”。

当了18年的村干部,6年的村支书,李翠霞常说:“当干部就要带头干事、带头吃亏、带头吃苦。”李翠霞以她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誓言。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群众盼望好干部、好班子。

李翠霞表示,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路人、村级班子的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关系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实现。

“现在的农村变化翻天覆地,农民也有了老有所养的养老金,村容村貌变了,变亮了,变绿了,变美了,村民都说不忘党恩,有国才有家。”李翠霞说,不讲什么大道理大理论,眼见为实,现在农村越来越美丽,山更青了,水更清了,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农民能吃饱穿好住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心情愉快,身康体健,幸福感每日俱增。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李翠霞表示,她会努力将自己为祖国的这份自豪感化为奉献的动力添加剂,时刻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心上,在自己平凡的岗上努力奋斗,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大业努力添上一片渺小的砖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全力奉献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

“最后,我想说,中国,我爱您!中国共产党,我永远拥护您!”李翠霞望着田野,铿锵有力地说道。

南方日报记者 汪思婷 通讯员 张炳锋

梅州市的历史变迁(见证者说忆70载峥嵘岁月)(8)

茶农何火球:

靠茶致富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在梅州市庆祝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上,一名普通的茶农跟观众分享了丰收的喜悦和讲述了他与茶的故事,他就是何火球,丰顺县马图村的茶农代表。

何火球的父辈都是种茶的,但他最开始并没打算靠种茶为生,便外出卖木炭。每次回老家马图都会帮朋友代购马图村的茶叶。次数多了,他就萌发了种茶卖茶的想法。

做一件事就要坚持做,才会做得好,做茶也是,要用心坚持,这是他坚信的理念。

从1978年起,改革开放的春风慢慢惠及到农村。1980年,何火球就开始和妻子开荒种茶。那时候并没有什么机器辅助,都是用锄头锄出来的。无论是开茶山,还是买茶苗,何火球都亲力亲为。靠着自己的坚持,茶山面积随着时间不断扩大,从海拔低的山地转移到高山地区,这样一来茶叶的品质更佳了。

变则兴,不变则衰。何火球的制茶工艺都是父辈传授的,基本都是老一套,并没有创新。为了解决茶叶苦涩的问题,他开始钻研起制茶工艺,不断尝试不断改良。买不起摩托车的他租了一辆,用于茶叶的运输,经常往返丰顺县城和梅州城区,一趟下来也没有赚几个钱,不过让他觉得开心的是他的茶叶慢慢得到顾客的肯定。

多年坚持品质如一,为他攒下了不少老顾客。每年春茶还没有采摘,订单就一大堆。2001年,何火球瞄准品牌建设,成功注册“马图茶”商标,先后荣获广东省第六届、七届、八届名优茶质量竞赛银奖、金奖。

2004年,国家开始实行“村村通”工程。同年3月,梅州市、梅县、丰顺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向梅州市委提交了《梅丰边老区调查报告》。很快,马图村通往镇上的42公里沙土路修成3.5米宽的水泥路,通车后,开车到镇上只需一个半小时。

何火球说,他是靠着茶叶致富了,但他也没有忘记老家的乡亲,采用“基地 农户”的模式带动200多户村民进行茶叶种植,现在的马图茶叶产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他表示,接下来会继续坚持走好生态发展之路,做好茶,更好推广包括丰顺高山茶在内的梅州嘉应茶走向世界。

南方日报记者 黄培强 通讯员 胡金辉 张佳胜

梅州市的历史变迁(见证者说忆70载峥嵘岁月)(9)

大埔县柚农郑彩霞:

农村政策利好 “三农”迎来新活力

“我是一个农民,种柚子十多年了。”大埔县柚农郑彩霞说。

走进郑彩霞的柚子仓库,一阵柚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郑彩霞顺手拿起了柚子,只见她小刀一划,双手一掰,大大的柚子就被分开两瓣,看得记者一愣一愣的。

“我们农村人,老大粗,多的是蛮劲。”郑彩霞笑着说,在此之前,她只是一个种柚子的“门外汉”,一次偶然的机会与柚子结缘。这还得从15年前的一通电话说起。

“当时我在深圳工作,接了父母的电话,说现在农村政策越来越好,叫我回来。我心想,我从农村出生、长大,应该回去村里发展,为乡村振兴出力。”谈起回村的心路历程,郑彩霞历历在目。

起初回到大埔,郑彩霞先是在三河镇的中山纪念堂当一名讲解员。两年后,偶然一次晚饭后散步,她看到堤坝下有大片的土地荒废着,觉得很可惜。

“然后我就开始当农民!”郑彩霞说,她决定开荒种地,每天下班后就到田里忙活,除草、翻土、挖坑,周末就跑到福建去买柚苗、瓜苗。经过十几年的拼搏,果园从一片开发到七片总共300多亩,8000多棵的柚子树在郑彩霞的管理下,品质也越来越有保证。郑彩霞坦言,步入农途是心血来潮,她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谈及农村70年来的沧桑巨变,郑彩霞说了一句“国家好,党的政策好,我们农民就越来越好。”她说,如今农村有政策利好,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来农村发展,有补贴、有优惠政策,为农民谋得了许多福利。

农业技术发达、电商发展迅速、互联网线上销售……郑彩霞列举了农村几十年来的变化,频频点头表示:“农村也能和城市一样,农产品走出大山,销往全国。”

“虽然我只是个柚农,生活在农村,但我仍感到幸福满满!因为我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有那么好的党和政府在引领,相信我们的农村发展会越来越好,农民日子越来越有奔头。”郑彩霞说。

南方日报记者 汪思婷

【作者】 唐林珍;黄思华;张柳青;何苑妮;陈萍;汪思婷;黄培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