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淮海战役是和谁打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

淮海战役是和谁打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因此关内的解放军压力还是很大的,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拖住蒋军主力,为了能给关外的解放军创造更好的机会,让他们早点拿下东北。这个战略想要理解起来很简单:在关内,蒋军的主力部队就想早点打完,当时还有个高级将领在蒋介石耳边煽风点火,说这场战役要不了几个月就结束了。起初的时候,共产党并不想打这场内战,抗日战争刚结束,广大百姓都非常期待战争赶紧结束。可是蒋介石担心在这么休整下去,共产党的部队不知道要发展成什么样子了。因此,此前重庆谈判也就是个幌子,国民党肯定是想一家独大的,没过多久,蒋介石单方面撕毁了重庆协议,大肆进攻中原解放区。在最初的阶段,共产党也定下了一个非常基本的战略,叫做南守北攻。

淮海战役的出名程度,几乎人尽皆知。这是一场在整个近代史上都十分罕见的主力大决战,也正是此战过后,解放军部队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势如破竹,仅仅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便基本解放了中国。

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也以我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没有人能想到,为何最终的战果能如此之大?这样的战争剧本堪称典范。但是,到底谁才敢于设计出这样的剧本呢?

关于“这场战争究竟是谁指挥的?”,这个问题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论。有人说是粟裕大将指挥的,有人说是刘陈邓,因此,想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权威战史著作中去找结论。

淮海战役是和谁打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1)

粟裕

淮海战役的胜利,究竟是哪些因素构成的?

起初的时候,共产党并不想打这场内战,抗日战争刚结束,广大百姓都非常期待战争赶紧结束。可是蒋介石担心在这么休整下去,共产党的部队不知道要发展成什么样子了。

因此,此前重庆谈判也就是个幌子,国民党肯定是想一家独大的,没过多久,蒋介石单方面撕毁了重庆协议,大肆进攻中原解放区。

在最初的阶段,共产党也定下了一个非常基本的战略,叫做南守北攻。

淮海战役是和谁打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2)

这个战略想要理解起来很简单:在关内,蒋军的主力部队就想早点打完,当时还有个高级将领在蒋介石耳边煽风点火,说这场战役要不了几个月就结束了。

因此关内的解放军压力还是很大的,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拖住蒋军主力,为了能给关外的解放军创造更好的机会,让他们早点拿下东北。

东北这块风水宝地,基础化建设算是比较完善的,此前张家一系在这割据,各方面建设还不错,特别是后来搞起来的工业化基础,让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二战的总体形势已经让两党都充分意识到了,现代战争,已经不再是拼人数了,工业化才是立国之本,要知道,当年东北的钢铁产量就已经能够达到四十六万吨。

因此,内战只要一打响,东北是绝对不可能拱手相让的。

淮海战役是和谁打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3)

当年为了占据住优势,我军在山东解放区抽调了十万精锐部队,并且派出了多名干部前往东北地区,目的就是要一口气拿下东北。赫赫有名的林彪负责了整场行动的指挥。

那么关内,原本是防守的态势,连毛主席都没想到的是,粟裕大将领导的华野表现特别出色,一口气打出了“七战七捷”的好成绩。

要知道,当时粟裕手下只有区区三万人,面对四倍于自己的国民党部队,竟然能够做到进退自如。毛主席知道了以后表现得相当兴奋,当时还说了一句话:“如果各个解放区都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那么彻底打败国民党,或许要不了五年的时间。”

淮海战役是和谁打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4)

由于种种原因,高层在最初预测,整个解放战争可能要打个十几年的时间,再不济,还有可能要去山上打游击。没想到,就在这次预测的九个月以后,整个战场的形势竟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此,在1948年9月24日,粟裕将军一则绝密电报发给中央,建议举行淮海战役,毛主席考虑再三以后,点头同意,让他们放手去干。

