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穿过大门牌坊,即入正门,又称大门、头门。此门五间门面,宽十八米,进深两间。正中门楣高悬明代天水籍书法家胡缵宗所书“与天地准”匾额一方,出自《周易·系辞传上》“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开天明道”相似。都是颂扬伏羲造福人类的恩德广大无边。沿伏羲庙前垂带式踏跺拾级而上,勾栏式台基上巍然矗立着二米多高的牌坊。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尾螭兽。正中幅匾额上书'开天明道'四个大字,为清乾隆年湟中观察使杨应琚手迹,笔力遒劲,行走流畅。道者,规律、法则也,《易经·说卦》言:“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可以说,明道,即阐明天地万物运动规律和人类死生伦理法则。窃以为:这个结合了古秦人群相貌特征的伏羲塑像,应该比《历代帝王像》中那位更真实些吧。正值国庆大假,我们来到伏羲庙,却没有遇上多少游人。伏羲庙,又名太昊宫,人宗庙,始建于明成化十

方脸,隆鼻,阔口,须发如墨漆,浓眉垂寿,双目圆睁,树叶为衣,手托八卦,赤膊跃足,敦厚之长者,呆萌亦如赤子。当我站在甘肃省天水市的伏羲庙先天殿,面对这尊据称全国唯一的伏羲塑彩绘像,却怎么也跟以前看过的清代姚文翰《历代帝王像》中那位蚕眉凤目,须发飘逸,气度超然又威仪俨然的伏羲画像联系不到一起来。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1)

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的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缘,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就诞生于此,西晋《帝王世纪》说:“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长于成纪。”——这里的“成纪”,就是天水郡成纪县。故天水有“羲皇故里”、“中华之源”之称。

同样,天水也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据史书记载,伏羲祭祀始于春秋时期,《通典》记载:“唐(尧)与虞(舜)祀五帝于五府”。五帝即: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伏羲位列五帝之首。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在渭水流域设峙,用三牢之礼祭祀伏羲。后来历朝历代相延成习,从未间断,形成了内涵丰富、厚重独特的伏羲祭祀文化。

北宋太平兴国初年,于天水麦积区三阳川的蜗牛堡(今卦台山)创建伏羲庙,开展了祭祀活动。明代,朝廷在今天水市秦州区专立祭祀伏羲氏的祠庙(即今伏羲庙),礼部特作标准祭文,命地方官员代朝廷祭祀,采用太牢规格,一年两祭,一祭三日,礼乐齐备,隆重而神圣。自此,天水祭祀伏羲活动进入极盛时期,天水伏羲庙也成为全国性的祭祀伏羲的中心。

窃以为:这个结合了古秦人群相貌特征的伏羲塑像,应该比《历代帝王像》中那位更真实些吧。

正值国庆大假,我们来到伏羲庙,却没有遇上多少游人。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2)

伏羲庙,又名太昊宫,人宗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前后历经九次重修,现存面积6600多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建筑临街而建,坐北朝南,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等共10座,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沿伏羲庙前垂带式踏跺拾级而上,勾栏式台基上巍然矗立着二米多高的牌坊。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尾螭兽。正中幅匾额上书'开天明道'四个大字,为清乾隆年湟中观察使杨应琚手迹,笔力遒劲,行走流畅。道者,规律、法则也,《易经·说卦》言:“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可以说,明道,即阐明天地万物运动规律和人类死生伦理法则。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3)

穿过大门牌坊,即入正门,又称大门、头门。此门五间门面,宽十八米,进深两间。正中门楣高悬明代天水籍书法家胡缵宗所书“与天地准”匾额一方,出自《周易·系辞传上》“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开天明道”相似。都是颂扬伏羲造福人类的恩德广大无边。

正门主体部分,完整地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特征,正脊两端施龙吻,尾向内,背兽齐全,中央置宝瓶,脊身饰缠枝牡丹。其饰品工艺华美精致,构件质朴典雅。中门上匾为“太昊宫”。

太昊者,伏羲别号。《吕氏春秋》注:太昊是伏羲王天下之号。传伏羲在位110年。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4)

