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草原上的精灵蒙古马(蒙古马奔腾的草原精灵)
银色草原上的精灵蒙古马(蒙古马奔腾的草原精灵)争先恐后 赵满达 摄雄风 赵满达 摄凝望 王爽 摄觅 马铁柱 摄冲向远方 王建明 摄
过河 孟繁香 摄
奔腾 尤桂琴 摄
套马 尤桂琴 摄
追逐 冯冬云 摄
凝望 王爽 摄
觅 马铁柱 摄
冲向远方 王建明 摄
雄风 赵满达 摄
争先恐后 赵满达 摄
晨曦牧马人 孙吉成 摄
回眸 赵满达 摄
蒙古民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而历史上始终托起蒙古民族的就是蒙古马。蒙古马与其他品种的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具有超强的耐力,特别擅长艰苦跋涉。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蒙古马不畏寒暑、不惧艰险,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穿沙漠过雪原,驰骋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蒙古马的体格虽不算高大,但它们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被毛浓密,毛色复杂。它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它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和草原上的故事从来密不可分。
马作为有灵性的动物,在蒙古民族的生活中历来有忠于主人、忠于职守的美誉,被称为“义畜”。从古至今,蒙古马虽然生性刚烈剽悍,但对主人和故乡却充满着无限的忠诚和眷恋,甚至不惜以自我的牺牲来挽救主人的生命。
蒙古马文化是中华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已深深扎根于草原民族的奋斗历程中。蒙古马文化也是草原文化中最具丰厚积淀和蓬勃活力的文化,更是草原民族文化自信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