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偏光片产业链主要包含上游原材料、偏光片生产和下游显示终端产品:1.2. 偏光片产业链结构偏光片目前主流的工艺为碘系生产技术和湿法拉伸工艺:主要生产环节包括TAC 膜清洗、PVA 膜延伸与复合、压敏胶涂布和离型膜复合,其中,PVA 膜延伸是最核心的环节。具体 步骤是:将PVA 膜浸入染色槽,吸附二向吸收的碘分子,在拉伸槽中对碘分子进行拉伸取 向,烘干之后与TAC 膜进行复合形成半成品偏光片。LCD 和OLED 是目前两大主流显示技术,对偏光片功能需求有差异:(1)LCD 为液晶显示屏,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源,偏光片是显示模组成像的必要组件,LCD模组中需要两张 偏光片,分别位于玻璃基板两侧,下偏光片负责将背光源光束转换成偏振光,上偏光片负 责解析液晶电调制后的偏振光;(2)OLED 属于自发光器件,构造为在TFT 基板上蒸镀在 通电下可以自发光的RGB 三色有机膜层,需要一层圆偏光片,用于减

温馨提示:本文为节选内容,如需完整报告,请在PC端登陆未来智库官网(vzkoo),搜索下载“电子显示”,本报告及更多高品质资料尽您选用。

1. 偏光片产业链概述和发展趋势

1.1.偏光片与显示器件(LCD/OLED)

偏光片的全称是偏振光片,用于控制光束的偏振方向:自然光在通过偏光片时,振动方向 与偏光片透过轴垂直的光将被吸收,透过光只剩下震动方向与偏光片透过轴平行的偏振光, 是液晶面板关键零件。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1)

偏光片核心结构包含PVA 膜、TAC 膜等。偏光片由多层膜复合而成,基本结构包括:最 中间的PVA(聚乙烯醇),两层TAC(三醋酸纤维素),PSA(压敏胶),离型膜和保护膜。 其中,吸附二向吸收分子的PVA 膜负责偏振作用,是偏振光片的核心部分,决定了偏光片 的偏光性能、透过率、色调等关键光学指标,TAC 膜则起到对延伸的PVA 膜的支持和保护 作用。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2)

偏光片目前主流的工艺为碘系生产技术和湿法拉伸工艺:主要生产环节包括TAC 膜清洗、PVA 膜延伸与复合、压敏胶涂布和离型膜复合,其中,PVA 膜延伸是最核心的环节。具体 步骤是:将PVA 膜浸入染色槽,吸附二向吸收的碘分子,在拉伸槽中对碘分子进行拉伸取 向,烘干之后与TAC 膜进行复合形成半成品偏光片。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3)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4)

LCD 和OLED 是目前两大主流显示技术,对偏光片功能需求有差异:

(1)LCD 为液晶显示屏,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源,偏光片是显示模组成像的必要组件,LCD模组中需要两张 偏光片,分别位于玻璃基板两侧,下偏光片负责将背光源光束转换成偏振光,上偏光片负 责解析液晶电调制后的偏振光;(2)OLED 属于自发光器件,构造为在TFT 基板上蒸镀在 通电下可以自发光的RGB 三色有机膜层,需要一层圆偏光片,用于减少自然光对屏幕的干扰。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5)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6)

1.2. 偏光片产业链结构

偏光片产业链主要包含上游原材料、偏光片生产和下游显示终端产品:

(1)偏光片上游的 核心原材料为PVA 膜和TAC 膜,由日本企业垄断全球市场,PVA 膜的主要供应商是日本 可乐丽、日本合成化学等,TAC 膜的主要供应商是日本富士、柯尼卡美能达等,(2)生产 偏光片的企业主要有三星SDI、LG 化学、住友化学、日东、奇美、三利谱等,(3)下游客 户主要是面板厂,三星电子、LG 电子、京东方等。

