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中的石碑(西安的博物馆界著名)
西安碑林中的石碑(西安的博物馆界著名)▲图源网络如果说“碑”字是一个被人误解的错字的话,那么对“半坡遗趾”的争论,就复杂得多了。当然,如果你去碑林参观,讲解员肯定还会告诉你另外一种解释:被朝廷罢官流放新疆的林则徐,途经西安为碑林题字时,故意以碑字少写一撇来抒发自己丢了乌纱帽的苦闷心情。这种说法经过碑林历代讲解员数十年如一日的反复解说,已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图源网络但是细想一下,以林则徐的胸襟和气度,要通过写错字来泄私愤,这样无聊而且荒唐的事,不敢说百分之百没有,就算是有,概率恐怕不会比买中特等奖高多少。
长久以来,西安的博物馆界流传着两个著名的“文字梗”:
碑林的“碑”字为何少了一撇?半坡遗址的“址”为什么写成了脚趾的“趾”?
这两个万年老梗,受游客的关注度,有时候甚至超过了文物本身,成为博物馆的一大亮点。
“碑”字很好解释,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那一撇。后来多出来一撇,是经过长期的文字演变,特别是随着书法艺术的日臻成熟和印刷术的逐渐普及,逐渐添加上去的。因此,并不是古人少写了一撇,而是后人多写了一撇。
当然,如果你去碑林参观,讲解员肯定还会告诉你另外一种解释:被朝廷罢官流放新疆的林则徐,途经西安为碑林题字时,故意以碑字少写一撇来抒发自己丢了乌纱帽的苦闷心情。这种说法经过碑林历代讲解员数十年如一日的反复解说,已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图源网络
但是细想一下,以林则徐的胸襟和气度,要通过写错字来泄私愤,这样无聊而且荒唐的事,不敢说百分之百没有,就算是有,概率恐怕不会比买中特等奖高多少。
如果说“碑”字是一个被人误解的错字的话,那么对“半坡遗趾”的争论,就复杂得多了。
▲图源网络
1
饱受争议的六十年
“半坡遗趾”是郭沫若先生在1957年底题写的,六十多年来,备受争议。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郭老错将“遗址”写成了“遗趾”。因为不论是在《新华字典》,还是在《辞海》里,都找不到“遗趾”,既然权威辞典都没有收录这个词条,那么这样写肯定是不对的,而且现在统一的写法是“遗址”。至于写错的原因,他们认为是郭老“一时笔误”或者“根本就不认识这个字”。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写的没错。他们有的认为“趾”是“址”的通假字,“趾”还有“踪迹”的意思。
半坡博物馆的讲解员给游客的解释是“半坡文明是先民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所以用足字旁的趾”。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书法艺术在碑文和题字上的特殊需要,所谓“书法无错字”,在能认出这个字的前提下,笔画增减或者通用借代,都非常正常,没必要大惊小怪的。
▲人面鱼纹彩陶盆 图源网络
综合分析来看,郭老将“遗址”写成“遗趾”,笔误或者不识字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郭老作为“甲骨四堂”之一,是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研究领域的顶级学者。文字专家如果连这样一个简单的字都不认识,就像游泳世界冠军淹死在泳池里一样可笑。
其次,与私人信件不同,“半坡遗址”是郭老专门给博物馆题写的馆名,将来是要制成牌匾挂在大门口让所有人看的。这么重要的题字,郭老不可能不反复推敲,慎之又慎。
第三,这次题字两年后,郭老在给半坡博物馆写的另一幅字里,用的依然是“趾”而不是“址”。如果说第一次是笔误的话,那么第二次还这样写就不能简单的用笔误来解释了。
最后,可能有人会说,郭老两次这样写,是因为他写这个错别字已经成了习惯。但是郭老给其他地方的题字,却全部用的是“遗址”。这又怎么解释?
比如,北京周口店遗址:
▲图源网络
郭老给福州鼓山的题诗:“考亭遗址在,人迹却萧然”:
▲图源网络
所以,郭老给半坡题写的“遗趾”,应该是有意为之。
那么问题又来了:郭老这样写的初衷和动机又是什么?
这个问题没有人比当事人更有发言权了。但遗憾的是,从1957年题字,到1978年郭老去世,在长达21年的时间里,虽然期间郭老数次访问西安,也曾在1959年和1960年两次来到半坡博物馆,但是由于当时的时代环境以及郭老身居中科院院长的领导高位,即便是有人有疑问,也没有敢当面提出来,再加上郭老也没有在其他地方对此进行过任何的说明,所以才导致对这个字的争论成了一个长达六十多年的“无头悬案”。
2
“遗趾”写错了吗?
这个有意为之的字,郭老本人虽然没有只言片语的解释,但是并不妨碍我们从文字学的角度,对他的初衷和动机进行分析和推测。
“址”,异体字是“阯”。《说文解字》释为“阯,基也。从阜,止声,或从土”。《说文解字注》:“阯或从土。左传曰。略基址”。说明在古代这两个字通用。“址”在《辞海》中有两个意思:
第一,地基,基础,比如基址、遗址。《北史·刘芳传》:“宫阙府寺佥复故址”。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第二,地点,处所,比如地址。王粲《羽猪赋》:“树重置于西址,列骏骑手北垌”。
而与“址”可以通用的异体字“阯”,则在1955年作为第一批1055个异体字之一,被踢出了规范字的阵营,现在已经不使用了。
“趾”,《说文解字》里并没有收录。主要有五个意思:
第一,脚。《诗经·周南》:“麟之趾”。
第二,脚趾。左思《吴都赋》:“耳目之所不该,足趾之所不蹈”。
第三,踪迹。皇普谧《高士传·梁鸿》:“仰颂逸民,庶追芳趾”。
第四,同“址”,基址。《左传·宣公十一年》:“议远迩,略基趾”。左思《魏都赋》:“亭亭峻趾”。
第五,同“止”。《汉书·刑法志》:“斩左止”。颜师古注:“止即趾”。
“址”和“趾”,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声旁都是“止”。所不同的是形旁,一个是“土”,一个是“足”。事实上,“址”、“阯”、“趾”这三个字都是由“止”分化出来的。
“止”,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形似人足,所以本意是足,又写作“趾”。《说文解字》释为:“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凡止之属皆从止”。
由于足在人身体的最下面,所以又引申为地基,在“止”旁边加了形旁“阜(阝)”或者“土”,写作“阯”或者“址”。
又因为通过足可以去任何地方,所以“止”引申为“至、临”意思。由“至、临”引申为“停留、停止”:由“停留”引申为“居住、处所”,由“停止”义引申为“禁止、去除”。
所以,“址”、“阯”、“趾”都属于“止”的分化字。在古代,它们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很多时候可以通用。
因此,“遗址”一词,在古代也写作“遗趾”或者“遗阯”。比如:
1、《宋史·隐逸传·张愈》:“有峯千仞,有溪数曲,广成遗趾,吴兴高躅”。
2、元代诗人袁桷的《次韵瑾子过梁山泺三十韵》:“飘飘愧陈人,历历见遗趾”。
3、清代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京师广安门内慈仁寺,乃古双松寺遗阯”。
4、明末清初汪琬《游灵岩杂咏五首》其三:“履綦竟安在,遗阯空烟雨”。
5、唐刘禹锡《山阳城赋》序:“ 山阳故城,遗址数雉,四百之运,终於此墟”。
6、宋梅尧臣《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旧池堙犹窳,遗址岿不平”。
那么,“止”、“址”、“阯”、“趾”,这四个字是不是通假字呢?
通假字是古代一种常见的用字方法,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也就是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原来的字,但是这些字之间却没有意义上的任何联系。“址”、“阯”、“趾”这三个字读音相同,符合通假字的第一个条件。但是它们字源相同、意义相通,不符合通假字的第二个条件,所以它们不能当做严格意义上的通假字来对待。
现在,随着汉字的演化和规范汉字的普及,“阯”作为异体字早已停用。“止”、“趾”、“址”的含义也大大的缩小,并且分工明确,相互之间也很少再有交集。“止”表示“停止、仅仅、只有”。“趾”也只有“脚趾、脚”的意思。而当“地点、地址、地基”讲时,现在只用“址”字。
再回到开头提到的问题:“半坡遗趾”写错了吗?
这个问题要分开来看。如果放在古代,“遗趾”和“遗址”通用,所有并没有错。要是放在汉字规范化已经非常普及的现在,这个字肯定是错了,必须及时改正。
那如果放在郭老题字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呢?情况可能比较复杂。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制度、思想、文化、经济、社会,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剧烈变化,是一个承前启后、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旧的东西还没有被彻底清除,一整套新的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郭老作为一名历经晚清、民国和新中国的著名学者,他的主要学术成就大多是在所谓的“旧社会”里实现的,“亦新亦旧、新旧融合”是他们这一代学者的主要特色。
所以,讨论郭老题的“半坡遗趾”,不能脱离时代,不能忽略当事人的学术经历,更不能用今人的标准去苛求前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半坡遗趾”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烙印和个人特色的特殊产物,相对于它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对是错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3
郭老墨迹遍三秦
郭沫若是我国近现代堪称“通才硕学”的顶级学者,在文学、历史、考古等多个领域都有令人惊叹的巨大成就。虽然一生充满争议,毁誉参半,是非功过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但有一点却毋庸置疑,那就是骂他的人和赞他的人,都对他的才华和成就给予了由衷的钦佩和肯定。
这样一位文化名人,生前曾数次来陕参观访问,他的书法作品也随着他的脚步永远地留在了三秦大地上。
▲晚年郭沫若 图源网络
除了前面提到的“半坡遗址”之外,郭老还题写了“西安半坡博物馆”:
▲图源网络
郭老的墨迹还包括:
▲西安碑林博物馆 图源网络
▲黄帝陵 图源网络
▲华清宫 图源网络
▲延安革命纪念馆 图源网络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图源网络
▲郭老心心念念想要挖掘的乾陵 图源网络
▲集郭老书法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图源网络
▲西安饭庄 图源网络
以及两所大学:
......
这些郭老的书法墨迹,既有亲笔题字,也有书法集字,以上列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半坡遗址”作为郭老在陕西众多题字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经过六十多年的时光沉淀,作为既定事实,见证了半坡博物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和博物馆融为一体,因此可以作为文物保留,没有必要修改。
作者:胡不归
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