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孙少平最后结局(西行散记一)
原著孙少平最后结局(西行散记一)孙少平,这个来自黄土地的农民儿子,从外貌到性格,从身材到气质,从奋斗故事到精气神,全部符合我对男孩子的审美,在十八岁的我的心里,他就是我一生要找的白马王子。十八岁那年,高考落榜,我读到了它,书里的人物故事,不仅使我的灵魂受到极大的震撼,还塑造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择偶观。爱上一座城对陕西人的好印象源于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就像我的“圣经”,对我影响至深,深入骨髓。
这个西行散记,我会和女儿优优合写成一个系列。
这次的文章,她的语言表达和描写能力,依然是优优特色:既有成年人的老道又有小孩子的天真,既有活泼的状态,又有大气深沉还时不时透着点文化的底蕴。
一口气看下来,我真有些自愧不如——她写得真好。
我都有点自愧不如了。
不过,转念一想,真是欣慰、自豪。
特别把她的文章放在末尾,是怕读者读了她的就不读我的了。
如果你们看不下去我的“啰嗦”,可以直接拉到文末,优优的小短文,实在值得一读。
——黄瑶
01
爱上孙少平
爱上一座城
对陕西人的好印象源于一本书《平凡的世界》。
这本书就像我的“圣经”,对我影响至深,深入骨髓。
十八岁那年,高考落榜,我读到了它,书里的人物故事,不仅使我的灵魂受到极大的震撼,还塑造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择偶观。
孙少平,这个来自黄土地的农民儿子,从外貌到性格,从身材到气质,从奋斗故事到精气神,全部符合我对男孩子的审美,在十八岁的我的心里,他就是我一生要找的白马王子。
从此,我就“爱上”了他,爱屋及乌,爱上了陕西这片土地,向往着西安,喜欢与陕西人交往。
早已与素未谋面的安苒约好,暑假要到西安。
好好感受这座城市,好好与她当面聊天。
出发前的晚上,发生了大事件。
但,央视还在播熊大熊二,不慌不躁,一切安好。
老百姓正常出行,幸福生活,该干嘛干嘛,是向祖国和平强大军人负重前行的最好致敬。
《动人的北平》里有段描写:"或是一个踢毽子的老人,他能把毽子放在头顶上一点一点地移动着,然后由背后掉下来时,平落在他的鞋底",这是最普通的怡然自得。
(贴心耐心的鹿鸣为我拍的照)
优优候车时会静静看书《湘行散记》。
鹿鸣非要又背又拉以彰显男子汉气概,背包应该有20斤重!!就让他背几分钟,不让他背,他会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进站安检时,工作人员一拿出检测仪器,鹿鸣就立即抬头挺胸,站得笔挺,双手贴裤缝站好!
真的是军人作风!
感谢祖国,致敬军人。
姐弟俩
02
我们仨
我的好朋友萍是陕西人,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工作,工作能力强,为人处世好,对人特别实诚。今年春节,她介绍我和她的闺蜜安苒认识,说是“认识”,其实就是“微信认识”。
从此,我们仨有了一个群“中年少女”。
这是我的微信里唯二的两个纯私人聊天群,没有第三个。
我们仨虽然各有秉性,但是三观基本一致,即使有矛盾冲突,也能求同存异,彼此尊重。
萍曾经给我和安苒说过他的舅爷,陕西文化名人,和贾平凹等大家都有深厚交情。
我出发那天,萍在群里对我们说:
为什么我的朋友都有才情,一是磁场相吸,二是遇到了这样的朋友,我一定会真心对待。小时候,我经常呆在舅爷(原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家,舅爷就是我的男神,我会学习他的为人处世,包括喜欢和他一样有才情的人。舅爷发达了也没抛弃糟糠之妻,对事业的兢兢业业,端正的三观,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包括不喜欢和人吵架,心性内敛,放低姿态,不是向谁低头,也不是惧怕什么。舅爷的处理是他会很静气的把理给你讲透,让你心服口服。他是真正的文化人。”
我们仨,非常合拍。
都喜欢有才情的人
都是重情重义的人。
都是坚持做自己的人。
都是不喜欢吵架的人,不是怕谁,是不必因此浪费时间消耗生命。
我和安苒几乎每天都在群里倾心交流,素未谋面,却非常相知。仿佛我们也是发小,从小到大,一直这么好,毫无陌生感,毫无戒备心,一下子就敞开心扉,越聊越投缘。
安苒是个专业写作者,在如何适应新媒体写作等方面,她给了我非常多的建议和帮助,几乎是“手把手”教我,事无巨细,非常有耐心。
她就是我心中的陕西人:实诚、质朴、善良、热情,充满向上的力量又大气豪爽。
在她面前,我什么秘密都敢说,什么心里话,都愿意与她分享,她让我觉得很亲近很踏实。所以,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我敢带着两个孩子到西安,到她家里里,舒服自在地住着,让她带我们玩着。
这几天,除了 出去玩,在家里时,优优主要在看书,鹿鸣就和哥哥(安苒的儿子)玩得欢乐。
我们大人就在一起吹牛或者休息、写文章。
非常和谐、舒服、自在。
哥俩好
哥俩好
昨天,安苒的儿子正和鹿鸣玩得嗨,突然跑来把我抱着,说:“大姨,我就想抱抱你,感觉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我也紧紧抱着他,感受着这份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
这个八岁的小男孩,不但如此重情,心思如此细腻,而且还善于表达。
此刻,我就在安苒家的床上坐着写此文。孩子们,一个在书桌前认真学习,一个还在我旁边酣睡。
我们真把她家当自己家了。
(在安苒家学习的优优)
03
神奇的友谊
可爱的暖男
那天,在动车上的时候,鹿鸣突然说:“妈妈,我想给安苒小姨打电话!"