偏光片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类及工控类电子显示屏面板,如手机,电脑,液晶电视,汽车电 子,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等,其他应用场景还包括太阳眼镜,防眩护目镜,摄影设备的滤 光镜,光量控制器等。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7)

1.3. 核心生产工艺:拉伸 涂布

偏光片的生产包括前、中、后三道生产流程,碘系生产和湿法拉伸两道工艺:

(1)前道: TAC 膜清洗及PVA膜拉伸与复合。TAC 膜的预处理是将TAC 膜进行碱液处理后烘干收卷, 以降低TAC 膜的接触角,便于与PVA 膜贴合。PVA 膜的拉伸和复合是将PVA 膜浸入染 色槽,吸附碘分子,再经过延伸槽拉伸取向后将PVA 膜与两层预处理后的TAC 膜复合, 得到偏光膜。(2)中道:涂布和复合。将压敏胶涂布在离型膜上,烘干后与前工序生产的 偏光膜贴合到一起后收卷。(3)后道:裁切,将固化好的偏光片按需要的尺寸进行裁切、 磨边、清洁等。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8)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9)

1.4. 显示技术发展驱动偏光片技术持续升级

偏光片是显示屏幕的核心器件材料,偏光片的发展历史跟显示技术发展历史和过程息息相关,显示技术过去的持续升级推动偏光片行业的技术变化。

1950 年,全世界第一只阴极射线管CRT 问世,应用于早期电视和电脑显示器;1964 年,首个液晶显示器LCD 和首个等离子显示器PDP 问世。由于CRT 不能满足大屏化、轻便化 与高清化的要求,无法在新兴笔记本电脑屏幕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到2010 年市场上已基本没有CRT 产品。发展到21 世纪初,等离子技术多用于大尺寸屏幕。2007 年左右,LCD 液晶电视凭借更大的尺寸、更低廉的价格取代等离子电视PDP,成为主流。

LCD 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必须依靠偏光片,显示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偏光片有不同的要求, 以TN/STN/TFT 为例:TN 是最基本的LCD 显示方式,只能显示黑白字段,画面分辨率低, 适用于静态图像显示,制作成本低,对偏光片要求不高,STN 是超扭曲型,可显示彩色, 分辨率有所提高,在小尺寸色彩还原性接近TFT,显示静态图像及部分动画,制作成本适 中,对偏光片有光学补偿功能的要求。TFT 是点像素控制显示,分辨率最高,色彩还原性 最好,显示效果与常规的CRT 相当,但制作成本最高,对偏光片要求也最高。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10)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11)

随着LCD 显示技术的发展,对偏光片偏振度、单体透过率、耐高温性、耐寒性要求越来 越高。TN 要求偏光片偏振度≥95%,单体透过率≥40%,信赖性要求达到40°C/90%RH×500h、70°C×500h。STN 要求偏光片偏振度≥99.5%,单体透过率≥42%,信赖性要求达到60°C /90%RH×500h、80°C×500h,有光学补偿功能。TFT 要求偏振度≥99.95%,单体透过率≥ 43%,信赖性要求达到60°C/90%RH×500h、80°C×500h、有AG、HC、WV 等功能。

目前蓬勃发展的OLED 显示技术具备的全固态、主动发光、超高对比、超薄、低功耗、无视角 限制等诸多特点也使其备受青睐。为避免因外界光源照射而产生的反射,需要在OLED 外 层放有一层带1/4λ波片的偏光片。早期PMOLED 产品只有单、双色,对于偏光片的要求 只是单纯降低外界反射光,即只需要一般偏光片搭配1/4λ波片就可以满足需求,而到了 现在AMOLED 阶段,产品已经是全彩色,要求偏光片能够实现全面隔断外界可见光谱,从 而达到一体黑的效果。

