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湖相关的人物(名人与西湖22出身草根)
与西湖相关的人物(名人与西湖22出身草根)(南宋)杨万里——慢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二)
(本文正文4356字,阅读需用时8分钟。)
杨万里:
万亩铺开荷风远
千年以降花未眠
——慢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二)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创作背景】
1如果说因为一首诗,西湖成为苏轼的西湖,那么,西湖的荷花也因为一个人的沉吟,而成为了他的荷花。
这个人就是杨万里。
虽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但他的名号远不如陆游和范成大。然而一个诗人,他(她)终究是用作品来说话,其他没用。
如你所知,体操里有“托马斯全旋”之类,一个动作用创立者的名字命名,代表的是无上荣耀。而以他的尊称命名的“诚斋体”,一度被看成宋诗翘楚。
时间大浪淘沙,将杨万里留了下来,全因他的生花妙笔。
2要论出身,杨万里无任何背景可以依靠。父母是普通百姓,来钱的路子本来就少,父亲却总忍饥买书来读,十年的时间,几千册图书将家里塞得满满当当。
不料母亲早早病逝,当时杨万里8岁,非常需要母亲呵护的年纪。
还好,父亲的乐观遗传给他,酷爱读书的习惯也由父亲那里得来,生活的苦被大大冲淡。
最厉害的优秀者,是通过引领后自学成才。内心的驱动力非常重要,如果真正热爱,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学习,去深入,挡都挡不住。
读书是爱好,杨万里并没想着藉此求取功名,只因热爱,他埋头读得天昏地暗,不知岁月几何,并不知道,读书已悄悄给他打开了一扇门。
也好,贫家子弟要想出人头地,几乎只有科考一条路。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离开家,他走得很久很远。绍兴二十一年(1151),江西小子杨万里,背着行囊,不远千里,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靠步步丈量,挪到了临安府。
那时,宋金签订《绍兴和议》已过了整整十年。
虽说还没有定都在此,朝廷的豪气早就消失无影,一心想着在这里苟安。于是,盖房子置地,大有乐不思蜀的来头。各地富商乃至百姓嗅到这种气息,也纷纷来到天子脚下,寻找安全感。
杨万里正是随着这股人潮,误打误撞,闯进了进阶的大门。
这一年的科考,他答题答得不太顺利。可并不气馁——还可以二战嘛,谁的成功是一蹴而就呢?
胸怀阔达的小杨很快找到感觉,三年后,已然27岁的他仍布衣芒鞋千里来投——临安不负,西湖有缘,这次幸运女神来到他的身边:中了!非但礼部省试的笔试通过,连皇帝的面试——殿试——也顺利通过,真不容易!
同学中,有陆游和范成大。陆游大他两岁,范成大只比他大一岁,三个同龄人性情相投,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后来都成为了国家的脊梁。
3科举之后,就是进仕,改换门庭,从底层跃升到阶级的最顶端。
中举两年之后,杨万里被授予赣州(今江西赣州)司户参军,掌管户籍、收税之类的事情,七品芝麻官。父亲很高兴,不断带他拜见自己的老朋友,目的却不是寻找朝上爬的台阶,而只为让儿子学习他们的学问,以及抗金的雄心壮志。我有儿孙要读书,是父亲早年的愿望,而今,像岳飞一样精忠报国,成了他对儿孙的期盼。
受父亲教导多年,杨万里也非势利之徒,多次拜谒被贬谪不得志的前辈——张浚和胡铨,两位都是主战派领袖,被秦桧排挤。杨万里的刻意亲近温暖了他们的心。
那时,距岳武穆含冤离世已十四年过去。杨万里身怀报国志,却无报国门,只好辗转闲职,做县官助理,有职无权,形同虚设还常常受气,草草度日。