“真的吗?你自己打哦。”
“好!“”
“你为什么突然想到要给她打电话?”
“我们得告诉她到重庆站了,马上就去西安”。
“你考虑真周到,而且很大方!”
“妈妈,一定要打视频电话哦。”
“哈哈,还视频通话?不认生,好!”
“妈妈,我都忘了安苒阿姨的样子啦。”
“你根本就没有见过她,因为我也没有见过她。”
“那她没有见过我了?”
“对,你的逻辑推理很清晰!”
在动车站,我和安苒刚一见面就深深拥抱,就像多年老友,上周才把酒言欢,刚刚分开,又见面。
我对她说:“我们这样的感情真是神奇。”
她答:“正是世间有这么多神奇的感情,才有那么多美好的文学作品。”
我想起了余秋雨在《唐诗几男子》里写的李白、杜甫、高适三人的之间的友情,就是这样。
他们在大泽湿地策马奔腾,追逐打猎,在野地架上烧烤猎物饮酒作诗。
余秋雨这样写道:
“于是,一支马队形成了。在我的想象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高适,他带路;接着是李白,他是马队的主角由贾至陪着;稍稍靠后的是杜甫,他又经常跨前两步与李白并驾齐驱……这是什么地方啊,即席吟诗的不是别人,居然是李白和杜甫,连高适也只能躲到一边,真是奢侈之极……世间很多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了,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在一个办公室面对面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鹿鸣和安苒的八岁儿子一下子就因为乐高交谈上了,小孩子纯真,友谊之桥很容易搭上。
也因为小孩能感受到大人们营造的亲热氛围,心里会有舒适的安全感。
刚一见面,鹿鸣就很开心自然地和安苒说话,叽叽喳喳地像只小鸟。孩子的反应最真实,鹿鸣从内心里把她当亲人当小姨了。
安苒的儿子也是一个超级小暖男。
到家后,他突然叫我趴在沙发上,干嘛呢?原来他要给我按摩一下。
人不大,按摩手法却有模有样,关键是用了力也用了心。
经此一按,旅途的疲倦果然消失很多,这是来到西安后,收到的特别赠送VIP待遇。
早上醒来,他会问我“大姨,你睡得香不香?”
晚上睡前,他会抱着我说声:“大姨,晚安。”
因为这神奇的友谊,我“凭空”多了一个可爱又暖心的侄儿。
就连鹿鸣都知道总结:“妈妈,你有四个孩子,李浩铭哥哥,这个哥哥,还有我和姐姐。”
04
用心的生日礼物
好吃的陕西美食
到安苒家的第二天,8月4日,就是优优13岁的的生日。(真的是缘分吧,安苒的生日是8月5日)
那天白天,我们没有出去玩,因为我想在家里为优优写一篇生日文章。安苒给优优定了一个很漂亮的蛋糕,还贴心地为鹿鸣也定制了一个——怕他失落。
因为她观察到鹿鸣很不服气!
问我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为姐姐过生日,姐姐今年已经过了几次生日了(这是事实),他总在问我什么时候他也可以过生日,今年,他能过几次。
所以,安苒跟蛋糕店工作人员交流了很久,给鹿鸣做了一个军事造型的蛋糕。
生日快乐
4号当晚,我们去了大唐不夜城,在一个很有陕西特色的饭店里,我们吃上一顿温馨的生日餐,也吃上了一顿既有特色的陕西餐。
爱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也必然会爱上当地美食。
何况,陕西美食里依然有许多带辣椒的,有许多是豆制品做的,对于嗜辣如命并且狂热爱好豆制品的的我来说,可太合胃口了。
每一样,都吃得回味悠长,赞不绝口!