从终端应用来看,近年来为适应LCD 显示技术大屏幕、超薄化、高清晰度、广色域以及智能化等,要求偏光片不断朝着大尺寸化、轻薄化、高亮度化、多功能化及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1.5. 未来新技术趋势:非TAC(PET/PMMA 等)、液晶涂布工艺是重点

目前,市场上偏光片生产使用量最大的原材料是TAC 膜,为了实现特定的光学效果、降低成本以及产品可靠性的提升,非TAC 膜的新型保护膜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市场已经量产的非TAC 膜保护膜有PET、COP、PMMA 等材料。

根据IHS 报告显示,2017 年偏光片上游材料中非TAC 膜占比为28%,预计2021 年将上升 至41%,其中PET 材料占比将从14.2%上升至29.0%。COP 膜因其机械性、耐温性及耐候性 远超过TAC 膜而有望取代TAC 膜。目前三星电子、LG Display、友达和群创在非TAC 膜的 应用比例已经较高,未来大陆面板厂技术路线升级中对非TAC 膜保护膜的需求将保持持续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12)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13)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14)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15)

OLED 显示技术的发展对偏光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能够全面隔断外界可见光谱,从而 达到一体黑的效果。为此需要使用足够偏光度的偏光同时搭配全可见光谱的1/4λ材料。 常见的三种补偿材料PC、COP 和液晶材料中,COP 补偿膜反射率最低、一体黑效果最好, 但液晶补偿膜对贴合后的整体透过率基本没有影响,随着OLED 向薄型化和柔性化发展,综合考虑后,厚度只有2~10 微米的液晶补偿膜将会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在偏光片生产工艺方面,传统生产工艺为涂布复合工艺,即将PVA 膜、TAC 膜、补偿膜等膜材用涂布的工艺进行复合得到偏光片膜,该工艺的特点是工艺成熟、良率高,但缺点在于生产出来的偏光片较后,因此柔性显示方面由较明显劣势。随着柔性显示需求的提升,柔性偏光片的新型工艺将是重要趋势,其中液晶涂布工艺是目前重要的方面,该领域日本公司Nitto、住友化学目前保持领先优势。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16)

2. 偏光片行业发展和转移历史及启示

2.1. 偏光片产业国际转移路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大陆

从偏光片技术转移看产业转移路径,我们梳理偏光片产业化和产业国际转移历史,总结为美国发明、日本产业化以及韩国、中国台湾、大陆的跟进以及大陆的初步崛起:(1)1938 年,美国人埃德温. 赫伯特. 兰德发现偏光片的制作方法,(2)1963年,日本企业三立子 实现偏光片的工业化生产,(3)1988 年,偏光片技术转让到韩国,(3)1997 年,偏光片 技术从美国进入到中国大陆,(4)1998 年,偏光片技术从日本转让到中国台湾。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17)

从面板产能分布看偏光片产能转移路径:根据全球面板产业转移路径,全球面板产能制造 由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大陆,同样带动了日韩、中国台湾、大陆的偏光片产业发展。目 前偏光片行业全球知名公司主要集中在日韩地区,例如韩国SDI、LG 化学,日本住友化学、 日东电工等,随着下游面板产能逐渐往大陆转移, 中国台湾和大陆的偏光片企业有望后 来居上,代表企业分别为奇美材料,明基材料以及三利谱,盛波光电。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18)

由于偏光片技术门槛较高,目前全球的偏光片市场主要被 LG 化学、住友化学、日东电工 等几大厂商垄断。但随着新兴市场持续的技术积累,日韩厂商的市场集中度有所降低。从 2014 年至 2018 年,前三大厂商一直是 LG 化学、住友化学、日东电工,虽然市场格局变 化不大,但市场份额从 2014 年的 72%下降至 2018 年的 66%,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厂商产能逐渐发力,市场占有率开始逐步上升。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19)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20)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21)

