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块能买什么12代酷睿笔记本(异构激发生产力)
五千块能买什么12代酷睿笔记本(异构激发生产力)12代酷睿异构的优势所在都说到这里,不说一些专业场景的应用需求,很多朋友相信一定会骂我。再说说金融和计算生物领域常用到的MATLAB,2007后的版本吃CPU多核性能;机械领域常用到的设计软件SOLIDWORKS,有大量的函数和数学运算,也就是对整数运算要求比较高,支持AVX2 指令集,对多核较为敏感;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会涉及到制图、数据管理、空间分析、数据编辑等工作,要求比较为复杂,其实也是要求多核多线程能力的。内容创作上,很多朋友误以为视频渲染都只需要GPU性能,但其实在pr中,它是支持CPU和GPU渲染的不同方式的,另外,回放、转码、导出,都需要CPU拥有出色的多核性能和解码能力(硬件解码器);AE渲染主要依靠CPU,其大部分工程渲染,CPU要占到80%以上,多核心和高频率都是需要的;而对于Blender这种一上来就把所有核心都占满的渲染软件来说,多核心、多线程更是考验一台
今年的618,很多朋友的确是有换本的刚需,其中很多是因为2021年的双11的确价格不够好,所以把换本的时机留到了今年的618。
多领域的多维性能需求
近期我也收到了特别多的618换本问题,有涉及性价比的,有涉及购入时机的,但更多的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买本主要是XX应用使用,请问XXX这款笔记本适合吗?”令我没想到的是,提问的朋友应用需求涉及的范围如此之大,有编程、视频创作的、也有生物医药、机械设计的,甚至还有编曲打碟的需求。
对于编程类的用户,提问比较多的就是python。很多人都认为python有GIL(全局解释器锁),其实是为了数据安全,每个CPU在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个线程,对单核高频率有要求。但这只是在执行过程中,类似于时分复用,其实在写代码时python依旧支持多线程多路并行的,性能测试中依旧可以撑满CPU的多核性能。
内容创作上,很多朋友误以为视频渲染都只需要GPU性能,但其实在pr中,它是支持CPU和GPU渲染的不同方式的,另外,回放、转码、导出,都需要CPU拥有出色的多核性能和解码能力(硬件解码器);AE渲染主要依靠CPU,其大部分工程渲染,CPU要占到80%以上,多核心和高频率都是需要的;而对于Blender这种一上来就把所有核心都占满的渲染软件来说,多核心、多线程更是考验一台CPU上限的重要标志。
平面设计的Photoshop,滤镜主要吃CPU单核频率,而批量处理又考量多核性能,而且可以看到新版本特别加强了核心多线程的优化。编曲打碟其实也应该算作内容创作的一种,以国内用得最多的音乐编曲软件FL Studio为例,它对CPU性能和缓存有较高要求,其实音频渲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缓冲区欠载,使得创作者不得不调小音频渲染模块,一首曲目经常要几次才能渲染完。
设计工作中,根据机械、电气或其他专业,用户会用到不同的软件,不过基础类的软件无非就是CAD、SU(SketchUp)和3D Max,我们都知道,CAD对单核心频率和内存有高要求,SU和3D Max在渲染工作上同样如此,非常吃CPU核心数,这一点与Blender非常相似,可以看到CAD与后两者需求又表现在两个维度上。
都说到这里,不说一些专业场景的应用需求,很多朋友相信一定会骂我。再说说金融和计算生物领域常用到的MATLAB,2007后的版本吃CPU多核性能;机械领域常用到的设计软件SOLIDWORKS,有大量的函数和数学运算,也就是对整数运算要求比较高,支持AVX2 指令集,对多核较为敏感;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会涉及到制图、数据管理、空间分析、数据编辑等工作,要求比较为复杂,其实也是要求多核多线程能力的。
12代酷睿异构的优势所在
我们都知道,12代酷睿提升最大的莫过于引入了异构计算的混合构架,也就是把处理器核心分为了性能核(P-Core)和能效核(E-Core),其中P-Core是超线程——即一个核心两个线程,而E-Core是一个核心一个线程,看似E-Core对线程数的支持没这么高,但它在DIE上仅占P-Core四分之一的面积,其实是提升了整个SoC的线程数。而P-Core则专心提升单核心性能和频率,做好“大核”的功能。
可以看到,传统的CPU构架由于采用了“平均核”设计,在频率无法大幅提高提升时,尽可能通过提供更多核心数量,提升CPU整体性能,但这是很难继续保持单核心性能的。CPU厂商也想了很多办法,将其中一两个核的频率微调,但总体性能还是需要跟其他核保持大致相同的,否则就会在线程调度时出现问题。