安苒有一个妹妹,漂亮、热情、大方。那天,她既是我们的最帅女司机,也是我们的专职摄影师。
来,看看她手里拿出来的大片。
臊子面和酸辣土豆片
豆皮涮牛肚和茴香煎饼
搅团和拔丝红薯。
葫芦鸡和铁炉豆腐丝
这几天,在安苒家,早饭,我就喜欢吃正宗的肉夹馍和陕西凉皮。
一旦吃到正宗的,就永远不想吃“改良”的。
对了,可能是水土的原因,这里的西瓜特别好吃,又沙又甜。
完美早餐
西行散记
优优
西安,这个在历史上是十三朝古都的城市,曾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生活的地方,有过“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的繁华,也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豪情。
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丰厚的城市,我与妈妈弟弟,一同来到了这里
七个小时的车程,到站后已是深夜,人生地不熟的我们只能稀里糊涂的寻找出口,最后夜色笼罩下守着一大堆行李。但是,幸好,在西安我们有很可靠的安苒阿姨和她的家人们接待,夜色中匆匆跑来的人就是她,被黑夜扰乱的心绪则突然舒畅了。
妈妈更是走上去就和安冉阿姨聊起来似乎很久就认识了。
后来,稀里糊涂的洗漱后,就稀里糊涂的倒头就睡了,
第二天醒来时,竟发现快到中午时分,我竟已经十三岁了。为了庆祝我的生日,(这时候我们对安冉阿姨和她的妹妹的称呼以变成了小姨和小小姨)安冉小姨他们特地定制了一份精美的蛋糕,弟弟看到后急眼了,认为从长寿到重庆到西安,这几次都是为我过生日,他也嚷着要生日蛋糕,于是等下吃饭时就出现了两个生日蛋糕。
而这时,我与瑞森弟弟也慢慢熟悉起来,弟弟则已经与他玩得不亦乐乎了 。
晚上,我们乘着金黄璀璨的夜一路驰行,去吃西安大排档,可这大排档关的早,才9点就关门了这就是西安大排档的特色吗?临时决定,去大唐不夜城吃饭,庆生。
要知道,这天本就是打算去大唐不夜城的,可去因为时间原因,才准备去吃大排档的。兜兜转转又回到起点,这大唐不夜城,就是我在西安最期待去的地方。
这次在西安过生日,让我狠狠地尝到西安的美食是有多美味,看到菜单就是眼花缭乱,酸辣土豆片、芝麻酱牛肚、葫芦鸡翅、墩墩肉、臊子面...这些美食,对我来说,没有谁是最好吃的,只能说各位仙术太高,能以决出胜负。
才吃完生日蛋糕(弟弟的意愿,非要先吃我的生日蛋糕)不免有些甜腻,这时一碗散发着酸香的臊子面就是最好的解腻开胃的选择。一小碗里,酱油般的成色上,几滴油在上点缀,闪着灯光的黄,点点红椒与葱花相交映,细长的面条乖顺地在碗里。说陕西臊子面“只吃面不喝汤”那可使不得,汤喝起来又酸又香,回味无穷。
葫芦鸡翅外裹着一层似面包糠的金黄色的东西。我不知陕西人吃时蘸不蘸辣椒面,反正我蘸了,咬一口酥脆的声音从嘴里发出...真是绝了。
芝麻牛肚在菜单上本不叫这个名,可它就是由牛肚和芝麻酱和千张(重庆话这么讲,类似豆皮条一类的)做成的,刚开始还下不去口,却想到觉醒年代陈独秀就是这么吃的,便来了兴趣,谁知竟如此好吃!芝麻酱包裹了千张和牛肚,趁芝麻酱还没滴下,赶紧往嘴里送,吃着芝麻酱味的牛肚千张,是独特滋味。
酸辣土豆片是妈妈赞不绝口的一道菜,就如名字所说,薄薄的土豆片在酸辣的酱汁里不断翻滚,最后安静地躺在我们面前。吃这个最好佐一碗米饭,酸辣酱汁浸在米饭里,那滋味不用我多说。
吃饱喝足,最好该走走,于是我们就去了长安不夜城步行街走走。
虽然又是一个深夜,步行街的有些店铺关门大吉,可毕竟是“不夜城”依旧是灯火辉煌,华灯璀璨。
笔直广阔的大道直通远方那似乎不断的灯火,道路两边是大大小小的店铺,美术馆,大剧院,音乐厅也都在两边街道。 人潮汹涌,到处可以看见穿着汉服的人,街旁耀眼的红灯照在树上,买钗子等首饰店里,光不断照耀,不断反射。
买汉服的店里,穿汉服和不穿汉服的人进进出出,有人不时用手中的扇子轻轻挡住嘴边,掩面一笑。
在店铺两旁,又是宏伟的宫廷建筑,一时间,这不知道这是古代还是现代,一时间又觉得这是古今融合的结果,开始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