2.2. 从行业领先公司的发展路径看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2.2.1. NITTO:三十年来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日东电工,1918 年成立于东京,1975 年开始生产销售偏光片,2007 年,为了适应越来越 薄的手机开发出新的广角偏振膜,2008 年,随着液晶面板的大尺寸化开发出双折射补偿膜“美国尼博康”,具有高对比度、高视角、高清晰度、易观看的特点;2009 年,公司的涂 层技术包含精密涂层工艺、基体转移技术、聚合技术、分散和混合技术、粘接技术等。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22)

根据IHS 数据,日东在偏光片的全球市场份额持续保持在全球前三名,市占率基本保持在20%以上,我们认为日东在偏光片的持续领先主要原因:(1)日本是最早规模生产偏光片 的国家,1975 年NITTO 就开始生产销售偏光片,技术领先、经验丰富;(2)公司规模大, 持续投入研发,在新技术、高端产品领域保持技术领先,根据公司财报数据,公司2018 财年营收8562.6 亿日元,净利润873.79 亿日元,规模在全球电子材料领域排在前列,公 司持续投入研发,2017 年公司研究开发费用达312 亿日元。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23)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24)

2.2.1. LG 化学:市场份额从全球第三到第一

LG 化学,1947 年成立,1999 年建立第一条年生产能力为125 万平方米的偏振器生产线,2000 年首次在韩国完成TFT-LCD 用偏光片的商业化、完成广角偏振器的开发和市场推广, 并与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默克液晶显示器生产商结成战略联盟以开发CLC 偏振器。

LG 化学利用其基础材料领域全球领先的技术生产一种保护偏光片并能提高其性能的功能 性薄膜,防止偏光板制造工序及搬运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污染及破损,将产生的静电降至 最低,保护偏光板不受静电影响。

根据LG 化学年报数据,2002 年,偏光片业务占全球市场份额15%,跻身世界前三、同时 研发下一代电视及VA 模式的偏振器;2003 年,加速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布局生产线; 2004 年,位于中国的偏振器工厂投产、开发出纯黑偏光片;2005 年,偏光片业务市场份 额从21%上升至23%,全球第二;2010 年,偏光片业务超越日本竞争企业成为全球第一; 2013 年扩大偏光剂生产能力;2014 年在中国扩建偏振器生产线;2015 年推出市场领先的 偏振器。

通过整理LG 化学偏光片业务发展历史,我们认为公司全球市场份额从第三到第二到第一, 主要原因有:(1)背靠LG Display,公司在下游订单导入、新技术配套研发等方面优势显 著;(2)公司在新工艺新技术方面持续创新,在偏光片生产成本持续降低方面保持领先, 包括宽幅产线、偏光片新的结构和生产工艺方面;(3)在行业需求旺盛的背景下保持较激 进的产能策略,公司积极扩产新产能,特别是在中国台湾、大陆的产能布局方面。

2.2.2. 中国台湾格局演变:力特的崛起和衰退,明基、奇美的后来居上

中国台湾本土偏光片公司主要有奇美、明基和力特,其中力特是中国台湾最早量产偏光片的公司,但三家公司中目前奇美和明基的规模已经远远领先于力特光电。

根据力特公司年报,力特成立初期即通过与日本Sanritz 的技术合作充分掌握偏光板的生产技术,短短1 年时间即完成技转并顺利量产,2002 年便成为中国台湾第一、全球第二的偏 光片供应商。截至2006 年,力特收入构成中友达、奇美合计占比52.9%。然而,2007 年 中国台湾的面板大厂奇美和友达开始慢慢扶持自身的偏光片材料企业奇美材料和明基材 料,而缺少面板厂商支持的力特,慢慢被排挤出局。

奇美和明基的成立背景是大陆面板产能的扩大以及对上游偏光片的需求提升:(1)奇美材 料由奇美集团投资成立于2005 年,奇美和群创后来合并为现在的群创光电,是目前中国 台湾两大面板生产公司之一;(2)明基材料成立于1998 年、偏光片业务量产于2005 年, 第一大股东是明基集团,而明基集团旗下友达光电是中国台湾另一家大型面板制造公司。

