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为啥是西北(明明是中部为什么)
陕西省为啥是西北(明明是中部为什么)陕北方言,多属于「晋语」,与北侧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包头一带,及河东岸的山西省属于同一文化圈。陕西省从北到南,分成了「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大的地理单元,这应当是大家多数人都知道的常识。从方言角度来说的话:虽然「大区」这一行政概念只延续了不久便被撤销,但是大区的划分方式影响非常深远,如长途区号、邮政编码、行政区划代码等,直到今天都能清楚地看出「大区」这一划分的影响。所以按行政来说,陕西就是西北。
前边的一篇,聊过了山西被当成「西北」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山西是「西北」?山西真属于「西北」吗? ),这一篇来聊聊山西的邻居——「陕西省」。
和山西不一样,山西在「行政区划」上,是一个「华北地区」的省份,而陕西在「行政区划」上,则是地地道道的「西北地区」。
但是,陕西真的就是「西北」了吗?恐怕也不那么肯定。
地理大区划分下真正的西北陕西是地地道道的「西北地区」,这是正式的行政划分。1949年后,全国先后设立了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六个「大区」,陕西省就属于其中的「西北大区」。
虽然「大区」这一行政概念只延续了不久便被撤销,但是大区的划分方式影响非常深远,如
长途区号、邮政编码、行政区划代码等,直到今天都能清楚地看出「大区」这一划分的影响。
所以按行政来说,陕西就是西北。
按人文如何划分陕西省从北到南,分成了「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大的地理单元,这应当是大家多数人都知道的常识。从方言角度来说的话:
陕北方言,多属于「晋语」,与北侧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包头一带,及河东岸的山西省属于同一文化圈。
陕南地区,方言多属于「西南官话」,与南侧的四川湖北等地比较接近。
而关中地区,则多属于「中原官话」,大体上有「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等。
三个地理单元,三种文化,首先陕南的「西南官话」「秦巴」文化,是无论如何算不上西北的,反倒是「西南」;而陕北和山西情况类似,和西北主流的方言(兰银官话)文化也并不相同,陕北大概也不是西北。
那么关中呢?考虑到关中既然是中原官话,说明从方言的角度来讲,这里还是更接近中原,不那么西北。更何况,历史上有很多大朝代都定都在关中,关中「很中原」。
历史那么陕西由三种「不西北」的文化组成的陕西省,为什么会成为西北呢?这要从历史上来分析一下。
首先,从历史地理格局上看,陕西地区(关中)是地道的西北。
华夏文明最初的重心一直在以河南一带为中心的中原,而陕西(关中)相对于中原,一直是「西陲」,秦国也因此一直被六国蔑称为「西戎」,这些都说明了陕西一带,挺「西」的,不是中原。
但虽然很「西」,却不是那么「北」。随着秦汉的南扩,长江珠江流域逐渐被收入中原汉族政权管辖之后,陕西一带在版图上的位置才成为了「西北」。
秦朝疆域示意图
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中东部,陕西地区一直被边缘化,如十六国时期,先后有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在陕西定都。
隋唐时,首都再次回到关中,长安成为了堂堂正正的中心。而唐中后期日益衰落,关中再一次被「边缘化」。随着唐王朝的覆亡,关中便从此彻底成为了「西北」。
「陕西」一名,始于周,周王朝以「陕原」(在今河南陕县一带)为界,将陕原以东称作「陕东」,以西称作「陕西」。而此时的「陕西」只是地理方位概念,并非行政区划名称。
后世的各个朝代,「陕西」一词一直都没有成为行政区划名称,直到宋朝设立「关西道」,后更名为「陕西路」。
当时用「关西」「陕西」这类词语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将这种「边缘化」表现得一目了然。如果对比唐代的区划名称,就能看得出:
唐代陕西关中和陕北一带称「关内道」,而今山西一带称「河东道」,甘肃东部一带称「陇右道」,河南南部湖北一带称为「山南道」,四川一带称为「剑南道」。
这种思路,显然是以长安为中心视角,称呼外部地域的方式,不久,这种思路便被定都在河南的宋王朝用在了长安身上。从此,「陕西」一名就一直伴随着关中等地区,直到今天。
第二,从人口中心和经济格局来看,陕西地区是西北。
汉族的起源和最初开发的地区,是以河南一带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有许多商代和商代以前的遗址可以佐证。
这里是中国最初的农耕中心,开发最早,人口也最密集,而关中,一直人口并不多。虽然在后世,关中定都的统治者们组织了很多次强制性移民,将东部人迁到长安附近定居,但是限于关中的自然条件承载力,关中一直没有成为人口重心。
直至今天,关中几市的人口也只有2000多万,与河南上亿的人口规模无法相比。而西安向西不远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线」。此线以西以北的地区,便是「人口稀疏」的「西北」地区,而中国的人口重心,位于此线东南侧。
黑河腾冲线示意图
第三,明清二代汉族向西北的扩张是以陕西为原点的。
这段的内容在上一篇讲山西的文章中提到过。
大体上就是说,原本明代的行政划分中,今天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东部一带,都是归「陕西布政使司」管辖。
之所以这样划分,其实是延续了宋代的「陕西路」,在定都东部的统治者看来,甘肃、宁夏、青海这一带,依旧是很「偏远」的地区。明代的「陕西」,便是以关中为重心,包括整个西北地区几乎所有汉族聚居区的一个区划。
当时这一区域内的汉族,除了今陕西省境内,有较多早期原住人口外,甘宁青新一带的汉族多是从陕西省一带移民而来(其中也有一部分来自东部的中原、江淮等地和其他地区的移民),因此从方言和民俗上来说,西北五省汉族都是在明清陕西人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并且和陕西「分家」时间都并不很久。
因此综上,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陕西(关中)就算不是西北,也与西北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现状清后期以来,关中一带,尤其关中东部,几经动荡人口损失颇多,而与此同时,来自东部山西和河南的逃难者也大量来关中定居,关中尤其西安附近,移民人口后代甚至多过老住户,再加上1949年后,西安一带建起了大量的厂矿、高校、科研院所等,大都是外地来的人,现在陕西的「西北味」是越来越淡了。
其实从现在的版图来看,陕西的位置正处于中部,只是国家的大区划分中划分给了「西北」。而陕西人,尤其西安人,一边与中原争着中国的「历史中心」,不甘于被「边缘化」,一边又乐于接受作为「西北地区」中心为陕西带来的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对陕西来说,分在西北更好,陕北人民大抵也没什么意见,只是苦了很多陕南人民:
「明明我们是南方,气候湿润!」
「我们主食不吃面,吃大米!」
「我们山上都种茶的!」
没办法,你们山里还有大熊猫呢,但是谁让你们被分给陕西省了呢,陕西省就是西北。
如果您觉得喜欢本文,欢迎您转发和关注,也欢迎在评论区与我讨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