今天,在解释“民族”的意义时,学者们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从种族血缘和文化传统两个方面进行评判。一般认为,中华民族早期血脉来自于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族群,秦汉之际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血脉。“三皇五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其世系位序的排列自春秋至秦汉时期即已确立。在这个世系之中,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族的代表,而位居“三皇之首”的伏羲是各族共同尊奉的先祖。《左传》、《管子》、《周易》、《国语》等历代典籍对伏羲的文化贡献所载甚多,直至今天,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伏羲创世神话和祭祀伏羲的习俗。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5)

我们步入前院,院东有棵古槐,传为唐代栽植。已逾千年。树干中空,但依旧昂然挺拔,绿意盎然。

穿过仪门,来到中院。空间宽阔。视野顿开。正中位置为一月台,殿、阁、亭、榭,高下相间,错落有致。与院内星罗棋布的参天古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6)

传说这些古柏为明代栽植,原有64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现存37株。它们历经岁月风霜,四季常青,生机盎然,阅尽人间沧桑变化。每逢正月十六伏羲诞辰日,周边民众纷纷前来朝拜祭祀,其中落叶最多的这棵被称为“喜神树”,大家会在喜神树下祈求一年的平安幸福。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7)

先天殿是祭祀伏羲氏的主要场所,因伏羲创画先天八卦而得名。位于月台的当间部位,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重檐歇山顶,覆琉璃简瓦,正脊中有桥亭火珠,脊面乃饰缠枝牡丹。两端亦施龙吻,垂脊、戗脊施螭兽仙人,宏大壮观,庄重威严,其奇巧精致工艺之令人赞叹不已。

入大殿内,见一中心方柱似的神龛,这便是供奉伏羲塑像的地方。高五米有余,悬挂“文明肇启”匾额,系清嘉庆年间秦州牧王赐均所书。匾文是对伏羲始创八卦、教民克愚的巨大功绩的高度赞颂。我们看到的伏羲塑像就供奉在大殿神龛内。体形魁梧、粗犷朴实、平易近人的气质,给人以信赖之感。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8)

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伏羲的功绩:“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有龙瑞,以龙记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

简单说就是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创建了八卦与易学体系,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创立了嫁娶礼制。教会了人们结绳为网,捕鸟,渔猎和耕作,发明了乐器“瑟”,创作了曲子等等。所以,我国古代的许多古籍中叙述远古人物事迹时,常将伏羲氏列为古今一切人物之首。认为炎帝是“代伏羲氏治天下”,黄帝是“代神农氏治天下”,唯独伏羲氏“以木德继天而王”。伏羲继承的是天,在他之前更没有王天下者了。故伏羲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据考证。伏羲时代的历史背景和考古学上的前仰韶文化大体相当,距今约7000年—5000年。且与后来华夏文明保持了基本清晰的血缘和文化上的联系,其所创造的文化也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所认同的最古老文化,被无间断地保留并继承下来。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9)

伏羲像的左侧立有传说中的龙马塑像,右侧有“河图”,“洛书”模型各一方。《易传·系辞》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传说曾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后来周文王又依据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别写了卦辞,构建出完整的八卦与易学体系。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更是把河图洛书置于易学著作卷首,大加推崇。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为阳,四隅黑为阴”。洛书是中国古代阴阳五行术数之源,它就像一个三阶幻方:其横行、纵列和斜向的三个数字相加都等于15。“洛书”之意,其实就是“脉络之图”。它的内容表达实际上是空间的,包括整个水平空间、二维空间,以及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的,具有组织五行,八卦作为一个整体有序运作的功用。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10)

有人认为“河图”中的“河”,指的是银河,它是远古时代人民按照星象排布出时间、方向和季节的辨别系统。河图最初的原型是一条白色旋转的龙,这就是银河,围绕着中点运转,而这个中点是北极星。再后来,图形演变成了一黑一白两条龙,逐渐成为了今人熟悉的太极阴阳图。

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在文化层面上,八卦与易学体系,是长期占据正统地位的儒家学说、道家文化和在民间社会有广泛基础的巫术占筮等神秘文化的活水源头。所以,八卦符号与易学思想,实际上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与核心。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11)