在当年的11月16日,由刘伯承、邓小平及粟裕等五人共同组成了一个总前委,并且邓小平本人出面担任前委书记,统一指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各项事宜。

淮海战役是和谁打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5)

在三大战役中,最为艰难的就是这场淮海战役,它也是最难打的。

如果说之前的辽沈战役是为了取得东北的控制权,在这场战役后,东北的重工业也完全被解放军掌握,这一仗取得的胜利,也直接为蒋家王朝敲响了丧钟。淮海战役,是蒋介石赖以生存的根基部队,只要这些部队覆灭以后,那么解放军渡江夺取南京也是指日可待。

淮海战役是和谁打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6)

咱们先看看国民党这边的配备,八十万大军加起来,力量相当的大,这些士兵们配备的武器都是在中国范围内最先进的,在战役发生以前,没有人能想到这场战役竟然能打出如此大的规模。

并且,统领这八十万部队的将领各个都非等闲之辈。咱们随便举几个:李延年、杜聿明、冯治安、胡琏。这样的阵容,在此前的抗日战争中都是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再加上黄维兵团的骨干,这注定是一场大硬仗。

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可以用“难以想象”来形容。

晚年的刘伯承元帅从来不提及淮海战争,即使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场“漂亮仗”,不过,战争是残酷的,他回忆说:“那场战役结束后,经常寝食难安,梦见无数老人找到我要自己的孩子,梦见无数的寡妇找到我要自己的丈夫,那些场景我也根本不愿意去想。”

淮海战役是和谁打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7)

之所以共产党能获得如此大的胜利,不仅是前委领导有方,更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

在1948年8月,国民党高层将领开过一场大会,经过前些阶段的惨痛教训,他们在这场会议上依旧吵个不停,没有人能拿出个像样的方法,都发现这场战争拖的越来越久,并且对己方的形势十分不利,可就算吵个不停,依旧没人能拿出个好意见。

共产党这边,我们已经在精心准备这场决战了,粟裕下达了作战命令。因此,从这段历史中可以看出,从这场战役一开始,国民党部队的反应就是相当滞后的,他们吵了好久,最终才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决定撤到徐州去。

这就是指挥的差距,国民党这边迟迟拿不定主意,而我军的粟裕将军在这个关键时刻给中央军委去了加急电报,里面指出,由于战役的规模很大,因此请陈军长和邓政委共同来指挥,毛主席当即批准了下来,接下来,也就是大家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淮海战役是和谁打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8)

国民党这边在指挥上面已经彻底乱成了一锅粥,原本刘峙是指挥,蒋介石思来想去,觉得此人在能力上可能无法胜任,在这种情况下调来白崇禧去前线指挥,结果白崇禧原本答应的好好的,走到跟前又不愿意去了。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让杜聿明上场了。

可以说,指挥是一场战役的关键因素,那为何战役马上打响的时候,粟裕将军要给毛主席建议指挥的问题?难道是他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吗?

其实不是的,按照解放军这边的排兵布阵来说,中原野战军在此前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已经被一分为二了;陈毅元帅和邓小平当时率领着中原野战军的主力部队赶往河南地区,目的是攻下郑州和开封,然后再赶赴淮海战场;

而刘伯承元帅这边仅仅带着两个纵队赶赴豫西地区,目的是牵制住黄维和张淦着两个兵团,让他们没有办法以如此快的速度支援淮海战场,因为当时国民党的绝对核心就是黄百韬兵团,这样的布局也是为粟裕歼灭黄百韬兵团争取时间。

这也正是粟裕当时的加急电报没有提到刘伯承元帅的原因,这是由于他在后来才加入到淮海的主战场当中的。

淮海战役是和谁打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9)

此前,解放军有个重要的战略,叫做“千里跃进大别山”。从这以后,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一直有相互配合的战略。

过去大家各忙各的,也都是垂直指挥,而这场战役,则是一场动辄数万乃至数十万部队兵戎相见的场景,如此情况下,只有这两大解放军建立起了统一的指挥体制,才能够加强指导思想,保障统一和协同作战,最大的发挥出优势。

