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之一霜降(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24节气之一霜降(二十四节气之霜降)所以先民喜欢在秋山行旅,淡烟暮霭掩映下的夕阳古道,一个人在秋山晚树旁,素琴以对。这一路上都是晨钟暮鼓、雁阵惊寒,所有关于思念的书写和生命的沉思都在一树红叶中得到启示,所有不被尊重的人生都应该在晚山红叶中高傲地绝版。再比如霜降时的深红浅黄,元代戏曲家王实甫曾在《西厢记》里写道:"西风紧,北燕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司空图说:"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如醉秋日红叶,杪秋远山水清浅,没了青绿山水的远景泼墨,留下银杏、红枫、梧叶的工笔写意,一派《晚山红叶秋岚图》,堪比于百花竞放的暮春,真正斑斓的就是这个时节了。▽▽▽霜降三候,"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霜降之日,杀兽陈列,提前储备过冬的食物,这是自然的法则。五日后,见庭院深处,所有的树木都在一夜寒霜中黄了叶子,黄花堆积满地,只留下飒飒的树干。再五日,动物冬眠,寒蝉噤影,冷月无声,所有的一切都沉默下来了。自然总是留给沉默的影子一些生
先民的夜,迎来一场晚秋的雨,梧桐叶黄,琴弦清凉,要提前生一炉暖火沉香,才能用一种温存的感动去窗外的枯荷听雨。霜飞晚,西帘卷,山河岁月,一夜枯荷听雨,一场深沉而无望的相思,一年的烟波暗转兀自成霜。
这是秋天最后的晚唱,夜雨如别秋,点滴沁透着寒凉,凄风苦雨里,便有人相思,有人想家,渴求一种叫温暖的质朴情意。孤独在霜降里背道而驰,一种陷入长久的悲伤里,云树之思,无日忘之;还有一种归于沉寂,坐看秋夜晚霜,抚弦秋叶静美。
比如清夜来霜,微凉里浸透着诗意,是清逸超脱的感觉。晋代夏侯湛说:"木萧萧以被风,阶缟缟以受霜。"先民的霜阶,是月白色的生绢。晚唐李商隐说:"几向霜阶步,频将月幌褰。"也有人说"霜阶水际""霜阶拥褐暂吟行"。
在先民的霜降夜,照得月夜如绢,映出月色如帐,甚至霜月如水,给这一场人间草木送了一次诗意盎然的离别。草木落尽,寒霜残秋,这一场秋天的姹紫嫣红,在肃寒霜覆中结束。夜雨残灯梦,阶前落叶声,先民终于迎来一次晚秋的月落乌啼霜满天。
▽▽▽
霜降三候,"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霜降之日,杀兽陈列,提前储备过冬的食物,这是自然的法则。五日后,见庭院深处,所有的树木都在一夜寒霜中黄了叶子,黄花堆积满地,只留下飒飒的树干。再五日,动物冬眠,寒蝉噤影,冷月无声,所有的一切都沉默下来了。
自然总是留给沉默的影子一些生机,让每个时节都有赖以生存的诗意。
再比如霜降时的深红浅黄,元代戏曲家王实甫曾在《西厢记》里写道:"西风紧,北燕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司空图说:"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如醉秋日红叶,杪秋远山水清浅,没了青绿山水的远景泼墨,留下银杏、红枫、梧叶的工笔写意,一派《晚山红叶秋岚图》,堪比于百花竞放的暮春,真正斑斓的就是这个时节了。
所以先民喜欢在秋山行旅,淡烟暮霭掩映下的夕阳古道,一个人在秋山晚树旁,素琴以对。这一路上都是晨钟暮鼓、雁阵惊寒,所有关于思念的书写和生命的沉思都在一树红叶中得到启示,所有不被尊重的人生都应该在晚山红叶中高傲地绝版。
▽▽▽
那年,天子游猎,汉武帝的上林苑迎来前所未有的晚秋,南山峨峨,八川荡荡,华枫枰栌,司马相如在《上林赋》里将黄栌枫叶写进诗篇,衬托武帝的上林苑之富丽壮美。
上林苑的秋天,漫山红叶,深红浅黄,仿佛金石之声、君王之乐,不是小而美的诗思,而是阔达的生命灿然,先民第一次在秋的诗意里添上红叶的名字。
一日,书生行旅,见溪水淙淙、红叶飘荡,便弯腰捡起那一枚红叶,竟有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书生总是多情的,随手和了一首诗:"红叶诗何美?出宫未曾闲。才女我钦敬,约定到人间。"将红叶又放回下游的溪水上,流进宫里。唐宣宗那年,允许宫女嫁人,这二人终结佳缘。后来,秋水伊人,知音难遇,红叶题诗,说的就是这段先民的美好姻缘。
秋岚袅袅,晴空碧江,远山耸峙,树木苍劲,红叶明丽,野桥曲径,桥上一老者骑驴款款而过,或有一男子携琴而过桥,偶有琴童抱琴默默跟随。千百年来,先民始终走在这条路上,寻找秋天最后的诗意,这一幕就是后来中国山水画的母题——《秋山行旅图》。
▽▽▽
也就是在这条行旅的路上,宋人的风雅发挥到极致,其山水画在水墨的"皴法"和青绿山水的表现力上得到了长远的提高。在那些传世的卷云皴、雨点皴、米点皴、披麻皴背后,是先民对行旅山水的沉思,所谓宋画的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正是晚秋的一派诗境。
在大唐盛世的遗音中,宋人高山仰止,见证过一个时代的夏花绚烂,只能在秋叶静美中向着更深更远处徜徉。那些秋月茅亭、溪山烟雨、登高远游、莳花斗茶、抚琴知音的雅事背后,藏着一个时代的秋意,这属于中年人的哲理情思。宋人的风雅,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幅《秋山行旅图》和一段沉思的旋律。
那些年,先民在秋山行旅的路上,走过漫山的红叶尽染,走过一桥的秋水芦花,走过一整年的孤独,最后在红叶诗笺上留下自己的思念,说:霜降已至,冬季藏养,自己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END-----------------
本文摘自
霁月 著/ 净如 绘《中国人的风雅:二十四节气听古琴》
· 相 · 关 · 阅 · 读 ·
《中国人的风雅》
一本展现中式典雅生活美学的风雅之书。
生活美学作者霁月写给大众的古琴文化入门书。
♪♪从二十四节气角度撰写琴曲的故事,将节气风物、琴人历史背景、琴曲创作场景与古典诗词联系在一起,还原古人琴事与风雅之姿,让今人理解古琴的同时,爱上听琴的这种生活方式。
♪♪附赠窦唯的古琴老师、古琴艺术家巫娜专门为此书列的节气曲单,供读者扫码欣赏。
♪♪一价两书,除正书之外,另有《廿四雅集》雅集手册,提供中式风雅聚会策划实施方案。
点击“了解更多”,阅读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