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用途分区 分类(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图件编制)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 分类(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图件编制)24)尺度性原则。不同空间尺度的分区图件,例如省级、市级、县级等,上图要素是有很大不同的。必须按照不同的制图比例尺,确定图件内容、图件表达、图件种类等。1)政治性原则。国界线的走向和绘制,岛屿、海域等的标识,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立场和相关规定进行;国内的行政界线和土地归属界线的选择要重视法律和政策依据。2)规范性原则。内容的可靠性、资料的现势性、结构的完整性、制图的精确性等,必须系统科学和完整规范。同时,基础地理要素、注记、图幅配置、图纸幅面、图件内容等必须符合制图规范。3)主题性原则。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图,由一系列不同主题的分区图件组成,包括区位图、空间分区图、评价图等。各种图件编制都应突出主题要素,将主题要素放置于第一目视平面上。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1
分区图件编制的重要性和原则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要将分区意思和分区方案通过地图予以表达,从而更好地展示国土空间分区的空间分异和动态变化,反映国土空间用途分区方案的分布特征和相互联系,给人们一种更加形象直观的效果。因此,用途分区方案编制完成后,需要通过制图进行更好的空间表达,这已成为分区方案编制的内生要求。不仅如此,通过方案的地图空间表达,还能完善方案中可能存在的某些缺漏。比如,将“三区三线”与线性工程布局、村庄居民点布局、整治工程布局等放置于同一张图上,更能够清晰地展示各种要素与用途分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判断原来分区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国土空间用途分区方案的空间地图表达,需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政治性原则。国界线的走向和绘制,岛屿、海域等的标识,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立场和相关规定进行;国内的行政界线和土地归属界线的选择要重视法律和政策依据。
2)规范性原则。内容的可靠性、资料的现势性、结构的完整性、制图的精确性等,必须系统科学和完整规范。同时,基础地理要素、注记、图幅配置、图纸幅面、图件内容等必须符合制图规范。
3)主题性原则。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图,由一系列不同主题的分区图件组成,包括区位图、空间分区图、评价图等。各种图件编制都应突出主题要素,将主题要素放置于第一目视平面上。
4)尺度性原则。不同空间尺度的分区图件,例如省级、市级、县级等,上图要素是有很大不同的。必须按照不同的制图比例尺,确定图件内容、图件表达、图件种类等。
2
分区图的主要内容
1.省级国土空间用途分区
省级国土空间用途分区是对省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整体性安排,其图集应包括规划成果图、基础分析图、评价分析图,具体可包括表所示各类图件,核心图件是主体功能分区图。
省级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图件编制内容一览表
注:内容参考《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2.市县级国土空间用途分区
市县级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用于管理不同空间单元的开发建设与资源保护。图件具体类型与内容涉及全域、城镇功能控制区的现状图与规划图等。各地可结合实际,在满足深度要求的条件下,可将城镇功能控制区与相关区域(市辖区、县市域)范围合并表达。
市县级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图件编制内容一览表
图纸内容的具体选择,可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予以增删或合并。图纸采用的比例尺应根据规划地区的大小,各种图纸拟表现的内容,以及提供图纸的可能性等具体情况和需要而定。通常情况下,基本比例尺系统从乡镇到全国依次为: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等8种,具体视各级区域的空间范围大小而定。
3
分区图件的编制规范
1.空间参照系统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图件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比例尺大于1:100万时,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系统(6°分带),比例尺小于等于1:100万时,采用双标准纬线等面积割圆锥投影系统(兰伯特投影),中央经线和标准纬线根据各区域辖区范围和形状确定。
2.图件基础要素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的图件基础要素包括行政界线、政府驻地、高程特征点、等高线和等深线(特别针对高程、高差对国土开发利用有较大影响的地区)、水系、道路以及其他重要地物。图幅配置包括图名、图廓、地理位置示意图、指北针与风向玫瑰图、比例尺、图例、署名和制图日期等要素。
3.注记
图件注记内容包括:①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政府驻地名称;②主要河流、湖泊和水库名称;③主要铁路、公路、民用机场和港口码头名称;④主要水利设施名称;⑤国家公园、主要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名称;⑥高程特征点及高程值名称;⑦重要地物名称;⑧各类现状和规划空间区域、空间轴线、空间结点名称。
利用GIS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功能,综合处理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的各类信息,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制图数据,实现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制图的自动化、三维可视化、实时更新监管是基本趋势。因此,制图一方面要以现状数据库为基础,另一方面要面向规划数据建库,满足国土空间用途分区数据库建设和分区管制的要求。国内已有学者探索应用智能识别软件———地理模拟与优化系统来划定“三区三线”,并取得了初步成果(黎夏等,2018)。
本文选自由地质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由吴次芳、谭永忠、郑红玉著;文章来源:自然资源之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生态修复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