其间,在36岁上,曾有个不错的机会,被授予了临安府教授的职位——其实也不是什么官职,就是进太学当老师。当然能当国立大学(相当于清、北)老师,较之在偏远县城当助理,已很不错。可当时父亲恰好病了,至孝的杨万里面对两难的选择,依然回到家乡,衣不解带,早晚侍奉。父亲欣慰,得善终。
4他守孝三年,其间借酒浇愁,国事家事无不煎心。之后,才答应出山,应召再次来到临安。
乾道三年(1167)春,他在临安,奉上政论《千虑策》。
中年不惑,杨万里抛开一己得失之虑,在这篇长长的献策书中,全面总结靖康之难以来的教训,直率批评朝廷的腐败无能,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复国方针策略。
既然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呈上去的,他就没准备之后能转运。
南宋朝廷虽则软弱,到底还不至害文人。出乎意料地,杨万里被任命为隆兴府奉新(今江西宜春)知县。
这是他第一次掌管一方,做父母官,其惊其喜都不必说了。唯一的遗憾就是父母不能看到自己终于出息了。望天长叹,他泪洒庭中。
然而杨万里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困局:奉新大旱,一眼望去,都是众生苦。
乾道六年(1170),他走马上任。巡访中,见牢里关满交不起租税的百姓,官署府库却很空虚,知是群吏中间盘剥所致。于是他下令,将囚犯全放了,并禁止逮捕、鞭打百姓。然后,将通知发至每户,降低税额,放宽期限。
结果,百姓开心到飞起,纷纷自动来纳税,不出一月,欠税全部交清。
他在此虽只任职半年,却初步实践了自己的主张,为数量最多、最苦的这个群体做了大好事。
因业绩突出,他再次被调入临安。杨万里带着事业未竟的心情返回临安——多想带领百姓们进一步把日子过好,幸福安宁,只好待后来者实现了。
也许朝廷看出杨万里身上的书生气更多一些,较之诸事繁杂的地方官,单纯点儿的工作可能更适合他——像“试错”一样,人生中,偶而知道路有点跑偏了,可能会收获更大。
这次履职的,仍是上次因父病未能赴任的大学教授:国子博士,名称不同而职责无异。任教最高学府,这项工作他特别喜欢,做得扎实有效,因此,很快被提拔,任职吏部尚书的助理。
他曾提醒光宗,要节财用、薄赋敛、结民心,还曾连上三道奏章,痛陈国病,请光宗“一日勤,二日俭,三日断,四日亲君子,五日奖直言……”天,简直是不要脑袋的节奏啊!不似进谏,倒像逼宫了。
对其他任期的皇帝也是如此:一次他在朝堂指斥某人独断,太生气,过火了,忘了身份,直接惹恼了孝宗,说:“万里,你把我看成个啥样的君主啊,包子啊(万里以朕为何如主)?”当即下令,打入最底层。
——如此敢言,不知变通,根本得不到大用,不贬他都对不住他。这是职.场大忌,可也让人看清了他的刚直,而一直用他。
到淳熙元年(1174),他被外放,闽苏粤间调动频繁。老来回到临安,做东宫侍读(伴读太子),或秘书少监(编校图书)、直学士(还是管理图书校理)之类,仍与诗书为伍。
也有风雨摧残,然仁者之勇,为不怕死不爱钱,老也不改其志——他的最后一道折子,是听说辛弃疾抗金大愿未成含恨而死,愤而禀奏,打算参倒主和的大员——听着就悲情,果然没参倒,自己还惹一身腥。
他视财富如敝履。一次外埠任满,调任入京,俸禄存了万缗,竟全部弃之于官库,一文不取,潇洒而归。
除了鄙薄富贵,也许还知道自己的个性太正,被弹劾的可能性不小,所以,尽管京官做得好好的,却已备好盘缠,锁在箱子里,藏在卧室,随时准备回老家江西乡下。还嘱咐家人,不要置办家具什么的,以免走时累赘。
【作品品读】
临安安适,游兴勃发。西湖是第一理想景点。
同诗歌前辈们一样,他常常到西湖边散步,看她的春秋、阴晴,她的冬夏、朝暮。
那日清晨,送堪称知己的下属去福州任职,也在湖边净慈寺中,一边饱览风光,一边叙些衷肠。
在古文人心里,莲高洁不群,适合自喻,佛家则向来将莲看得庄重,偈语“一花一世界”即如是所证。而莲瓣作佛座,莲蕊托仙体,总令人起敬。
