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1855年黄河改道哪里(民国三大惨案之黄河改道)

1855年黄河改道哪里(民国三大惨案之黄河改道)如果能全歼臭名昭著的土肥原贤二,那么将极大打击小日本的士气。为此,蒋介石决定亲自出马,立即飞往前线指挥战斗歼灭土肥原贤二的战斗。此时出现了一个搅局者,那就是臭名昭著的小日本土肥原贤二,他率领2万小日本穿插到了徐州和郑州的中间,此时的局势是,徐州回撤的国民党军队和驻扎在郑州的国民党军队,对处在徐州和郑州中间的土肥原贤二形成了包围之势,此时的战争焦点,从徐州转移到了徐州和郑州之间的地带,也就是河南东部地带。1938年4月,国民党取得台儿庄战役胜利,一场胜利让蒋介石信心剧增,杀敌欲望无比强烈,随即调集20多万中央军到了徐州战场,想乘势在徐州与小日本决一死战。此时的小日本,也妄图通过一场大战,来消耗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在得知国民党大军在4月已到达徐州后,5月初,日军集结30多万人向徐州地区,形成对徐州的包围之势。1938年5月15日,战争形势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极为不利,小日本在徐州外围即将形成包围圈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一条“地上河”,民间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黄河曾因决堤导致改道26次,虽然现在黄河是从山东东营市入渤海,但是曾经,黄河最北面在天津入过渤海,最南面在上海入过黄海。

1855年黄河改道哪里(民国三大惨案之黄河改道)(1)

历史上的黄河流向

每一次黄河改道,必定伴随着一场大灾难,河水从溃堤处涌出,四散漫流,或者顺着地势高低形成新的河道,或者流入别的河流,直到流入海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导致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河水淹没,平原变成湖泊,人们流离失所。地理上所谓的“黄泛区”,就是指历次黄河决堤改道造成的水淹区域,生活在黄泛区的民众深受其害。

1855年黄河改道哪里(民国三大惨案之黄河改道)(2)

本篇要介绍的,就是发生在1938年的一次黄河改道事件,被称为民国三大惨案之一,这次黄河改道,因黄河溃堤引起,但却非天灾,而是人祸,后世称该惨案为“花园口决堤”。

1938年4月,国民党取得台儿庄战役胜利,一场胜利让蒋介石信心剧增,杀敌欲望无比强烈,随即调集20多万中央军到了徐州战场,想乘势在徐州与小日本决一死战。

此时的小日本,也妄图通过一场大战,来消耗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在得知国民党大军在4月已到达徐州后,5月初,日军集结30多万人向徐州地区,形成对徐州的包围之势。

1938年5月15日,战争形势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极为不利,小日本在徐州外围即将形成包围圈,一旦包围圈形成,中国军队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蒋介石发现形势不对,决定放弃徐州,部队向西边350公里外的郑州撤退。

此时出现了一个搅局者,那就是臭名昭著的小日本土肥原贤二,他率领2万小日本穿插到了徐州和郑州的中间,此时的局势是,徐州回撤的国民党军队和驻扎在郑州的国民党军队,对处在徐州和郑州中间的土肥原贤二形成了包围之势,此时的战争焦点,从徐州转移到了徐州和郑州之间的地带,也就是河南东部地带。

如果能全歼臭名昭著的土肥原贤二,那么将极大打击小日本的士气。为此,蒋介石决定亲自出马,立即飞往前线指挥战斗歼灭土肥原贤二的战斗。

蒋介石乘飞机到达郑州时,中国军队12万人已经包围了土肥原贤二的2万人,此时的土肥原贤二就如瓮中之鳖、案上之肉,如果不出意外,着2万小日本会被全歼。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1938年5月23日,土肥原开始向兰封突围,镇守兰封的是蒋介石的爱将桂永清,但桂永清军只守了不到一天,兰封就失守了。土肥原贤二成功跳出了包围圈。此时,如果继续追击包围,土肥原贤二也是难逃一死,不料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驻守商丘的国民党将领黄杰不战而逃了,一枪未放就放弃了商丘,黄杰逃跑的“理由”是电台被炸,无法与第一战区联系。