与传统平均核构架相比,12代酷睿的混合构架是一个同时能在单核心性能和多核多线程能力两个维度上都提供高性能的先进构架。现实中的工作负载是极为复杂的,刚才我提到这么多的应用场景,没有一个是只对多核性能有需求,而不顾单核性能的,即使重视多核性能的Pr、AE中,做转场的FilmImpact插件,或者optical flares插件,都只有单核心工作。
12代酷睿618高亮机型
所以今年的618,我依旧对看重生产力的用户推荐英特尔的12代酷睿。而且12代酷睿笔记本平台有着先发优势,可选机型也比竞品更多,我会着重推荐一些618中值得入手的机型,便于消费者按图索骥。
RedmiBook Pro 14
RedmiBook Pro 14厂商将其称为“新秀无畏”,其上代产品就以高配置和类似于MacBook的极简设计著称,尺寸和重量也分别控制在1.43kg(含电池)和315.6mm×220.4mm×17.25mm(薄至16mm),而且轻薄的同时依旧提供1.3mm键程的三级背光键盘。
配置上,RedmiBook Pro 14提供14英寸的2.5K分辨率、120hz刷新率的超视网膜全面屏、DTS Audio Processing的音效系统、提供指纹电源按键、支持100W的DP快充(35分钟充达50%电量),以及12小时连续视频播放的续航能力……
尤其是接口上,接供双Type-C(含一个快充、一个雷电4接口)、双USB A(一个USB 2.0、一个USB 3.2 Gen1)、HDMI和的3.5mm音频二合一接口,在轻薄本中属于接口丰富、配置高的存在。可以看到整个配置亮点多,特点出色,而且整个配置上没有明显的短板,典型的水桶机型。
在CPU更新为12代酷睿标准电压版的i5-12450H处理器后,可以看到,它采用了4个P-Core、4个E-Core,共12个线程的异构构架,线程数比起前代i5-11300的4核8线程增加了四个E-Core和四个线程数量,多核性能提升明显,而且三级缓存也从8MB提升到了12MB。
由此带来的性能释放提升是非常明显的,不仅TDP从35W提升到45W,而且12代酷睿在性能上提供了极大的“随动性”,也就是在TDP之外提供了最大睿频功耗(Maximum Turbo Power)和最低保证功耗(Minimum Assured Power),其最大睿频功率可以冲高至95W,这也给OEM终端厂商提供了足够的功率释放设计空间。
华硕无双 14
在轻薄本推荐中,怎么可以少了英特尔EVO的产品,特别是今年英特尔将EVO标准升级为3.0,将H系列标压处理器和16英寸大屏纳入到标准之中。笔记本掌托上这个不起眼的小标签,其实包含了英特尔对数千种配件提出的快速响应、快速唤醒、长续航、快充等规范要求,比如对屏幕功耗低至1W的看似“不合理”要求,最后成就了EVO本比普通轻薄本更长续航和智能化的体验。而在最新EVO 3.0中,我们还看到加入了最新的智能协作和视觉感知技术,比如在视频会议中消除背景噪音、增强摄像头图像效果,以及虚化或更换背景。
华硕无双是今年市场中性价比最高的OLED轻薄本,配备一块120Hz高刷新率的2.8K OLED NanoEdge 屏幕,这块屏幕拥有100% DCI-P3 色域和600 尼特峰值亮度,支持潘通标准色彩认证和滤蓝光TUV认证,且通过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600的高动态范围认证,这块OLED的素质是相当不错的。
配置上,华硕无双也给得相当厚到,提供了支持DP充电的双雷电4的Type-C接口、USB A(一个USB 2.0、一个USB 3.2 Gen1)、支持4K显示输出HDMI 2.0接口,以及二合一音频接口,屏幕支持180°开合,提供70 Wh大容量的大容量电池,这些都是轻薄本上不常见到的配置。
其ErgoSense 键盘提供19.05 mm全尺寸键盘的键间距和1.4 mm的键程,并设计有0.2 mm下凹的碟形键帽,大面积触控板也提供虚拟数字功能。
华硕改进了IceCool冰锋散热技术,可搭配12代酷睿的i7和i5 H系列处理器。以i5-12500H为例,这块CPU采用了4个P-Core、8个E-Core,共16个线程的混合构架,集成了80EU的Xe核显,比起上一代配备的i7-1165G7,i5-12500H的CPU性能提升了2倍还多。不仅能满足商务办公、主流网游的需求,应对编程、设计,甚至专业领域复杂的工作负载也能胜任。
另外华硕无双还有一些不错的微创新,比如银离子抗菌涂层、比如摄影头的物理开关,以及ASUS 3D 噪声抑制 (3DNR) 和AI 降噪技术……配备的也是Harman Kardon 认证的音效系统和WiFi 6E无线网卡,配置很高。
荣耀 MagicBook 14