受益于面板厂奇美、友达的扶持,奇美材料、明基材料营收规模先后于2008 年、2009 年 超越力特,此后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台湾偏光片市场长期由奇美材料、明基材料占据前两 位。2012 年,由于中国台湾面板行业进入成熟期、增速放缓,同时偏光片上游材料TAC膜、PVA 膜长期由日本厂商FujjiFilm、Kuraray 等垄断,明基、奇美营收逐年下降。

2.2.3. 从历史看未来:由偏光片行业发展历史得到的启示

通过对比研究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重要偏光片生产公司的崛起和成长过程,我们总结出 偏光片公司持续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因素有:(1)产业链一体化,特别是下游的配套支持,(2)持续研发投入,多元化技术背景有优势,(3)创新工艺开发,建立成本优势等。

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格局带动偏光片产业发展:目前偏光片行业全球知名公司主要集中在 日、韩、中国台湾等地区,例如韩国SDI、LG 化学,日本住友化学、日东电工,中国台湾 明基、奇美等。其中韩国公司LG 化学、SDI 和中国台湾公司明基、奇美分别是面板行业龙 头公司三星电子、乐金显示、友达光电、群创光电的附属公司。

我们从LG Display和LG 化学以及三星电子和三星SDI 的营收增长历史和趋势可以看出韩 国显示面板产能的增加和显示材料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联:(1)三星SDI 公司1995 年营收为21.4 千亿韩币,2004 年营收达93.2 千亿韩元,(2)LG化学2001 年营收为40.0 千亿韩元,公司营收持续增长,到2017 年公司营收达257 千亿韩元。

我们通过整理中国台湾偏光片三巨头力特、奇美、明基的发展历史发现,有面板厂支持的 偏光片生产商明显更具有竞争力。中国台湾奇美和明基的高速增长期也是下游中国台湾面 板厂产能增加的时期:奇美和明基营收增长最快的周期是21 世纪初到2010 年左右,该周 期也是群创友达发展较迅速的周期。

持续研发投入,多元化化学公司技术范围内发挥协同效应:我们通过总结行业龙头公司发 展历史发现,具备多元化背景的公司如LG 化学、住友化学,一方面能够迅速地应对下游 需求变化,在技术范围内发挥协同效应,及时研发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另一方面能够 利用自身差别化技术力整合产业链上游(偏光片材料),提高产品竞争力。

创新型成本驱动战略助力公司发展:我们通过比较LG 化学和住友化学等其他厂商偏光片 业务2000 年至2010 年十年的发展历史得出,由于偏光片行业较高的技术壁垒,长期来看, 生产创新及自动化型成本领先战略可能要比制造业传统的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的成本领 先战略更具有竞争力。

基于此,随着大陆面板产业链的快速崛起,我们看好大陆在产业链一体化和研发投入领先 的偏光片公司,并预计未来2-3 年大陆将初步形成偏光片-面板厂的股权联系格局,届时 将是大陆偏光片竞争格局开始固化的重要拐点。

3. 加速国产化拐点:供需格局不匹配,技术追赶,拐点将至

3.1.偏光片的供需结构不匹配:需求旺盛,本土供给和国产化不足

偏光片作为TFT-LCD 面板的关键原材料之一,其市场未来供需状况和成长性与TFT-LCD 面板市场息息相关。根据IHS 数据,按照收入口径,2017 年全球FPD 行业规模约1530 亿 美元,其中LCD 市场规模约1300 亿美元,占比85%,OLED 市场约230 亿美元,占比15%。 按照面积口径,全FPD 市场面积需求为1.85 亿平米,其中LCD 面积需求为1.8 亿平米,OLED 需求面积为0.05 亿平米。

LCD 市场规模相对稳定,OLED 行业高成长性。根据目前全球各家面板厂的产能规划以及 下游需求来看:(1)未来全球LCD 由于产能基数较大,未来面积需求增速每年在5%左右 增长,对冲行业asp 下降趋势,LCD 市场规模保持在1300 亿美元左右,(2)OLED 产能未 来3 年左右是大陆产能扩张高峰期,产能面积增加每年在30%以上,行业规模将保持较高 增速。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25)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26)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27)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28)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29)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30)

目前全球面板厂产能大陆和韩国基本持平,根据目前各家面板厂的扩产技术可以看出:

(1) LCD 扩产几乎全部都在大陆地区,(2)OLED 扩产几乎只有韩国和大陆两地的厂商。根据DSCC 数据,2017 年全球FPD 产能占比中大陆、韩国、中国台湾分别占比35%、29%、29%, 预计到2022 年大陆占比50%,远远超过韩国和中国台湾的22%和20%的份额。

我们认为,大陆FPD 产能持续扩张的主要原因有:

(1)显示面板行业新应用、新产品需求 旺盛,(2)大陆电子制造产业集群优势明显,(3)FPD 行业有一定后发优势属性,并且大 陆技术加速高超,(4)大陆地方政府在资金实力和支持力度上有较大优势。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31)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32)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33)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34)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35)

偏光片是TFT-LCD 面板的关键上游材料,目前行业规模超过100 亿美元,其市场未来供需 状况和成长性与TFT-LCD 面板市场息息相关。随着包括手机、电脑、液晶电视等终端出货 量和平均显示尺寸的增长以及新型应用市场迅猛发展,均带动了偏光片市场需求的平稳增 加。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36)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37)

从生产地区角度分析,Displaybank的数据显示,全球偏光片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日本、韩 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且中国大陆产能占全球产能的比例逐年上升。2015 年,韩国偏 光片产能居全球第一,占比约为40%;日本排名第二,占比约占32%;中国台湾产能排在 第三位,产能占比约为20%;中国大陆产能约占9%,主要企业包括LG 化学中国子公司乐 金化学(南京)信息材料有限公司、盛波光电、三利谱等。

由于大陆需求增长较大,2019年产能占比预计将达到20%左右。随着中国大陆面板产业转 移趋势不断加速,国内偏光片产能也与日俱增,国外厂商纷纷到国内建设偏光片厂,国内 厂商也加快了产能扩充的步伐,预计2019 年中国大陆地区的偏光片产能将占据全球产能 总量的20%左右,偏光片产业向大陆转移的趋势已经形成。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38)

由于大陆地区面板厂新产能的持续扩产,对偏光片的需求持续增加,即使考虑到偏光片产 能在大陆的扩产,我们判断大陆地区对偏光片的需求和本地产能供应特别是国产化配套比率有较大不配套:根据IHS 数据,2017 年,(1)大陆FPD 产能占全球35%,预计2022 年占比约50%;(2)2017 年,大陆偏光片产能占全球占比不到20%,(3)大陆本土公司产能 在全球份额约5%。我们判断,未来3-5 年对着大陆FPD 产能份额持续提升,大陆偏光片 工厂产能以及大陆本土公司产能份额将持续提升。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39)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40)

3.2. 大陆市场角逐的三种力量:外资,合资和本土厂商

在大陆LCD 偏光片市场中,主要竞争公司有三类公司:

(1)纯外资公司,如日本住友化学; (2)外资公司大陆子公司,如LG、奇美在国内的生产线,(3)本土公司和外资公司,例 如东旭光电与住友化学的合资公司,(4)本土公司,如三利谱、盛波光电,在过去是外资 公司和外资公司子公司这两类公司主导国内市场,近些年合资公司模式发展迅速、本土公 司也崛起趋势显著。

目前国内能具备偏光片量产能力的公司中国主要有三利谱、盛波光电、锦江集团等,其中 三利谱规模最大,根据IHS 数据三利谱偏光片产能2016 年占全球产能6%,领先于国内其 他偏光片公司。

