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雎在诗经中排第一(为什么孔老夫子在编订诗经时要把关雎作为开篇诗)
为什么关雎在诗经中排第一(为什么孔老夫子在编订诗经时要把关雎作为开篇诗)孔老夫子说:《关雎》里的开心没有到放纵的程度,伤感没有到伤害的地步。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孔老夫子说:宫廷宴会始于宫廷乐师挚的演奏,结束于《关雎》的合奏时,全身心处于这样的音乐氛围中,会使得旋律久久地萦绕在耳边,感觉到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很舒畅。《诗经》和《汉乐府》里的诗最早时是有乐谱的,是可以用唱和奏的方式呈现的,因音乐的部分没有得以流传,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没有乐谱只有文字的诗。我们通常在听到自己特别喜爱的乐曲时也会有“洋洋乎盈耳”的感觉。从这句话,我们能看出《关雎》是孔老夫子特别喜爱的一首音乐。
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风”,其中包含十五国风,这些”风“是流行于黄河流域各个诸侯国的民间歌谣,它们是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周南排名十五国风第一,在今河南省一带。河南省处于黄河以南地区,属于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地区。
《关雎》是周南的第一首诗,因此《关雎》也是《诗经》的开篇诗。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论语》
孔老夫子说:宫廷宴会始于宫廷乐师挚的演奏,结束于《关雎》的合奏时,全身心处于这样的音乐氛围中,会使得旋律久久地萦绕在耳边,感觉到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很舒畅。
《诗经》和《汉乐府》里的诗最早时是有乐谱的,是可以用唱和奏的方式呈现的,因音乐的部分没有得以流传,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没有乐谱只有文字的诗。
我们通常在听到自己特别喜爱的乐曲时也会有“洋洋乎盈耳”的感觉。从这句话,我们能看出《关雎》是孔老夫子特别喜爱的一首音乐。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孔老夫子说:《关雎》里的开心没有到放纵的程度,伤感没有到伤害的地步。
快乐和喜悦会使人的身心感受到舒服,但如果这个快乐没有约束,忘乎所以了,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自己的身体,最后就会变成放纵,就会乐极生悲。
比如,当达成了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时,年轻人会嗨得酩酊大醉,老年人会激动得血压飙升,这都是乐得忘乎所以的表现。开心和快乐应该是有约束的,如果不进行约束,任意放纵,乐极生悲就有可能发生。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情绪中的体现。
内心里的失落、沮丧要有节制,若没有节制,不仅会伤害到自己,也会伤害到别人。
比如,新闻中出现的一些人因经历失恋、失意等一些使人伤感的事,做出一些反社会的过激行为,最终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所以孔老夫子的“哀而不伤”,其实也是一种美好的情绪,它的美好在于节制。
例如“节哀”一词,不是说不要哀,而是说要有节制的哀,不要因为太过悲伤而伤害到自己的身体。
孔老夫子这句话的实质说的就是约束和节制,快乐要约束,伤感要节制。
孔老夫子在编订《诗经》时把《关雎》作为开篇诗,不仅是因为《关雎》是一个有乐、有哀的美好的爱情故事,还因为它的”洋洋乎盈耳“的旋律,以及它告诉我们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