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9以上的书籍(最近在看的2本好书)
豆瓣评分9.9以上的书籍(最近在看的2本好书)豆瓣评分9.0[中] 莫言 著具体怎么巧了,看下文。1.蛙
上周日立秋了,可天气还是那么炎热。
只能感谢“空调”之父威利斯·开利,命都是空调续的。
天气炎热想静下心读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辣么,8月份过去10天了,你看了什么书呢
哈哈哈哈。今天,推荐的两本书,都很巧妙。
具体怎么巧了,看下文。
1.
蛙
[中] 莫言 著
豆瓣评分9.0
前几天,国家首次公布人口进入负增长。
我正好就在读莫言的这部关于计划生育的书籍——《蛙》,去年就有书友推荐过,说很残忍,不忍读下去。
《蛙》以“我”(蝌蚪)与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书信形式,介绍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万心的人生经历。
姑姑是一名优秀的妇产医生,一生中接生成功一万个婴儿,也亲手杀死了2000多个胎儿。
书中有三位女性因姑姑强制计划生育而死。
生过三个女孩,怀了第四胎的女人耿秀莲,被姑姑逼着坐船来做人工流产,而姑姑也因此被她丈夫打得头破血流。不料,耿秀莲挺着大肚子跳进河里,大出血而死。
不甘心只生一胎女孩的“我”的第一任妻子王仁美,偷偷取出姑姑上的节育环,怀上了孩子,躲到自己娘家。在姑姑的逼迫下接受流产手术,却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
村里有名的万元户的老婆,小侏儒王胆怀了第二胎,东躲西藏,在竹筏上临产,还是被姑姑的计划生育队追上。王胆羊水破裂,姑姑在竹筏上给她接生了一个女婴,但王胆却不幸死去。
无一例外,这死去的三位女性都是为了生男孩。
该怪谁呢?怪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姑姑?怪想要男孩的丈夫?怪生育的女性?怪重男轻女的思想?……
莫言说,《蛙》这本书既展示了几十年来的乡村生育史,又毫不避讳地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
直面社会敏感问题是我写作以来的一贯坚持,因为文学的精魂还是要关注人的问题,关注人的痛苦,人的命运。而敏感问题,总是能最集中地表现出人的本性,总是更能让人物丰富立体。
从笔名“蝌蚪”意指精子,再到书名《蛙》音同娃。莫言的这本书真是充满了讽刺与批判。
触及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没点批判精神写不出深刻内容。但是,人的本性是什么呢?
在莫言的笔下,人性是最复杂的。
不过,作为普通读者我们要警惕的是,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免不了夸张的成分。比如前段时间刷屏的“二舅”。
2.
平面国
[英] 埃德温·A·艾勃特 著
豆瓣评分9.2
我在这本7.5万字的小书里,读到了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和王小波《青铜时代》的交错的可能性。
埃德温·A·艾勃特对于空间和线条的描述,让我再次体验到阅读《看不见的城市》的美妙,这真得很难得。
而作者的英式幽默与空间交错的想象力和王小波在《青铜时代》中的表现异曲同工。
越看越喜欢。
作者埃德温·A·艾勃是剑桥天才学霸,早于《三体》100年谈“降维”的神学家。
《平面国》这本书更是受到霍金、阿西莫夫、卡尔·萨根等无数大师推崇的百年科幻经典。
分为前后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由一个正方形叙述平面国的世界;而第二部分则谈到零维度和一维度的世界,平面国人难以理解的三维空间国,以及约略地提及对于四维空间的类比与想像。
在译后记中,译者鲁冬旭指出,《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提到过平面国。
在《生活大爆炸》第三季的第12集,谢尔顿和拉杰在屋子里闲聊,拉杰说要出去找姑娘,谢尔顿说,每当他想换换脑子的时候,就假想自己到了平面国,到了一个二维的世界。
这两位出去都找到了姑娘,其中一个人是学文学的,她告诉谢尔顿,艾勃特那本《平面国》,不仅是个数学小说,还与维多利亚时期的风俗有关。
而我这两天就在看《生活大爆炸》,正好看到第三季这个位置。
我记得谢耳朵说换脑子的剧情,但是忽略了平面国。当时看得不太专注,而《生活大爆炸》的语速又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