所有人都不希望再打一场持久战,此时正是国民党军心最散的时候,我军更是要抓住这个机会,将敌人一网打尽。粟裕将军可是“战神”,当然知道联合指挥的重要性,因此便在一开始就提出了建议。

并且,除了在指挥上看到了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粟裕也同时看到了,中原野战军能否成功拖住胡琏的十八军,也是这场战役能够获得胜利的关键。

战场上的情况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稍有不慎,整个局势都有可能发生惊天大逆转。因此,指挥上,必须要最要以最快速度获得信息,统一的领导更有利于这种情况出现。

淮海战役是和谁打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10)

具体的指挥上,权威著作早有记载

在最初的时候,没人能想到淮海战役的规模能如此巨大。

1948年9月,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攻下了济南,这个消息传到国民党高层那边,上下一片震惊。因此,粟裕想到了要像打济南这样继续打歼灭战。一个多月的时间,陈毅元帅和邓小平也接连打下了郑州和开封,并且配合作战。

淮海战役是和谁打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11)

战役打到了这一步,粟裕大将独特的战略眼光便显现出来了,他预见到原先的分别指挥将不适用于接下来的大规模战役,于是赶紧发了加急电报给中央,希望能够同时调集起两大野战军的力量作战。

根据翻阅《毛主席军事文集》后可以发现,中央在接到了粟裕从前线发来的这封电报后,立马召开了相关讨论会,毛主席、周总理及朱德元帅三人研究后觉得,这个提议非常好,并且很快同意了粟裕的建议,并复电:“整个战役归陈邓统一指挥。”

按照过去打仗的惯例,粟裕完全是可以自己指挥这场战役的,此前刚刚打下了济南,按照原计划继续推进。可是能写出这封电报,也直接体现出了粟裕将军在指挥上的前瞻性,他在这个时候已经预料到了,接下来进行的将会是一场大决战。

淮海战役是和谁打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12)

那么插一句,大家肯定会好奇,此时林彪和罗荣桓老总他们为什么没有参与进来呢?其实,当时他们在结束辽沈战役后还在东北,并未入关,所以之后毛主席才把平津战役的指挥权交给他们。

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参阅《第三野战军战史》了。

在中央看到了不断扩大的战局后,决定成立总前委,由刘伯承元帅、陈毅元帅、邓小平、粟将军以及谭震林将军共同构成,其中前三者为常委,负责临机处置一切。

这种指挥机构一经确立,就让后来发生的整个淮海战役有了前线指挥所,战机总是稍纵即逝,因此,一旦有突发情况发生发生,前线也好直接指挥。在所有的具体战斗中,都是前委中的各位直接指挥的。

淮海战役是和谁打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13)

比如刘邓率领的中原野战军,在歼灭黄百韬和杜聿明兵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而粟裕将军的华东野战军更是直接参与了进来,为一切奠定了基础。最后中原野战军果断出击,打掉了黄维兵团,奠定了最终的胜利。

要说整个淮海战役,那就是毛主席直接指挥、周总理协助指挥的。根据《毛主席军事文集》中可以看出,在整个解放战争中,毛主席发了很多次电报,这也直接给“怎么打”这个问题上指明了方向。

淮海战役是和谁打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14)

最终,这场扭转乾坤的战役从1948年的11月打到了第二年的1月,堪称整个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国民党共计投入了八十万之巨的部队,而解放军这边满打满算只有六十万人。

但是,还有人评价说,这场战役是“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因为解放军动员了一百多万农民为部队运送粮草,这也直接说明了我军的群众基础。

淮海战役是最难的,同时也是渡江战役的铺垫之战。

从此以后,蒋介石的军队已经完全居于退守之势,再也无力组织起这么大的军队和解放军对抗了,淮海一战,也相当于彻底断送了蒋家王朝的胜利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