荣耀今年的新品MagicBook 14 2022版的确有很多值得推荐的方面。首先是荣耀自研OS Turbo系统级性能与功耗优化引擎,75W的超大容量电池提供了20小时的续航能力(且拥有充电15分钟、办公2小时的快充功能),在12代酷睿同级轻薄本中属于极为优秀的水准。为了充分发挥12代酷睿H系列处理器的性能,MagicBook 14 2022在功耗释放上做得很极致,集显版本提供50W、独显版本提供70W的功耗释放,散热系统中双百片S型超薄扇叶的风扇和双牛角散热管功不可没。
MagicBook 14 2022提供了12代酷睿H系列标压处理器i7-12650H和i5-12500H两个选择,均为混合架构、集成80EU核显,搭配LPDDR5超高频率内存,能进一步提升核显性能。值得关注的是,i5-12500H的核显版本在京东上提供5499的秒杀价。
由于出身荣耀,MagicBook 14 2022能够享受跨硬件平台的智慧互联、新增换机克隆和荣耀分享功能,协同办公更加高效。配置上也提供了3:2的比例、2.1K分辨率的大猩猩玻璃镜面屏,通过德国莱茵低蓝光、无频闪,国家眼科工程中心护眼三重认证,扬声器提供Nahimic游戏级音效。另外,1.5mm长键程、添加亲肤树脂涂层和亚微米级的超硬钻石粉、指纹电源二合一按键,均是交互上的亮点设计。
ThinkBook 16
16英寸是2022年的大热尺寸,各个品牌都有16英寸产品上市,大屏产品也正好击中了内容创作用户的最大需求点。ThinkBook 16 去年发布就已经是市场的大热产品,而升级12代酷睿45W的H系列标压处理器之后,更是成为高能创作和商务随行的大屏产品热点。
ThinkBook 16 之所以这么受关注,还是得益于其丰富且实在的配置。可以看到全线升级的DDR 5内存可以为英特尔的Xe核显提供更佳的性能提升,而且SSD也全线升级为PCIe 4.0。另外,双M.2硬盘位的设计可以让用户以加装数据盘的方式提升存储空间,非常贴心。
ThinkBook 16 全线列装的还有丰富的接口,在双Type-C(含一个快充/USB 3.2 Gen2、一个雷电4接口)、三USB A(含两个3.2 Gen1和一个2.0隐藏接口)的配置之外、提供了HDMI 2.1的高规格接口、3.5mm音频二合一接口,而且还有SD卡插槽和RJ-45有线网口,一款轻薄本能够将接口提供到这种程度,是极为难得了,更何况放置键鼠无线适配器的USB隐藏接口,设计上相当人性化。
屏幕上,ThinkBook 16 搭载120Hz高刷新率的2.5K超清屏,这款屏幕采用DC调光,通过了德国莱茵TUV硬件低蓝光和TUV EyeSafe双认证,考虑到了用户的护眼需求。另外,71Whr的超大容量电池能够为这款16英寸的大屏机型提供更长的续航能力,加上高效快充,充电30分钟就能恢复55%的电量,让这款大屏机型基本就没有电量焦虑。
2022款的ThinkBook 16 再次将散热系统升级为ITS 5.0,大量应用了石墨片和均热板,能够让CPU发挥出更高性能,以i5-12500H为例,它在ThinkBook 16 之上能够获得高出TDP 10W的性能释放,高达55W的性能释放可以在高工作负载下发挥出CPU的更佳潜力。
戴尔Precision 3571
戴尔是老牌的工作站品牌,其新推出的Precision 3571也是当前关注度相当高的设计师图形工作站。可以看到,它在配置上引入了英特尔12代酷睿H系列处理器(i5~i9)和最高2000系列专业图形卡,支持Windows 11专业版或Linux Ubuntu操作系统。
从设计上,Precision 3571一改以往移动工作站笨重粗糙的设计,采用了金属模具的极简设计,起始重量只有1.78kg,厚度也控制在22.67mm。为满足多场景下的混合办公需求,该机提供5G、WiFi 6E、蓝牙5.2和FirstNet(就绪)等多种无线连接能力。由于采用更大的双向出口 (DOO) 风扇和双散热管,可以让工作站保持安静 运行同时,进一步提升性能释放和延长续航。
目前,i7-12700H T600的版本在京东上在售价格为9199 i7-12700H采用了6个P-Core、8个E-Core,共20个线程的混合构架,睿频至4.7GHz,三级缓存和最大睿频功耗依旧为24MB和115W。这款CPU支持英特尔博锐平台(vPro),采用了英特尔AES新指令、ISM、TDT、硬件防护盾、安全密钥和操作系统守护等安全可靠性技术。对用户来说,博锐平台依旧是工作站级别产品的最优选择。
另外,戴尔也在安全性上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功能支撑,比如Dell Optimizer for Precision就支持智能隐私的防窥功能、快速稳定连接到网络,而且 Optimizer本身也提供对硬件系统的分析和个性化建议。硬件上,Precision 3571提供了生物识别登录、内置摄像头快门、远程入侵检测和红外摄像头识别身份(离开时)等功能,给用户提供包围式的安全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