3.3. 2019 年将是大陆偏光片产业二次发展新起点

目前国内能具备偏光片量产能力的公司中国主要有三利谱、盛波光电、锦江集团、圣宝莱等,其中三利谱和盛波光电规模领先。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41)

三利谱和盛波光电是国内领先的两家公司,规模相当,通过比较两家公司营收增长趋势可 以看出,大陆偏光片行业在2012-2015 期间发展较快,两家公司初期产能逐步得到释放, 营收保持增长势头,是大陆偏光行业第一波快速发展阶段。

2016 年之后因为新产品突破和新产能的突破碰到瓶颈期,2016-2018年三利谱和盛波光电 业绩增长进入瓶颈期。近年来,国内偏光片公司纷纷计划在建立新的产品线,生产宽幅集 中在1490mm 及以上。根据两公司的产能规划、新产品突破和产能释放节奏判断,我们认 为大陆偏光片行业有望在2019 年迎来营收恢复,迎来第二次快速增长的机会。

3.4. 偏光片上游材料国产化值得期待

偏光片上游材料是决定偏光片品质和成本的重要因素。根据三利谱招股书,偏光片业务营 业成本构成中,直接原材料占比最高,占总成本的73%,在偏光片原材料成本中,TAC膜 和PVA 膜占比较高,分别占总成本的46%和14%。即TAC 膜和PVA 膜占偏光片营业成本 的33.6%和10.2%。而上游原材料由日韩供应链为主,具体主要供应商如下图所示。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42)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43)

oled屏幕需不需要偏光片(电子显示材料LCDOLED)(44)

目前,全球TAC 膜主要由日本企业供应,日本富士占全球TAC 膜市场的80%,日本可乐丽 在PVA 膜市场占据超过60%的份额。光板TAC 膜生产商、涂布企业及偏光片生产企业都拥 有一定的TAC 膜的表面处理技术和能力,不同企业掌握的技术各有千秋。

PVA 薄膜全球最大供应商为可乐丽,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设有树 脂材料事业部门、塑料化学部门、纤维材料部门等,主要产品包括聚乙烯酯相关化学产品、 异戊二烯化学品、纤维等其他产品。其中,2017 年树脂材料事业部门营业收入达到157 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2.06%,营业利润达到35.8 亿元,占总营业利润81.26%,该事业部 门主要生产PVA 树脂、PVA 薄膜、PVB 薄膜、EVOH 树脂等,并且2018 年2月可乐丽称 将投资约6 亿元,增产PVA 膜。

由于偏光片上游基膜技术壁垒非常高,产业集中度也相当高。想要实现光学基膜的国产化 并不容易。需要学习国外厂商先进的技术与制造工艺。一些日韩领先的光学级基膜在中国 投资,包括三菱树脂、SKC 以及仪化东丽等,国内一些企业也纷纷投资光学基膜,目前国 内的上游基膜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目前PVA 膜由皖维高新实现初步国产化导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陆同期上马了9 家PVA 生产企业,直至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现在这九家只剩下皖维高新。皖维高新是 国内PVA 行业优质企业,目前国内部分偏光片生产企业已将公司PVA 光学膜纳入供应链 体系。

中国大陆的乐凯胶片、东氟塑料以及新纶科技提供部分TAC 膜。2008 年中国大陆第一条 平板显示器(FPD)用光学级聚酯薄膜生产线在合肥乐凯建成投产,2015 年新纶科技通过 引入日本东山相关功能薄膜产品技术,先已实现TAC 膜量产。

PET 膜由东材科技实现部分国产化:东材科技于2015 年投资PET 光学基膜项目,于2016 年实现量产,并通过入股金张科技完善光学膜产业链的延伸,奠定光学膜项目的长期发展。

4. 看好三利谱:短期产能拐点,中期盈利改善,长期产能持续扩张

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