杨万里却将“莲”易字为“荷”,一字之差,一念之转,气质便截然相反,从清幽变为热烈——那样的一幕,他已见过多遍,然而仍又一次被她的惊艳之美惊艳到:
到底是西湖啊!到底是西湖的六月!……
西湖的六月与其他地方的六月不一样、与自己其他的季节也不一样。
荷风铺满水面,生长起遍地神奇:
早在初夏,绿意紧贴湖水的肌肤,矮生在那里,蜷曲着身子,绷着劲发力,将整面湖拔高了几毫米。如此这般它们日有寸进,无时无刻不在成长,似乎可以听到养分在他们体内山溪似的,哗哗流淌。
也就是一夜间的事,他们突然雄壮起来:头面阔大,身躯挺拔,像一棵棵水里的小树,临风而立,墨绿色的荷尔蒙“啪啦啦”响动,四散飞腾。
绿色将夏天彻底攻陷。
不久,粉色亭亭,慢慢踱来:她们才绽开尖尖角,如同颗颗喜悦的心,铺张开来,倒扣过来整个飞满朝霞的天空,生发起甜津津的气息,引得蜻蜓蜜蜂“嗡嗡嘤嘤”,爬到她们的心房里去唱歌。
——这个世界真的不可思议:水下淤泥里,居然长出这么洁净的花朵!她们像是自带滤镜,将污浊一概筛去,只剩了最新鲜、最好看的色彩,组成最温柔、最天真的模样。那对称的几何图形,是怎样形成的?还有叶子,是怎样做到雨滴落上面而不湿,咕噜噜滑落下去?它们绿得多么清澈、有力,连空气也染成绿色,小鸟的叫声也染成绿色。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奇迹,是世界在我们睡着的时候,没有与其相处的秘密时光中,隐藏非凡的细节,悄悄变出的、与其他时间段完全不同的另一番美丽。
更神奇的是:这个奇迹,它每年都会重来一次,让人一次次,猜不透它的智慧。
望着这个奇迹,心里也会没有渣滓,只蓄满热爱和欢喜。从而对无穷个日子里的一日,也不轻慢。
到得一个时候,就是这溽热四散的六月(约公历七月)啊,地球轻轻转动,转至夏天这一面,放在眼前,让人细细观赏——快点看啊,马上就要转过去了:日出东方,还未开始巡视,光照明亮且长,如蜜流淌,而莲叶清气四溢,荷花美目漾漾,圆叶片圆花朵,都大大的,亮亮的,参差相间,红绿交织,使绿更绿,红更红,香更香——莲叶密集,与碧空接在一起,绿得无边无际;荷花映日,太阳红加上花朵红,形成一种特异的红。他(她)们齐齐在晚风中摇动,如神来神往,如全部的美好相加。
大美当前,整个西湖就是一个扩大了的“曲院风荷”,整个杭州就是一个扩大了的天堂!
【尾声】
……还像以前妈妈买的被面。
大红大绿,大俗大雅,杨万里的一幅“手持全景摄影”,将夏西湖的灵魂直摄出来。是这些好的事物,片刻的颤动,叠加的亮光,让人动用了大气力。是值得的。
世人都知道,中国诗歌史上流传诗歌最多的诗人是陆游,接近万首是极限,可谁知道大BOSS杨万里呢?这一位毕生所作竟达到了两万多首!传下来的也有四千多——如果不烧,还会更多。
是的,他对作品质量的把关严格,那次焚烧手稿事件,被业内人士叹着可惜,他自己却从未后悔过。
绍兴三十二年(1162),35岁的他一把火,将自己呕心沥血效仿前辈完成的诗篇,尽数烧作灰烬,大火映红黑夜,熊熊不尽,竟似一颗大心的跳跃——他决心不再模仿,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即使前路漫漫,也无所畏惧。
当时的江西派创作手法非常流行,于历来感性在线的中国诗歌里,掺进了理性的色彩,是独树一帜的,然而如瘟疫散播,很快人人都成了“模仿秀”,失去个人面目,还衍生出僵硬、做作、“掉书袋”等毛病,过犹不及。
杨万里在跟随流行风多年之后,已厌倦——厌倦风气,也厌倦自己。终于痛下“杀手”,与过去彻底诀别。于是,这个非常具有仪式感的焚稿行动就产生了。
之后才有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小清新,以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大气魄。这独标的气质气魄,如块块砖石,飞升南宋诗歌的上空,砌成扭转颓势的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