“万象同归一画开”,大殿的天花彩绘,是河图居中的“先天八卦方位图”和“六十四卦方位图”。伏羲八卦由八种卦一画组成,即乾、坤、震、翼、坎、离、良、兑,这八个字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关于八卦及后来的六十四卦等易学体系的“体”和“用”,历来解析之说浩如烟海,我们选择其中一种简单的说法,即“八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研究“圆运动”的模型,“八”就是“分”,“卦”就是“卜”(测量)“圭”(日晷)的长度。

太极生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太阳的运行导致了昼(阳)夜(阴)的长短更替。一个圆来表示太阳一年的运行,一条线的长短表示白昼从多(夏至)到少(冬至)的情况。为了更加精准,古人利用月相来计数,一岁之中有十二次月相变化,每个月相变化中又有月面向西和月面向东二个阶段(即上半月和下半月),每个阶段大约十五天,全年二十四个,与八卦二十四爻相同,这样就将月相变化与八卦对应起来,从立春起每经过三次月面朝向的变化(即45天),就向后变一卦,根据卦名推测当前和后续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

当然,在实际使用中,为方便对月相进行计数,我们并不以立春日做为八卦的起点,而是以一岁中最靠近立春日的朔月做为八卦的起点,这也就是“年”的来历。由于在画卦时取了大约数,即一岁360天、一月30天,而实际是一岁约365.25天,一月约29.5天,一岁是十二个月多一点,所以每年都要对“年”的第一个月进行校正,这就是每年的第一个月叫“正月”的来历。

使用八卦,人们只要记录从冬至日起月相变化的次数,就能知道当前所处的卦位,根据卦位所对应的卦名就能知道当前一段时间内天气的基本情况。所以说,原始的八卦就是古人总结的推算季节以指导生活的“历法”。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12)

除去这些,值得一提的还有大殿的屋架结构技巧,它是中国古建筑中采用早期“减柱法”建造大屋的成功案例之一。屋架结构严谨,梁柱少而粗大,屋顶四周均用抹角梁拉牵。上层在二金柱间施七架椽,上置蜀柱、驼峰、抄手,再施五架梁和平梁,平梁之上又有鸡爪柱、抄手、驼峰等与之相互制约。这样一来,既省料,又结实,还使大殿内部显得空旷、开阔,稳定性更好。几百年来,天水地区屡次发生七级以上地震,而这座大殿始终安然无恙。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13)

先天殿后面为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寝宫,依“前宫后寝”惯例而建,建筑规模略小于先天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琉璃覆顶,檐下斗栱环绕四周,殿内雕梁画栋,门额上的迎风板以工笔彩绘各种造型的博古图、山灵怪兽图和人首蛇身女娲像等图案。殿内设神龛,供伏羲圣像,比先天殿像略小而形体相似。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14)

大殿的左右两侧的木雕窗棂,堪为庙中至宝。图案为典型明代风格,左团龙、右团凤,龙凤呈祥。饰以艾叶、仙鹤、孔雀、蝙蝠、蝴蝶等、采用透雕技艺,花纹细密,形神逼真,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欣赏价值。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15)

先天殿和太极殿前东西两侧,对称分布着出廊式顶的朝房,以及仿宫殿式建筑设置的来鹤亭、鼓乐亭等建筑。

走过太极殿,背后与伏羲城北城墙之间称为后院,内设置见易亭、水池、桥亭等,并植有花木,为风景幽美的园林。其后面的天靖山麓半山设有象征性的伏羲陵标志。与大片庙地相对应,有“负山带河”之说。

天水伏羲庙简介(华夏第一庙天水伏羲庙)(16)

1988年,时值龙年,相传农历五月十三日是龙的诞辰,伏羲氏被尊为龙祖,因此天水市政府遂将农历五月十三日确定为公祭伏羲之日, 2005年升格为甘肃省主祭,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伏羲公祭活动,已被国家有关部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国内重大的节会活动之一。

“维我羲皇,华夏始祖。钟河岳之灵奇,诞于成纪;准天地而立极,建都于陈。象天法地,乃画八卦;自西徂东,孕育文明。兴婚姻嫁娶之礼制,开渔猎畜牧之先河。神州十亿同胞,谁非龙种;海外五洲华族,尽是传人,凡有血气,莫不尊亲”。

可惜天水伏羲庙的名气远不如延安的黄帝陵,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推广,然而对我们来说还是非常值得一去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