一场围歼战就这样结束了,中国军队前后共投入15万多人,没能消灭土肥原贤二的2万人。

而狡猾的土肥原贤二并没有跑远,在重新集结部队后,竟然反过来向郑州方向进军,此时还在郑州坐镇指挥的蒋介石大吃一惊,调兵遣将已经来不及了,于是蒋介石孤注一掷,决定扒开途经郑州的黄河河堤,用黄河泛滥之水,把日军阻隔在郑州外围,阻止土肥原贤二的进攻。

决堤地点首先选在了中牟县境内大堤较薄的赵口,但是因赵口流沙太多,扒了很久也没有扒开。时不我待,蒋介石指示换个地方再扒,最终选定了赵口以西的花园口。

1938年6月9日凌晨,经过两天两夜不停地挖掘,花园口也终于挖开了。此时的日军距郑州只有30公里了,可见形势已经十分危急。

花园口挖开后,黄河水迅速涌出,花园口决口处不断被冲大,同时,之前没有挖开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洪水汇合一起,如脱缰野马,奔泻而下的黄河水,卷起滔天巨浪,历时4天4夜,浩浩荡荡向河南东南部流去,所经之处,都成了一片汪洋。

1855年黄河改道哪里(民国三大惨案之黄河改道)(3)

1855年黄河改道哪里(民国三大惨案之黄河改道)(4)

1855年黄河改道哪里(民国三大惨案之黄河改道)(5)

从战略角度,决堤达到了阻止日军进攻郑州的目的,但是对中国民众却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史料记载:黄泛区居民因事前毫无闻知,猝不及防,堤防骤溃,洪流踵至;财物田庐,悉付流水。以侥幸不死,因而仅保余生,大都缺衣乏食,魂荡魄惊。其辗转外徙者,又以饥馁煎迫,疾病侵夺,往往横尸道路,填委沟壑,为数不知几几。幸而勉能逃出,得达彼岸,亦皆九死一生,艰苦备历,不为溺鬼,尽成流民……因之卖儿鬻女更是司空见惯。河南省档案馆的记载死亡人数为89万人,受灾人口的高达1 200万人。共计有千万人受灾,390万人流离失所。花园口决堤将黄河每年几十亿吨的泥沙顺着决口涌入平原,淤塞河道,淹没田野,漫溢湖泊,堵塞交通和航运,形成了穿越豫皖苏三省44个县的广阔“黄泛区”。在“黄泛区”,每到汛期时,黄河水都会泛滥,淹没农田,当地民众苦不堪言。黄河也因此改道,原来黄河在山东入渤海,改道后在江苏入黄海,入海口南移了500公里。

这次决口也间接导致了1941年至1943年“河南大饥荒”,在冯小刚的电影《1942》中可见当时之惨状,仅河南一地就有300万农民死于饥饿。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此时的花园口决堤处依然存在,经过7年的冲刷,决口处已经由最初的4米多冲宽到一公里多长。国民政府决定把花园口决堤处堵死,将黄河水引回1938年时的故道。

此时又面临了新的问题,一是黄河故道的堤坝已经残破不全,二是在经过这几年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豫根据地,已经在黄河故道两岸开垦了大量的农田,包括故道河床内的土地大部分也都种上了庄稼。

此时,必须先修复故道的堤坝,然后才能引黄河水回故道,否则,如果先把花园口堵上,那么黄河水就会直接流回故道,造成第二个“黄泛区”。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先复堤、后堵口”的主张,并和国民政府所属的水利部门多次谈判,决定堵口工程和复堤工程同时进行,复堤工程和河床居民的迁移、救济费用,由国民政府解决。

可是不久,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之前的协议全部被国民党撕毁,国民党一方面加紧堵口工程,另一方面派飞机轰炸解放区的复堤工地。

1947年3月15日,国民政府未与中共方面协商,即在花园口堵口合龙,黄河随即回归故道,给故道两岸民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花园口决堤已经80多年,小日本带给中华民族的伤痛至今无法平复,时至今日,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不忘伤痛,只有我们每个人的拼搏奋斗,才能实现祖国的富强,只有强大的祖国,才能屹立于世界。

猜您喜欢: