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心脏病的抑郁症(再乐观的大心脏)
伴有心脏病的抑郁症(再乐观的大心脏)当眼球在屏幕前被这干瘪的剧情抓了足足两个小时候后,我想不通为什么会喜欢这么绝望和堕落的作品,不过最初的想法是:当时大家好像都在追3D院线的《变形金刚2》、《钢铁侠》。字面直译成《逃离赌城》提纲挈领,文艺注脚《两颗绝望的心》中心点题。故事情节很简单: 第一次看完是在大二,当时“文艺青年”的称呼还没有今天这么火,“文艺片”也没有扣上“小情绪”“裹脚布”的标签。
奥斯卡的游说制度让世界最高等级的电影评比有了不少非议。
美国正统文化WAST的统治地位为这项顶级赛事规避了很多打擦边球的导演,例如美国梦的提出会让《Pulp Fiction》必然输给《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而性解放的主旋律又让科恩兄弟成为了那一届的大黑马。
接下来聊一聊在碗哥心目中实至名归的奥斯卡金像奖电影《 Leaving Las Vegas》。
需要说明的是,比起写影评为生的人来,观影量似乎还不及一个零头,写下这篇所谓的观后感仅供一笑。
字面直译成《逃离赌城》提纲挈领,文艺注脚《两颗绝望的心》中心点题。
故事情节很简单:
第一次看完是在大二,当时“文艺青年”的称呼还没有今天这么火,“文艺片”也没有扣上“小情绪”“裹脚布”的标签。
当时大家好像都在追3D院线的《变形金刚2》、《钢铁侠》。
当眼球在屏幕前被这干瘪的剧情抓了足足两个小时候后,我想不通为什么会喜欢这么绝望和堕落的作品,不过最初的想法是:
Ben太特么能喝了,而且怎么喝都不吐,于常人而言是折磨的宿醉,对于Ben,是种享受。
《逃离赌城》是一部没有任何希望的电影,Ben的人生没有希望,Sara的也是,他们的爱朝梦夕死,也是如此。
在这部电影里,最典型的倒不是Ben的失败,而是Ben的沉沦的自由性与彻底性。
不像《绿里奇迹》里面坦然赴死的TOM,在生前将把对生命的留恋交给一只小仓鼠,Ben的沉沦,没有丝毫的折扣,这种沉沦,连爱情都无法救赎和缓解。
在和Sara交往后,Ben一再强调:永远不要劝我戒酒。在这个世界上,梦想与现实,总是分道扬镳。
有人选择做婊子,有人选择无聊,有人爱上孤独,有人喜欢一夜情,有人心甘情愿地进入虚无的子宫。
而Ben的选择是沉沦,这时想起一个朋友的人生感悟:总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嘛!
Ben的方式是虚无的方式,因为在他的生活与命运里,除了虚无,已经身无长物。
影片中大片的暗红色将整部电影渲染出了浓重堕落的味道,而片中唯一一道暖色调,是Ben在即将死亡时,与Sara在泳池中深情相吻的镜头,相信观影后的朋友们很难忘记那充满屏幕的蓝色。
在原著出版的前几天,作者约翰•奥布瑞安自杀,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也许世人永远无法搞明白作者约翰•奥布瑞安是因为处于自杀前的极度绝望之中才写下了这部作品,还是在自己所创之作所营造的绝望气氛中陷入太深,不得自拔,最终走向自毁。
而导演的功力就在于,将绝望展现得如此透彻,在影片中爱和绝望并不是硬币的两面,而是魔术师手中的扑克牌,观众无论如何,也猜不透。
这种积极的虚无主义态度与实践,比之以浮士德开天辟地般的积极创造,也实不为过。
最后想起一句歌词:
吞下寂寞的恋人啊 试着辛苦地去了解
只是遗憾少见 有谁如愿
真是让人不甘心啊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锐影Vanguard编辑 |碗
✪▽✪欢迎转载,但一定要注明来源和作者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