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简化问题(汉字简化新方案探索)
汉字简化问题(汉字简化新方案探索)再另一边,网字内加入形旁山变成岡,意思是山脊,依然以变形的网为声旁。后来又出现了一个崗字,崗在明代《正字通》中仅仅解释为“俗岡字”,也就是和岡的意义完全一样,甚至还多了一个重复的山作形旁。不过到现在它还有“岗位”、“岗哨”的意思,读音也与岡有差别,所以即使岡和崗两字重合度如此高,也难以合并。这一组字的关系,要从网开始说起。网是網的简体字,也是網的本字,古人在网字中加入了声旁亡,同时上面的xx被挤压变形成了䒑,于是有了罔字,之后罔字有了失意、迷惑的意思,于是分化出带有忄旁的惘,只不过分化之后罔和惘的意义仍然很相似甚至有重合。而另一边,没有了象形的罔,为了更精确表达网的意义,又加入了形旁糹,成了網。那么鷹、膺、應的简化方案如下: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汉字中,传统字形“應”对应的现行新字形便是“応”,大陆简体字“应”乃是應字草书楷化所得,上方三点带过倠,下方一横带过心。虽然比“応”稍好看一些,但与另
再次声明,本系列只是自娱自乐,意在找出现行简化字方案中不尽如人意的若干字,提出个人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本文不代表本人对繁简之争所持立场,亦不可能改变国民书写和阅读习惯,各位看官可讨论具体细节,莫泛泛而谈、上纲上线。
- 䧹、鷹、應、膺……
这一系列都是形声字,声旁都是䧹,而䧹在《康熙字典》中解释为:【說文】鳥也。从隹,瘖省聲。【徐鍇曰】鷹隨人所指,故从人。
我们知道形声字中广泛存在“省声”的情况,虽然用某个字做声旁,但是不写完整,只写一部分。既然䧹以瘖为声旁并减省字形,那么其它字以䧹为声旁同样可以减省,只保留一个广即可,这样它们也和䧹平起平坐,都是“瘖省声”了。
而且,䧹的本义就是鹰,而䧹字已经成为废字,所以要简化鷹字没必要把简化的鸟类推进去,可以直接将鹰字合并到䧹中,以䧹代替鷹。
那么鷹、膺、應的简化方案如下: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汉字中,传统字形“應”对应的现行新字形便是“応”,大陆简体字“应”乃是應字草书楷化所得,上方三点带过倠,下方一横带过心。虽然比“応”稍好看一些,但与另外几个字失去关联。
- 蹤
蹤和縱两个字,都以從为声旁,由于從被简化为从(從的本字)所以縱类推简化为纵,奇怪的是蹤却直接换了另一个声旁宗,变成了踪。如果是因为宗和蹤同音所以表音更精确,可是说不通,在纵字中,从同样也不能准确表音。所以我认为蹤可以简化为:
- 罔、網、惘、岡、崗……
这一组字的关系,要从网开始说起。网是網的简体字,也是網的本字,古人在网字中加入了声旁亡,同时上面的xx被挤压变形成了䒑,于是有了罔字,之后罔字有了失意、迷惑的意思,于是分化出带有忄旁的惘,只不过分化之后罔和惘的意义仍然很相似甚至有重合。而另一边,没有了象形的罔,为了更精确表达网的意义,又加入了形旁糹,成了網。
再另一边,网字内加入形旁山变成岡,意思是山脊,依然以变形的网为声旁。后来又出现了一个崗字,崗在明代《正字通》中仅仅解释为“俗岡字”,也就是和岡的意义完全一样,甚至还多了一个重复的山作形旁。不过到现在它还有“岗位”、“岗哨”的意思,读音也与岡有差别,所以即使岡和崗两字重合度如此高,也难以合并。
那么考虑到这样的发展脉络,罔、網、惘、岡、崗这五个字,新的简化方案是:
網遵从一简字简化为网;
罔和惘合并为【忄网】;
岡为避免网字变型,把山加在网的下面变成上下结构;
崗当然就避免形旁重复,把山直接放在网的上面。
我承认这个岡字变得很丑,就像漫画中死人的脸 x_x 不过上面的小篆体也差不多。理想的方案还是只简化網→网,罔惘合并成罔,岡崗剛鋼保持原状,不要用x的符号替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