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究竟是善良还是残忍(武则天身上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武则天究竟是善良还是残忍(武则天身上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所谓“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武则天有个大臣叫王方庆,是王羲之的后人。有一次武则天问他,你家里有没有“二王”的书法呢?于是王方庆赶紧回家,找到了传家宝的书法作品来献给武则天,武则天很欣赏也很喜欢,就找人摹写了一遍,然后把真迹重新装裱又还给了王方庆。由此看来,她虽然酷爱书法,但不夺人所爱,尊重艺术,也是有君王大家的风范。一个人的身心愉悦才能够永葆年轻,因此,武则天不仅很漂亮而且美了一辈子。她有个特殊的爱好就是书法。从魏晋到隋唐,可谓是人才济济,武则天也是一个书法的高手。古人称“书法与钓鱼和围棋一样,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爱好,更是能够陶冶性情的事情。”中国人历来认为字如其人,一个人有什么样子的性格,就能写出什么样子的字。武则天一生酷爱书法,不仅自己喜欢写字而且也很懂得欣赏书法,尤其是“二王”的书法。武则天本名武珝(xu),后改名武曌(zhào),取“日月悬空,普照大地”之深义。
说起武则天,那可真是妇孺皆知,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秒杀旁人不说,更是名垂青史,也是不少电视剧的大IP。《至尊红颜》、《武媚娘传奇》等电视剧都对不同角度的武则天进行了诠释。有些着重的是她的聪明过人、有些描写的是她的阴狠狡诈,《王者荣耀》里的她也是法力超强的女英雄,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武则天?她的无字碑上又有何秘密?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武则天到底叫什么?
Of course!武则天当然不是姓武名则天的!
历史上武则天是有很多称谓的,有人说她是才人武媚娘,有人说她是武昭仪,当然还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至于为什么把她叫做武则天,也是有一种较为可信的说法的。
武则天本名武珝(xu),后改名武曌(zhào),取“日月悬空,普照大地”之深义。“则天”二字最早是出自《论语》:“惟天为大,惟尧则之”。意思是“以天道为法则”。武则天在则天门宣布改唐为周,又在去世前留下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这是“则天”的由来。在唐开元九年编撰《则天实录》时,开始用“则天”二字来称呼这位既当过皇后、皇太后、又当过皇帝的伟大女性,但并没有继承下来。直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近代对她有了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武则天”三字才被广泛的运用开来。
武则天在历史上C位出道的主要原因是她的能力,但是她最开始出道的时候却是因为容貌。在当时那样一个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政治才干是不会被显露出来的。武则天14岁的时候就被唐太宗选入宫当了才人,又有才华又长得好看的人当然更容易脱颖而出。那么,我们一定会好奇武则天到底长什么样子,但是历史上的武则天特别神秘,没有留下任何一张画像和雕塑,至于我们能够搜到的画像,也是后人带有主观色彩凭空捏造出来的;到了近代,有些学者推测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是根据武则天的形象建造的,但是这种说法也没有任何史料作为支撑,因此也并不能够完全令人信服!但是史料上有记载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的形象,“公主丰硕,方额广颐,则天以为类己。”这也间接指出武则天的体型偏胖、脸大的特点,也很符合唐朝以胖为美的审美,因此,卢舍那大佛的形象推测为武则天也并完全没有道理,但武则天的形象依然还是很神秘的!
武则天的养性之道是什么?
一个人的身心愉悦才能够永葆年轻,因此,武则天不仅很漂亮而且美了一辈子。她有个特殊的爱好就是书法。从魏晋到隋唐,可谓是人才济济,武则天也是一个书法的高手。古人称“书法与钓鱼和围棋一样,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爱好,更是能够陶冶性情的事情。”中国人历来认为字如其人,一个人有什么样子的性格,就能写出什么样子的字。武则天一生酷爱书法,不仅自己喜欢写字而且也很懂得欣赏书法,尤其是“二王”的书法。
所谓“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武则天有个大臣叫王方庆,是王羲之的后人。有一次武则天问他,你家里有没有“二王”的书法呢?于是王方庆赶紧回家,找到了传家宝的书法作品来献给武则天,武则天很欣赏也很喜欢,就找人摹写了一遍,然后把真迹重新装裱又还给了王方庆。由此看来,她虽然酷爱书法,但不夺人所爱,尊重艺术,也是有君王大家的风范。
武则天怎么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呢?
武则天在位期间,进行了很多举措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比方说最特殊的科举制度。中国有句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意思就是说:白天我还是个农夫,但是到了晚上我通过考试,就登上了天子的朝堂。这一举措,给了所有人平等竞争的机会。武则天虽然不是科举制的创始人,但是她对科举制的改革起到了功不可没的贡献。她在位期间巩固了殿试。所谓殿试就是由皇帝在大殿上亲自面试,这样不仅仅增加了考试的公平性,另一方面,通过了殿试以后这些进士就和武则天不仅是君臣关系更是师生关系,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这个道理。
武则天在位时期天下祥和,但她的忧患意识使她发现百姓过于安逸,不懂得打仗,同时为了公平性,除了要招纳文学上的贤臣,还要有武学之士。因此,她绞尽脑汁地想怎样刺激百姓习武,后来武则天在科举中加试了武举。这一举措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并在后来的各朝各代沿袭下来。比如唐朝时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郭子仪,就是武举中选拔出来的。
武则天对文学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呢?
说起武则天在文学上的突出贡献,还是要从科举上说起。武则天之前,科举考的主要是经学,就是儒学经典,而武则天时期,加了诗词歌赋一类的杂文。就出现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盛况,大大刺激了文学的兴盛,以至于出现了“唐诗宋词”的巅峰时代。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韩愈等都是武则天时期之后的大文豪,也因此可以看出来,她对唐朝乃至后世的文学有着突出的贡献,不是在于她写了多少诗词歌赋,而是她推动了时代的发展,时势造英雄。
武则天的无字碑是怎么回事???
历来墓碑上都是有碑文的,而武则天的则是没有一个字的无字碑。因此,大家众说纷纭,有些学者这样猜测:武则天是一个很自信的女人!她认为自己功不可没,文字无以表述自己的赫赫功绩,因此,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留下了无字碑。还有些学者猜测:武则天是一个谦虚的皇帝。她认为“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因此留下了这块无字碑。
无字碑为什么无字,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因此,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无字碑的原因不能从武则天身上找,而要从后人也就是说唐中宗身上找。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唐中宗的定陵前也有一块一样的无字碑,母子俩都出现了同样的情况,那么,又要怎样来解释这个现象呢?
比较被大众所接纳的一种说法是,武则天之后的政局太乱了,以至于没人顾得上给她去写这个碑文。同时唐中宗和武则天的关系错综复杂,以至于无从下笔开始写起。到了唐中宗时期的无字碑大概也是同样的原因,唐朝发生了一系列的政变,结果到了唐玄宗时期就不能更好的描述出所要表达的,于是就把这个事儿放下了。其实考古学家发现,无字碑在唐代时其实已经打满了字格,也就是说本身是准备刻字的,结果缺少文案就没有写。
无字碑的存在给武则天的那段历史增加了扑朔迷离,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武则天这样一个一言难尽的人物和无字碑简直是天作之合,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众说纷纭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事局面。对于武则天我们想知道的还有很多很多,对于武则天的探索也从未停止……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会对这个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有新的认识,也不得不对她的政治历程感到钦佩……
作者:飘飘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