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保险适合哪些人买(理财方式选保险靠不靠谱)
理财保险适合哪些人买(理财方式选保险靠不靠谱)这个事相信都不是个案!苗苗也针对保险做理财讲一讲我的看法!其实单纯说保险我没啥意见,因为保险给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确实带来了方便!但是涉及到理财我还是不建议大家选择分红型的保险产品!平时两家关系不错,也不能因为这两千三千的闹的太僵就没有追究下去!现在父亲人已经不在了,那200还元没取到!这件事给苗苗的触动很大!苗苗是农村长大的,几年前我爸和我妈辛辛苦苦养牛挣得1.5万,我爸想存起来可是银行利息太低,这时候负责给我家卖牛的牛贩子的老婆是是中国某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来我家,劝说我爸存在中国某寿,承诺比银行利息高,存五年到期可以拿到本息2万元,还带分红!两家关系不错,利息又高就让其给存了。我爸妈不识字,推销员全权给办理的!后来父亲生病住院,本来想取出来的,他们营业员说不到期取出来只能拿到70%,损失四五千元,衡量了一下就借钱先应急了没取。再后来到期了,因为不着急用,就续存了一年。第六个年头的时候家里翻
今天法制晚报报道了一件事情,本想去银行取拆迁款,结果买了中国人寿分红险。
52岁的杨女士称,2010年5月31日,他去银行领拆迁补偿款,银行工作人员将他带领到了一件办公室,两个业务员向他介绍理财产品,说是存四年到期可取,利息为7.5%-7.6%。投保后,业务员给了保险单,她只在投保单正面“投保人/被保险人声明与授权”栏的“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处签字。
2014年8月,杨女士决定退保,退保时他发现,利息金额很低,与之前承诺的不一样,拿回本金和利息时,杨女士称,保险合同上很多内容都不是自己签字,杨女士起诉要求中国人寿北京市分公司,返还利息差额26687.49元。
法庭审理:双方签订的是国寿鸿盈两全保险(分红型)保险金额为53.8万元,保险期间为六年,本案合同投保单正面虽有王女士本人签名,且该部分内容并在加黑加粗,且字体偏小,不易看清。庭审判决杨女士胜诉,为便于计算法院按2.5%年息判决中国人寿保险北京分公司赔付差额1万余元!
这件事给苗苗的触动很大!苗苗是农村长大的,几年前我爸和我妈辛辛苦苦养牛挣得1.5万,我爸想存起来可是银行利息太低,这时候负责给我家卖牛的牛贩子的老婆是是中国某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来我家,劝说我爸存在中国某寿,承诺比银行利息高,存五年到期可以拿到本息2万元,还带分红!两家关系不错,利息又高就让其给存了。我爸妈不识字,推销员全权给办理的!
后来父亲生病住院,本来想取出来的,他们营业员说不到期取出来只能拿到70%,损失四五千元,衡量了一下就借钱先应急了没取。
再后来到期了,因为不着急用,就续存了一年。第六个年头的时候家里翻盖房子用钱打算取出来,结果只取出1.7万多,感觉不对劲,我还亲自去了中国某寿营业厅亲自帮我爸妈咨询,人家说就是这些,有不对头的找业务员,我们又找业务员业务员让我们找营业员。最后给的答复是分成两笔存了,不是一次发放,还有200元没取出来!是分红型的,国家多灾多难中国某寿都捐了款了,所以分红就给了这么多!业务员还很气愤说给某寿做业务员很委屈,对他们不负责任,他们夹在中间也不好受,打算不干了什么什么的!
平时两家关系不错,也不能因为这两千三千的闹的太僵就没有追究下去!现在父亲人已经不在了,那200还元没取到!
这个事相信都不是个案!苗苗也针对保险做理财讲一讲我的看法!其实单纯说保险我没啥意见,因为保险给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确实带来了方便!但是涉及到理财我还是不建议大家选择分红型的保险产品!
苗苗觉得保险公司做理财有如下风险:
(1)保险公司推理财动机不纯。
(2)业务员诱导性强
(3)用款不方便,很容易连本金都损失一部分
(4)纠纷不好调节,保险没有利息这一说
(5)分红多少有预期,落实不太容易。
保险公司就应该好好做保险,理财功能保监会都不同意,不要被业务员夸大的收益忽略了风险,他们永远不会跟你讲买了之后遇到急用后有什么麻烦,你只会听到好处!说远了,你能跟懂法律的流氓打架吗?怎么解释都是你的不对!不要被市面上的保险理财放松警惕,又保疾病又理财的产品尤其警惕!遇到上文类似情况请找保监会投诉或者诉讼
苗苗不是说保险不好,车险,意外险,养老险,大病保险什么的买一份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