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论语中关于君子自身修养的句子(论语中的修身之道)

论语中关于君子自身修养的句子(论语中的修身之道)孔子所言“壮年戒斗”的“斗”并非仅指打架斗殴,更多指过分的争强斗胜之心。无论是官、商,还是普通人,因不知“戒色”而断送前程的不在少数,《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式的“成功者”更是“重灾区”。所以,孔子的这段话不仅是在告诫年轻人,更是对中年人的一个提醒。孔子并非禁欲主义者,他只想告诉年轻人要懂得用理性的缰绳去约束情感和欲望的野马,做到“知止”。回到当下,若从“知止”这个角度看,“戒色”恐怕就不仅仅是说给年轻人听的了。孔子曾把自己的一生分成六个不同阶段,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按这个划分标准,我们当今社会的成功人士基本是在40岁到60岁这一档,事业稳步上升,有权、有钱、有地位,加之外部环境浮躁之风盛行,“小三”“二奶”屡见不鲜。

论语中关于君子自身修养的句子(论语中的修身之道)(1)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儒学的核心思想源自《论语》,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把《论语》看成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事实上《论语》的核心在修身。

孔子在《论语》中对君子应如何修身做了比较清晰的表述,并针对君子不同的人生阶段有重点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论语中关于君子自身修养的句子(论语中的修身之道)(2)

戒色

从生理规律上讲,人之血气“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论语》中所说的“少时戒色”是告诫血气为未定的年轻人应避免纵欲过度,不为中、老年留下身体方面的祸根。很多令中、老年人苦不堪言的疾病都是青少年时纵欲过度而引起的。

孔子并非禁欲主义者,他只想告诉年轻人要懂得用理性的缰绳去约束情感和欲望的野马,做到“知止”。

论语中关于君子自身修养的句子(论语中的修身之道)(3)

回到当下,若从“知止”这个角度看,“戒色”恐怕就不仅仅是说给年轻人听的了。孔子曾把自己的一生分成六个不同阶段,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按这个划分标准,我们当今社会的成功人士基本是在40岁到60岁这一档,事业稳步上升,有权、有钱、有地位,加之外部环境浮躁之风盛行,“小三”“二奶”屡见不鲜。

无论是官、商,还是普通人,因不知“戒色”而断送前程的不在少数,《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式的“成功者”更是“重灾区”。所以,孔子的这段话不仅是在告诫年轻人,更是对中年人的一个提醒。

戒斗

孔子所言“壮年戒斗”的“斗”并非仅指打架斗殴,更多指过分的争强斗胜之心。

虽然儒家一向主张积极入世,但同样也恪守“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在孔子看来,人到壮年正是血气方刚、春风得意之时,很容易因为无节制的争强好胜而误入歧途。

论语中关于君子自身修养的句子(论语中的修身之道)(4)

无论从政还是经商,也不管你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还是普通的职员,如果时时处处都不留余地、毫无原则地打击对手,为自己谋得利益,最终难免会利令智昏自食苦果。

孔子所谓“戒斗”,在老子那里被表述为“不争”,但无论是“戒斗”还是“不争”,都不能说他们是消极主义者。这一点,老子在《道德经》中解释得最为经典。他说,江海之所以堪为百谷之王,成为千百河谷归顺之处,是因为其在河谷之下。

因此,要想做万民之君王,也必须懂得谦卑。圣人在百姓之上,但百姓不觉得他能造成侵害,百姓都乐于拥戴他而不讨厌他,是因为他懂得谦下、退让,因其从不与人争,所以没有谁能争得过他。

论语中关于君子自身修养的句子(论语中的修身之道)(5)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不过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地低成海,人低成王,才高而不自诩,位高而不自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这才是智者所为,也是孔子强调“壮年戒斗”的初衷。

戒得

孔子说:“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此处的“得”即贪得之意,包括对名誉、地位、金钱等的过分渴求。

人至老年,身体、精力都与青壮年时不可同日而语,这个事实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若仍强欲多得,则必须勉力为之,精力不逮,自然有损身心。

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讲:“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强暴,老则好利。”这句话可以看作是对君子“三戒”的另一种阐释,但实际上仅以“好利”来解释“戒得”的对象难免过于狭隘。

在金钱、地位、名誉、生死等诸多渴求之中,金钱并不是老年人最难以释怀的部分,反而是对地位、荣辱、是非、毁誉、生死的过分执着最易惹起他们的烦恼。

在《官场现形记》中,一个人做官上瘾,在弥留之际心里仍然放不下为官的念头。于是他的两个副官站在房门口,拿出旧名片,一个副官念道:“某某大员驾到!”另一个副官念道:“老爷欠安,挡驾!”他听了觉得过瘾才最终合上眼。

虽然这个故事颇有些挖苦人的味道,但不能否认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类临死都“放不下”的人。

在哲学家眼中,得与失本来就是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自然法则。从出生开始,我们先是得到了生命、得到了父母亲人的关爱,接着我们通过学习得到知识,结婚得到家庭,又靠努力得到财富、事业和地位,最终随着我们生命的戛然而止,生命过程中所得到的一切又都终将失去。

在整个人生历程中,少年和壮年基本都是在“得”,以至于我们忘了“失”的存在。而到了老年,人生开始离“失”越来越近,若此时仍有过分的欲得之心,要想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恐怕就很难了。

论语中关于君子自身修养的句子(论语中的修身之道)(6)

不过,孔子所谓“戒得”并不是要老年人看破红尘,而是告诉他们要学会达观处世,看淡那些不可避免之“失”,习惯人生中的无常和不完满。如季羡林先生所言:“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智者应有的“戒得”之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